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國內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相關文獻的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國內各地區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發展不平衡且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闡述了近年來高職院校在信息素養教育方面的不斷創新,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從紙媒時代到數字時代,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各種信息資源以空前的速度迅速發展,知識量爆炸式增長,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了應對海量信息帶來的挑戰,適應時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良好的信息素養已成為大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必備的素質之一。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中重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后備軍,提高其信息素養對促進區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中開展信息素養教育非常必要。
1國內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相關文獻統計
信息素養教育從20世紀90年代起受到國內相關學者關注,金國慶撰寫的《信息社會中信息素養教育概述》[1]是國內公開發表的第一篇關于信息素養教育研究論文,之后高等教育及圖書情報領域科研和業務工作者紛紛對信息素養教育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為了解國內高職院校對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現狀,通過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以“高校信息素養”為關鍵詞,限定檢索年份為2009—2014年,進行多種途徑檢索,并對檢索結果進行篩選、去重和去除非相關后,得到相關文獻共478篇。詳情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近5年來,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相關論文數量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可見國內學者對于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始終保持一定的關注和討論。雖然國內學者對于高職院校的信息素養保持一定的關注度,但相當一部分的文獻都是從信息素養的理論層面進行研究,并未踏足信息素養教育這一實踐領域,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由表3可知,關于信息素養課程的研究文獻達144篇,占相關文獻比例63%。可見國內學者對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有足夠的重視度。
2國內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綜述
國內高校對于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內容已經達成共識———大學生信息素養包括大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創新和信息道德,相關學者對于信息素養課程也進行了諸多探討,只是信息素養教育依靠部分文獻檢索課程或計算機基礎技能課程來推動的方式,還不能有效而廣泛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好在許多高職院校正在探索信息素養教育的新形式新內容。高職院校信息素養課程建設需要國家的法規統一規劃和指導,各高職院校的信息素養課程也需要更進一步地結合學生學習與就業的需要進行設計和執行。
2.1國內各地區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發展不平衡
筆者發現,除了廣東地區的高職院校普遍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教育之外,目前尚未有文獻論述國內其他省(市、自治區)的高職院校普遍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只是相關文獻在某些方面提到了國內各地區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發展存在不平衡的現象。這種現象應引起人們的關注,力爭在所有的高職院校全面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根據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袁玉英在其文章中給出的數據顯示[2],廣東地區的高職院校普遍開展了信息素養教育,內容包括信息素養基礎、信息素養課程(或講座)及其他圖書館相關服務(如圖書館資源說明、信息推送專業網絡資源分類、網址導航、研究指導等),信息素養課程的開展形式包括文獻檢索課程、在線教育課程及信息素養專業講座等3種,其中文獻檢索課程仍是廣東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方式,文檢課的教學與評估也主要由圖書館來獨立承擔。
2.2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存在諸多不足
(1)信息素養教育內容不夠合理。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文獻檢索課與計算機基礎課,缺少課題指導、論文撰寫指導、信息道德教育等形式的教育。文獻檢索課與計算機基礎課都側重信息檢索技能的培養,忽略了信息意識與信息道德的培養,但信息意識與信息道德恰恰是學生主動利用信息解決學習、科研與生活中所遇到困難的關鍵。信息素養與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已經由侯春雨在其所在高職院校的學生中得到了定量研究證明[3],學生只有樹立了信息意識,才能更好地適應信息化社會和追求知識創新。而隨著網絡暴力行為和學術不端行為在學生群體中的發生,學生信息道德培養勢在必行。在開展了信息素養教育的高職院校里,大部分學校的信息素養教育除獨立于學校其他的教學工作之外,并未能結合學校教學整體計劃與一線教學單位的實際需要來設計教學內容和選擇合理的教學形式。另外,擁有完整的信息素養教育教學計劃,并將其納入學校教學計劃的高職院校數量很少。
(2)高職院校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視不夠,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的地位尷尬。在已經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高職院校里,大部分的信息素養課程為選修課,但不同于其他選修課都由一線教學部門的教師來教授,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承擔者(甚至獨立承擔者)是圖書館員,學校其他部門與一線教學部門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參與程度與支持程度均有不足,影響了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
(3)學生對信息素養教育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高職院校的學生相較于普通高校學生而言大多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他們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獲得專業技能、完成專業課程作業與順利通過考試,對于非核心課程(包括信息素養教育)興趣不高、投入時間很少。(4)信息素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困難。高職院校里,負責信息素養教育的老師主要是圖書館員,具備多學科背景的館員較少,部分館員缺少專業培訓;沒有其他一線教學單位老師的加入,信息素養教育教師隊伍人才短缺,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在與各學科或專業的結合上存在一定困難。
3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方面的創新
羅雨舟、王繼紅在其文章中提出,信息檢索課作為一門課程對學生而言只能是階段性教學,但學生對于信息素養教育的要求是持續性的,要解決階段性教學與持續性受教育之間的矛盾,必須構建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4]。他們所提出的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包括教育基礎(硬件資源、軟件資源、資源使用平臺)、教育主體(教育提供者、教育接收者、教育幫助者)以及教育核心(入館教育講座、信息檢索課、嵌入專業教學)。筆者認為,其提出的信息素養教育體系所包含的3個要素應是必備的,但教育主體與教育核心的具體內容還有待商榷。李曙光在對吉林省20所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信息素養教育具有跨學科、跨專業等特點,先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驗安排等環節不可能由某一部門獨立完成,而是需要高職院校教務教學系統進行統一布置與指導,把信息素養教育納入教學與科研工作序列,列入教學計劃[5]。筆者認為,信息素養教育必須引起高職院校領導的重視,圖書館需要教務處、現代化技術中心、人文社科部及各二級學院的配合與協作,在全校范圍內有計劃、分層次、按步驟地實施教學計劃。隨著信息素養教育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學者的重視,許多學者認為,使用嵌入式的教學方法,能夠讓信息素養教育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緊密結合。筆者認為,將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專業教育,相對于單獨設立的信息素養課程,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節省學生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可以利用具有各個學科或專業背景的專業教師壯大信息素養教育師資隊伍,提高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能力。從結合的方式來看,可以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部分介入形式,即圖書館只參與專業課程的部分內容;另一種是全部介入形式,即圖書館全程跟蹤專業課程的教學,與專業教師共同完成教學大綱、教學設計與教授課程等任務。對于許多學者提出的將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整合,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完成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賴群有不同看法。
她認為,受信息資源條件匱乏制約,高職院校圖書館缺乏這種模式實施的條件和環境,高職圖書館應順應高職學生素質發展的需要,克服困難,突破課堂培訓,創新學習方式,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引入非正式學習理念,打造適合高職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新形式[6]。筆者認為,非正式學習雖然打破了傳統“灌輸式”教學的局限,通過多種途徑刺激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而讓學生主動接受學習或查找信息,但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信息知識相對匱乏、信息能力較為不足”這一結論已經得到許多學者的調查研究證實,所以系統的信息素養教育仍有必要,非正式學習可以引入到信息素養教育中里作為輔助教學途徑,但不應成為主要的教學途徑。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及學者都對信息素養教育的新形式進行了有效探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信息素養教育獨具特點,除了開展多層次多專業的信息檢索課程培訓、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參與專業課程教育等方式外,還構建了多場所的教學空間,即將教室理論教學、專業實訓室培養、電子閱覽室網絡信息檢索、書庫紙質情報收集等結合起來,共同構成信息素養立體教學場[7]。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立足于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依托現有的因特網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技術與資源,創建了信息素養遠程教育平臺———“信息檢索網絡課堂”[8]。信息素養教育融合于學科教學中,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課外自主學習環境,這種網絡方式的教育培訓不受時空限制,具有形象性、交互性、個性化等特點,深受師生的歡迎。國內高職院校圖書館雖然普遍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素養教育,但并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未能取得好的成效。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實際問題:一是將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專業課程學習,貼近學生的專業學習;二是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展開系統而全面的信息素養教育,幫助學生在校期間不管遇到任何學習、生活或工作上的問題時都能有效自主利用各種信息來解決問題;三是信息素養教育工作不應只由圖書館員承擔,而應得到校級層面重視,需要教務處做頂層設計及各二級教學部門的支持;四是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教育形式,比如微視頻、MOOC等。
參考文獻
[1]金國慶.信息社會中信息素養教育概述[J].圖書情報工作,1995(6):52-55.
[2]袁玉英.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以廣東省40所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33(7):117-120.
[3]候春雨.高職大學生信息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4,13(2):38-42.
[4]羅雨舟,王繼紅.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現: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4):11-12.
[5]李曙光,李艷杰.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育調查分析與提升策略研究:以吉林省高職高專院校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3(18):124-126.
[6]賴群.非正式學習在高職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J].廣西教育,2011(15):29-30.
[7]陳彩紅,潘速圓,廖汝盈.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創新研究: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情報探索,2013(12):34-37.
[8]王任閣.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信息檢索網絡課堂”的創建為例[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5(2):63-67.
作者:周斌 黎香秀 單位:南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