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培養具有高素質、高層次,具有研究性、探究性能力和科學素養的人才迫在眉睫。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和時代感,尤其在教學中如何實施和貫徹新課改下的教學,培養具有生物科學素質、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顯得更為重要和必要。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學生的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是一個探求、嘗試、體驗的過程。它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生物結構、生命活動進行實驗,以驗證生物學知識的過程,更能培養學生特殊的能力和科學研究的精神,能造就適應時代的人才。作為生物教育者的我們,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不斷地向同行們學習,接受新的知識和理念,不斷提高和豐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在生物教育中更好地進行生物教學,使自己的生物教學生動有趣,更能在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上得到較好的體驗和認識。
首先,我們應該使學生深刻了解現在的社會正處在一個信息和人才爭奪的時代,如何把自己培養成具有高素質、能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在思想上,讓學生有這個充分的認識,才能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才能培養他們的研究興趣,才有利于老師開展研究性、探究性的教學,同時也達到了培養人才的效果。
其次,在新課改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結合學校和本地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好教學方案,精心指導學生,“扶”著學生走一程,這一過程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這對于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興趣很有必要。一旦進入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給學生分配任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研究中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以至解決問題和提出新的問題,獲得新的知識體驗。
再次,老師在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的問題進行研究時,如“伴性遺傳”“人類遺傳病與伏生”“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學生可以從相關網站、報刊、雜志和教師制作的生物網頁收集相關資料,形成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正確認識和科學觀點。這有利于培養學生以后獨立地研究性學習。
最后,老師要指導學生寫好每一階段的研究性、探究性學習小結,因為光有過程而沒有總結,往往收獲不大,所以每次研究性、探究性學習后,都應要求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寫好實驗研究性的學結,對于較好的學結,老師應在班上加以點評和指導,并進行一定的鼓勵,更能激發學生參與到研究性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
總之,教師和學生只有認識到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特殊才能的展示,保證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鄧暉 單位:江西省信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