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普米族圖形文化在文創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針對云南省普米族文創設計實踐,研究普米族圖形在文創設計中的優勢與必要性。從普米族歷史發展和民族文化角度,分析普米族圖形的文化內涵、藝術形式和圖形特點;從設計方法和應用價值角度,總結出用戶印象性、時尚簡潔性、合適合理性的文創設計原則,結合我國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情況,提出普米族文創設計應立足其文化底蘊。普米族圖形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創設計思維的形成、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著參考意義,為建設少數民族地域性文創產品提供借鑒。
關鍵詞:普米族;文創設計;圖形文化;少數民族
文化創意(以下簡稱文創)產業是體現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興產業[1]。近些年來,文創產品在消費市場中十分火爆,其迅猛的發展速度導致文創設計存在形式追求潮流趨勢,代表性文化內涵傳達不足,本土特色無人挖掘的狀況?!安烊宋囊猿苫保尤肷贁得褡鍒D形文化內涵,可以使文創設計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有宣傳地域文化的重要價值,同時為少數民族地區提供經濟效益。本文以云南地區少數民族之一——普米族為例,分析如何打造普米族族圖形文化特點結合現代生活的地域性文創產品,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傳遞普米族的情懷與魅力。
一、普米圖形文化中深刻的民族內涵
最古老的民族有最豐富的文化遺產,普米族的祖先源自上古的羌人,“韓規教”是普米人民的主要信仰,其悠久的歷史文明影響著普米族社會生活的很多部分。普米民間習俗與韓規文化相輔相成,普米文化可以說是韓歸文化的縮影。韓規教崇尚“萬物有靈”,祭天地之鬼神、祭龍神、祭山神和祭“鍋莊”等都是其主要祭祀內容[2]。由于這些復雜的宗教環境,獨特的表達方式,造就了普米人民視生老病死為自然規律的民族特性,他們熱愛自然、尊敬自然,這讓普米圖形文化有別于其他民族,表現為圖案多包含崇拜寓意,形式上則夸張抽象。因為歷史背景,普米族分布地區廣泛,在與其他民族接觸過程中融合了多個民族文化,形成特有的圖形文化內涵,這也使普米圖形成了普米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傳播者。
二、解析普米圖形別具一格的藝術特征
(一)圖形來源
人們肉眼可見的自然事物,如植物、動物都是普米圖形的主要來源,同時大部分圖形取自宗教的經書卷軸、圖騰崇拜,如常見的鬼神崇拜、海螺崇拜等;也有些圖形來自日常生活環境,如象征歡樂祥和的鍋莊舞和普米樂器樹葉、口弦等;還有一些圖形來源于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常用元素,如華夏民族崇拜的龍、鳳、八仙等。
(二)構成方法
多數情況下,普米圖形的構成形式是在原先形象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概括、簡化、變形等手法,使物象幾何化、模塊化,多見于處理大自然或日常生活中的形象;還有運“形式美”法則對創造出的單一的傳統圖案進行重復和組織,使之變成具有秩序美、韻律美的對稱圖案;或將兩個或多個形象打散后,對圖形片段進行抽象化重組、藝術化拼合,形成一個未曾出現過的裝飾圖案。
(三)色彩特點
長久以來,普米人民在對圖形色彩選擇認識上,大部分是源自佛經圖形的色彩,及對某些色彩的崇拜情緒。韓規教的圖像多通過色彩的冷暖對比使圖像畫面產生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色彩都明快艷麗、飽和度高,使畫面中的主體形象更加生動醒目;同時普米人民把從大自然中提取的天然色彩與自己的主觀感知相結合,產生一個與眾不同的,具有感性氛圍的色彩經驗,這些顏色明度較低、深沉美麗,表達了不一樣的民族情感環境。無論從圖形來源、構成方式或色彩特點,可以得知普米圖形十分注重藝術審美,是集中體現普米族特有的宗教內涵和豐富的藝術表達形式的較為完整的文化藝術體系。圖案元素處理手法多種多樣,具有平面設計研究價值,而線條表現多以曲線為主,大膽創新,追求自由靈活,體現出傳統藝術造詣。而象征寓意在普米圖形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與他們獨有的文化環境息息相關。在文創設計時,設計師在前期創作中不僅要考慮圖案的外形,保持普米人民獨到的審美特點,也應注重其內在含義,通過正確理解圖形的寓意,從而達到與普米精神文化上的契合,煥發普米圖形的社會影響力,很有裨益。
三、普米族文創的圖形設計原則
文創是具有時代特征的產物,優秀的文創不僅要傳遞歷史傳統,也要兼顧產品屬性,做到“賣點”足,滿足當今消費者的現代需求,令大眾所喜愛。
(一)用戶印象性
阿恩海姆曾說“藝術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是從對體覺經驗反映開始的”[3]。別致的畫面會把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帶給受眾,如果圖形具有強烈的特征,受眾能留下更深刻、更難以忘卻的第一印象。當消費者被這些形象吸引,愿意花費時間了解設計后,才會大大提升民族文化的傳播度。因此,在設計普米文創圖形時,設計師在準確把握普米圖形文化特點后,要展現對圖形的駕馭能力,運用創意手段使受眾留下深刻印象,打造屬于普米族的特有文創氛圍。
(二)時尚簡潔性
漫長的歷史歲月積淀了普米族圖形文化,如何把千年的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協調融合,是文創設計師必須要面臨的問題,也是繼承和創新普米圖形必不可少的過程。如今,隨著全球化的加快,民族文化的發展應吻合當下的設計趨勢,即大眾普遍接受的、符合當今審美的簡潔設計風格,但“時尚與潮流本身是在傳統與現代兩個極端中搖擺不定,相互交替。”[4],因此需有機地將現代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連接,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進行創作,在保留住民族風格的同時,形成新的視覺效果。
(三)合理適當性
對于普米文創設計而言,合理注入傳統文化概念的重要程度等同于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功能與外形,但運用并非直接拷貝、簡單照搬,是尊重理解普米文化,把握其精髓,積極和現代新材料、新技術、新文化相結合,恰當自然的傳達傳統文化。而少數普米圖形存在過分鬼神迷信的內涵,造型過于繁復或過分追求圖形對稱[5],視覺呈現效果不佳、陳舊呆板,不利于表達新時代特征。文創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商品,其核心是對消費者的價值取向有積極引導作用,缺乏合適內涵的文創注定是走不遠的,只有合理地繼承提煉傳統圖形文化才能使文創設計更具民族性、科學性。
四、如何進行普米族文創中的圖形設計
解構分解,建構重組。對圖形進行解構重組的過程,也是快速催生創意的過程,這個理念亦是做原創設計重要的可行性方法。設計不是簡單地復制圖形,而是對原有圖形用平面設計的手法賦予其新的組合形式,往往對圖形常見樣式的異化結果,會帶來視覺感官的刺激與聯想,令人難忘。傳統普米圖形本身也存在抽象化重組拼合的構成方法,設計時可將普米代表元素進行拆解重新組合后,完成新的圖案,使普米文創真正達到生態化、年輕化?;睘楹啠佃睔w真。對普米族圖形的進行創新時,作者團隊著重考慮對傳統普米圖案的扁平化處理,過度繁雜混亂的傳統圖形與色彩,會使消費感到眼花繚亂,不適于應用在現代文創設計上,圖形的結構之復雜甚至給工藝制作方帶來些許麻煩。將一些線條結合或刪除,化繁為簡賦予時代風格,這種手法保留了普米民族特征,同時也吻合時代的設計趨勢,便于現代材料技術介入。古色入眼,新韻撲面。在普米歷史發展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優秀圖形樣式是直接可用的,在不改變其原有圖案形式美學的基礎上,改變材質和原始用法,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煥發新的質感語言,達到古為今用、富有張力、合理適當的科技韻味。
五、結語
“一個民族的基本的文化精神,是一以貫之,不可丟棄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生命源動力,他不會因時代的改變而改變,卻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發揚光大”[6],普米民族文化與華夏文化有著共同追求向上、健康樂觀的崇敬美品格,而普米族藝術在審美上與文化的緊密聯系,對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糅合審美思維,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中罕見的藝術特點,這注定了普米圖形藝術存在濃厚的文化基因,對普米族民族藝術的整體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7]普米圖形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創設計思維的形成,更有著深刻的啟示借鑒意義,其背后的文化底蘊與內涵,使團隊在進行普米文創項目時,設計理念深深扎根于對自然的純粹熱愛,對普米民族審美情感的思考,文創產品也愈加能準確地表達出少數民族精神文化,更好地將其轉化為現代商品;而在具體創作上,傳統普米圖形的構成形式,獨有的色彩系統,整體的和諧與統一,對現代文創設計方法亦有啟發作用。開發少數民族文創產品不僅能夠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展現少數民族自身的個性與魅力,更是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需求。從而真正做到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我國藝術文化事業不斷添加著新鮮的血液與動力,更是打造文化創業產業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作者:何佳虹 王東聲 董紅羽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