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素養教育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為不斷適應行業人才需求,作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素養培養應在充分了解行業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探索出適應本學院的建筑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素養教育的模式。
關鍵詞:建筑專業;職業素養;培養模式
一、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的鼻祖SanFrancisco在其著作《職業素養》中這樣定義: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適者生存,個人缺乏良好的職業素養,就很難取得突出的工作業績,更談不上建功立業。從企業角度來看,唯有具備較高職業素養的員工才能求得生存與發展。具備較高職業素養的員工可以幫助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從國家的角度看,國民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職業素養教育才顯得尤為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現階段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問題
經過對本省和外省在我省開設項目的105家企業發放問卷調查,收回102份,有效問卷98份。改問卷有效。經總結,現階段建筑類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職業技能熟練度不高
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建筑類專業學生存在基本職業技能熟練度不高。學生對于在校學習的職業技能不能完全融會貫通,尤其在其識圖、資料管理、材料檢驗和材料實驗方面熟練度不高。然而,對于參加過校內外技能大賽的學生,該技能卻完全可以滿足職業崗位能力需要。
(二)集體意識不高
現階段大學生均為90乃至00后,其個性鮮明,但因其家庭教育寵愛較多,不懂得如何與集體相融。進入企業實習或工作后,相當一段時間無法融入企業團隊,知識其工作受阻和與人交流不暢,為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另外,學生個性較強,對于企業的部分管理制度不能理解,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不能很好的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容易出現稍有心理不順則立即跳槽的尷尬現象。
(三)理想價值不高
因學生理想觀念淡漠,對于自己的未來及事業的期許不明確,則形成了工資為上的現行價值觀。對于企業提供的學習和發展機遇不能提高的培養自己職業能力的高度,隨著工作時間稍微延長則出現和企業談待遇的現象,一旦企業不能滿足其對待遇的要求,就會出現跳槽的現象,致使企業進場出現崗位空缺,人才培養容易缺流失嚴重。
(四)個人素養不高
現階段建筑類專業學生對于個人素養認識不夠,經常性會因為個人心理落差和我行我素給企業管理帶來麻煩,使企業對于進場的學生仍然要延續保姆式管理方式。另學生不善與企業管理層溝通,不能正確理順自我心理影響因素,常常出現“說走就走”的現象,我行我素,對于企業的管理制度置若罔聞。
三、培養模式探索
既然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則培養目標應直接對標社會和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的需求標準。根據本課題組調研反饋,結合我校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實際學情,提出“一基三步”的培養模式。“一基”則是基于企業對于人才職業素養的需求和學生學情,“三步”則是將職業素養目標分解到學生在校的三個年級,分步實施培養。
(一)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需求
1.熟練的基本職業技能
作為高職建筑類學生應具備熟練的建筑類職業技能,并能實現與崗位需要零對接。例如:建筑類專業高職學生均應具備熟練的識圖能力,材料檢驗和材料實驗模塊制備的能力,具備基本的質量檢查能力等。
2.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
建筑業有其獨有的行業特性,就是必須各專業、各崗位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應在校學習期間著力培養其團隊意識,懂得如何與他人或其他部門密切配合溝通的意識和能力。
3.具備遠大的理想信念
建設行業有其行業特質,就是需要從業人員在一線以遠大理想信念作為支撐的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精神。作為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應在校期間就明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確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可以一時的得失或待遇差異動搖其從業信心,導致半途而廢,職業生涯之路坎坷崎嶇。
(二)在校期間的培養方式
第一步:學生入學第一學期以“明心立志”為主題,開展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以入學教育,專業介紹,校友報告和立志教育等活動為載體,在學生心中確立進入職業院校學習就是為了更好的步入社會,更好的從事本行業的各項工作。并且,要求學生在參加完專業介紹和校友報告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初步確立一個未來5年的職業目標,并以此來督促自己。第二步:在校第二、三學期以“筑基蓄力”為主題,開展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專業社團活動,校級技能大賽,學團干部競選,青年志愿服務,假期專業實踐鍛煉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基礎和個人素養培養的基礎。利用各項活動,提高個人素養和團隊意識、與人溝通能力,發現個人存在的影響其職業素養培養的明顯缺點,制定相應的個人職業素養培養方案,量身打造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第三步:在校第四、五學期以“強能赴崗”為主題,開展專業技能大賽,就業與創業指導,強化實習實訓練習,專業實踐鍛煉和優秀企業文化進校園,優秀校友報告會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職業技能訓練,根據個人個性特點明確即將步入的工作崗位,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優秀企業作為自己即將頂崗實習和未來就業的單位,并將自己的職業理想與企業文化逐漸融合,以期步入企業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企業,全力以赴發展個人事業。
四、建立職業素養考核體系
在明確每一步的培養主題和目標后,根據每一步的目標分解到具體活動或項目之中,建立有學校、家長、企業、老師共同參與的學生職業素養考核體系。對建筑類專業學生每一步職業素養培養工作實施動態考核評價,利用數字校園、網絡平臺將考核結果第一時間直接反饋給學生本人。由專業指導老師和學生輔導員與學生一起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職業規劃,并督促學生執行落實,切實將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另對就業指導老師和輔導員實行競聘考核制度,使每一位參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工作的教師均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參與每一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教育工作,并充分發揮各老師的專業特長和職業優勢,為學生職業素養養成教育保駕護航。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只有6個學期,其中,第六學期還要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因此,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工作是一項十分艱巨且成果很難量化評價的教育工作。其需要全體教職工全員參與,各盡其責,細致耐心的結合學生個人實際情況,為每一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王中.高職土建類學生職業素養個性化培養模式的內涵建設[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6):35-37
[2]李金國.高職院校建筑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5):156.
[3]武海燕.關于如何培養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探討[J].裝飾理論,2018(6):227.
作者:董宇毅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