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務風險原因與應對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納稅是企業與生俱來的義務,稅務風險也存在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首先,簡單介紹了稅務風險的概念;其次,分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部分對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初步歸納;最后,針對分析出的原因探討如何應對各種原因導致的稅務風險,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對策
1企業稅務風險的內涵分析
1.1企業稅務風險的內涵
關于企業稅務風險,學界沒有統一的定義。由于風險具有不確定性,指的是不確定性中可能產生壞的結果,而企業所面對的風險是指企業在未來經營中可能會產生的損失,因此,企業稅務風險是稅務活動在未來可能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稅收具有強制性,是由國家行使公共權利強制征收的。企業作為法人從建立那一刻起,就承擔著納稅的義務,且稅務活動貫穿于企業從產生到消亡的全過程,因此企業必須開展相關稅務活動。稅務風險是隨著企業稅務活動產生而產生的,因此企業稅務風險伴隨著企業活動的始終。風險可以通過適當管理進行控制和規避,企業稅務風險也是如此。通過構建科學的管理控制體系,找出企業稅務的風險點,并進行相關事項和條件的識別,并進行風險評估,以應對和防范企業稅務風險,進而達到管理和控制企業稅務風險的目的。
1.2企業稅務風險的種類
按照不同標準可以將企業稅務風險分為不同的種類。(1)按照企業稅務風險的來源來分,企業稅務風險可以分為企業外部稅務風險和企業內部稅務風險。企業外部稅務風險是指企業外界的各種因素給企業帶來的稅務風險,如稅務制度的更迭、稅收征收人員的專業程度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等。企業內部稅務風險是指企業內部的各種因素給企業帶來的稅務風險,如稅務管理人員和部門的專業程度、稅收籌劃的科學程度、企業的納稅意識和納稅積極性以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等。(2)按照企業需要交納的稅種來分,可以分為增值稅稅務風險、所得稅稅務風險以及營業稅稅務風險等。按照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分為稅收制度風險、稅務人員風險和稅務管理風險。企業稅務風險分類的標準不一,但根據來源分類有利于企業進行稅務風險管控。因此,要根據企業需要交納的稅種分類標準來探討稅務風險的原因和應對對策。
2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2.1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原因
2.1.1企業缺乏納稅意識和納稅的主動性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追逐利潤,納稅對于企業來說,是在國家強制征收背景下產生的負擔,是企業成本的增加,因此企業具有原生的逃稅傾向。企業一旦產生偷稅漏稅行為,就會產生稅收滯納款、行政處罰以及商譽損失等一系列稅務風險。影響企業法人納稅意識和主動性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法人代表對稅收性質理解不到位,有些法人代表,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法人代表,其本身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學知識,只是簡單將稅收理解為國家向企業收錢,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及減少企業的收入;(2)企業法人對稅法的學習和理解不到位,企業法人如果對稅法沒有足夠的認識,不了解偷逃稅之后即將面臨的風險,就會為了眼前的利益(少交的稅款)鋌而走險。
2.1.2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不健全為了應對稅務風險,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此來發現和應對稅務風險。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建立嚴格的財務會計制度,從而將企業信息真實地反饋給稅務工作人員;同時需要專業能力強的稅務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分析和研究,也需要企業法人保持與稅務部門的聯系,并及時掌握稅務部門的政策變化和稅率調整等。基于此,將會提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成本,這導致部分企業法人在企業規模較小時傾向于直接承受稅務風險,而不是建立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但當企業發展壯大后,沒有成熟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又會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2.1.3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程度不高要應對企業稅務風險,必須要發現企業稅務風險并發出預警。因此,財務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在各項財務報表中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經營運轉的情況。同時,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要具備相關的專業能力,將稅法等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利用專業知識查找出企業稅務方面存在的風險點并發出風險預警。實際上,部分企業相關人員的專業程度達不到要求,同時有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由非專業人員兼職處理這項事務,使得企業在稅務風險的發現、預警和應對程序上出現問題,從而導致企業稅務風險事件的發生。
2.1.4稅收籌劃是應對企業稅務風險,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發生概率的關鍵稅收籌劃是指通過對企業經營、投資等活動中,通過合理合法的管理達到為企業節省稅收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員具備高度專業的稅務和法律知識,從而為企業降低企業稅務風險,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合理避稅。但目前部分企業尤其中小企業沒有進行稅務籌劃,甚至沒有配置相關工作人員,導致企業面臨更大的稅務風險。
2.2外部原因
2.2.1稅務制度的調整和變更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稅收制度是一項國家政策,也是國家權力指導和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通過稅收稅種、稅率以及征收范圍等的調整,可以實現社會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的職能。國家要通過稅收來干預經濟,就必須要調整稅務制度,因此,稅務制度每隔一個時期就會進行調整和變更,近年來,“營改增”“稅務信息化”“減稅降費”等都是稅務制度調整的體現。企業要及時了解相關稅務制度的調整和變更,研究本企業使用的稅收法律法規、稅種和稅率,及時繳納稅款,才能規避企業稅務風險。例如:A企業屬于中小企業,可以享有國家的減稅政策,但是沒有及時申請,造成實際上多交稅款等。
2.2.2稅務征收人員的專業性稅務征收人員的專業性也是造成企業稅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一方面是稅務征收人員的業務能力。稅務征收人員的專業能力不達標,在稅款時進行了錯誤操作,會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另一方面是稅務征收人員的廉潔自律。目光短淺的企業法人會通過賄賂稅務征收人員來達到少交稅款的目的,如果稅務征收人員的廉潔自律程度不高,會為了幫助企業逃稅而出現違規違法現象,若一旦被查出來,往往會給企業帶來更大損失,進而增加企業稅務風險。
3企業稅務風險的應對探討
企業稅務風險的應對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企業自身要通過納稅意識的強化、稅務風險控制機制的建立、專業人才的吸納和培養以及做好稅收籌劃工作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因此,稅務部門要加強對政策的宣傳以及對稅務工作人員的培訓,進而幫助企業減少稅務風險。
3.1企業內部的應對措施探討
從自身著手是企業應對稅務風險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企業要提高納稅人意識,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吸納和培養稅務方面的專業人才,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從而降低企業稅務風險概率以及降低稅務風險事件發生后造成的損失。
3.1.1提高納稅人意識企業作為納稅人,要具備納稅人意識,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履行納稅義務,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和政策要求及時足額繳納稅款;另一方面要行使納稅人權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減少自身稅務負擔。要想提高企業納稅人意識,首先,企業要積極主動學習稅法和相關知識,深入研究國家稅務法規和稅收政策,對于應納的稅款企業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加強企業稅務風險方面的學習,在充分了解企業稅務風險危害的基礎上,樹立積極主動繳納稅款的繳稅意識。最后,企業要樹立納稅人的權利意識和合理避稅觀念,要用積極的方式正確應對企業稅務風險,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的少繳納稅款[2]。
3.1.2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中對稅務方面的管理,包涵管理制度、稅務風險的識別和預警、稅務風險控制和應對機制、稅務信息管理體系和溝通機制、稅務風險管理的監督和改進機制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要在企業內部控制部門建立相關制度機制、增加職能部門、吸納相關人才,并持續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同時,稅務管理部門可以輔助大中企業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控制系統,以保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對于小企業而言,由于企業通過稅務風險管理獲得的利益小于成本,且企業沒有動力或高額的成本來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和完善,因此出現了各種專業人才代辦稅款等情況?;诖?,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來幫助小微企業解決上述問題:(1)完善稅務辦理流程的信息化,盡量減少企業在稅務方面人力、物力、財力的占用;(2)有針對性地放開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兼職,按照多勞多得原則增加專業技術人員收入,也給小微企業節省了成本,故需要保證專業人員精力的同時,還要完成風險管理的前移。同時,在稅務風險事件發生之前發現并發出預警,隨即提出應對措施和建議,為小微企業做好服務[3]。
3.1.3專業稅務人才的吸納和培養企業稅務風險應對措施的落實最終依靠的是企業稅務方面的人才,因此企業要積極吸納和培養專業稅務人才。一方面,要積極開展稅務法律法規的學習。掌握稅務法律法規知識是規避企業稅務風險的基礎,首先,要在企業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企業管理者要提高重視,加強對稅務法律法規的學習,并對專業稅務人員的培訓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其次,在企業運行和發展中,注重吸納專業稅務人員,組建企業稅務工作團隊,利用團隊的力量規避企業稅務風險。由于企業所有需要納稅的環節都會產生稅務風險,而有些稅種的繳納可能關系到企業所有的運行環節,因此只有引進專業稅務人才、組建稅務工作團隊,并確保稅務團隊與公司相關部門之間保持聯系,才能對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最后,要加強對企業稅務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集體學習、邀請專家講座、網絡視頻學習以及參加專業培訓班等對專業稅務人員進行培訓,使稅務工作人員達到熟悉法律法規的要求,具備根據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變動來調整企業稅務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動了解稅收政策的新變動。稅收政策的變動是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來源,因此企業要積極參加稅務機關組織的普法宣講活動,定期向相關機構進行稅務風險咨詢,以便企業掌握稅收政策的最新變動,并將培訓和咨詢到的知識落實到具體工作,在稅務風險的前端主動規避,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避免繳納不必要的滯納金和其他稅費。
3.1.4做好稅收籌劃稅收籌劃是在國家法律和稅收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進行統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包括減免稅收在內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采用低稅負方案或延后納稅時間的手段來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的工作。稅收籌劃是一項前端工作,因此,必須要統籌考慮企業未來一個時期內的生產運營情況、內外環境、管理方法和發展愿景等因素,進而對企業稅務風險有一個綜合的考量。(1)企業管理者要提高對稅收籌劃的重視,只有管理者重視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才能具體落實稅收籌劃采取的方案和方法,從而起到降低稅務風險的目的。(2)稅收籌劃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很強的專業素養。因此,稅收籌劃必須要委托或引入專業人才,如委托稅務師事務所來進行稅收籌劃等。(3)稅收籌劃需要企業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配合,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引導教育。稅收籌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減輕稅負,也能為企業工作人員減輕稅負,且稅收籌劃工作的落實要依靠全體工作人員,因此要加強對企業全體工作人員的引導教育,促使其與稅務工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進而共同落實稅收籌劃之后采用的企業運行發展的低稅負方案。
3.2幫助企業減少稅務風險的外部應對措施
3.2.1及時落實稅收政策的變更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國家會適時對稅收政策進行調整,這些調整一旦不能及時傳達到基層稅務部門和廣大企業中,就會為企業帶來稅務風險,因此要及時落實稅收政策的變更。首先,國家要在出臺政策變更時加大宣傳力度,要求基層稅務機關進行全方位的政策宣導。國家稅收政策都是站在國家層面而言,適用到具體地區可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意見,而政策宣導能夠減少對稅收政策變更的抵觸,從而提高企業納稅的積極性。同時,要通過輿論宣傳、稅收機關宣傳、組織企業稅務工作人員培訓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導,使企業能夠及時按照新的稅收政策進行稅收繳納,避免因為稅收政策變更帶來的風險。其次,國家出臺的稅收政策變更要及時落地。稅收政策是關乎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發展的關鍵政策,在稅收政策的落實上一定要做到位。國家一出政策,基礎國家稅務機關要積極開展配套升級、輿論宣傳、教育宣導等多項工作,將政策及時落實到位。最后,提高稅務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稅務工作的效率,也方便企業報稅繳稅。因此,要敢于和善于利用信息化技術開發稅務服務平臺,為企業納稅提供方便。
3.2.2對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培養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程度是企業稅務風險的來源,因此要加強對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一方面,要培養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稅務工作對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因此稅務系統要加強對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組織相關法律法規培訓、稅收政策培訓、業務技能培訓等,提高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要培養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稅務工作人員是國家稅務機關的形象,要加強對稅務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培養和廉潔自律教育,通過模范宣傳、紀律宣講、案例示警等方式培養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守法意識、規矩意識和服務意識,進而全面提高國家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為企業納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4]。
4結束語
企業稅務風險的來源既有內因,也有外因,但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企業要應對稅務風險,關鍵還是要練好內功,主動加強納稅人意識培養、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稅務人才的吸收培養以及稅收籌劃工作,進而規避企業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孔麗媛.ML公司稅務風險分析與防范[D].撫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2019.
[2]何丹.大數據背景下J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19.
[3]魏寧.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6.
[4]鄒利航.A企業稅務風險識別與對策研究[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16.
作者:馮婷 單位:三亞海航鳳凰投資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