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體育教育強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學內容在情感目標設計中,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學內容和德育培養目標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每堂課必須完成認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我主要是滲透了繼承并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思想和精華,著重從六大方面組織教學,在教學中要以身作則,甘當表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不辱時代賦予我們教師肩負的神圣使命。
【關鍵詞】體育課;繼承并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體育課的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在體育課教學中不僅要完成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幾方面的教學任務,更應把“育人”突顯出來。在社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程中,做好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學生,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更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一定的人文修養,為此,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學內容和德育培養目標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每堂課必須完成認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如何把教書和育人在體育課教學中充分結合起來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粗略的歸納以下六個方面:
一、對學生進行自覺鍛煉身體教育
為了使學生健康成長,就應該利用同意課不同的教材,教育引導學生將強化身體訓練,變成積極自覺的行動。首先,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愛我中華,樹立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志向。其次,學習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繁榮而聞雞起舞、刻苦鍛煉身體的精神。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們懂得中華民族的復興的偉大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只有通過積極刻苦的參加體育鍛煉才能增強體質。努力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奮斗目標。這樣,在自覺的運動參與過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二、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教育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數不勝數,浩如煙海。如體育課教學中涉及到的中華武術、八段錦、五禽戲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光彩奪目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是集健身、娛樂和防身為一體的體育活動項目。我們學習它,不僅要學會動作要領和武術套略,而且更要深刻領悟它的尚武精神,使之發揚光大,讓全世界人民通過學習中華武術這一健身活動,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增進健康。向世界各國人民傳播中華武術的要領和尚武精神的實質,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的緊密聯系,架起友誼溝通的橋梁。
三、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教育
我們每個人好比是一滴水,盡管它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但是當它離開大海的時候,也會干涸消失。在良好集體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容易做到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無私奉獻、造福他人。并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這方面的教材在體育課中較多,游戲接力和球類練習都能突出體現這一點。在現實參與過程中適時,引導他們關愛他人、團結協作,勝不驕,敗不餒,為集體榮譽而戰,使學生們懂得只有團結起來、形成合力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道理。
四、對學生進行國防觀念教育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友善、反對侵略戰爭的民族。盼望著能在遠離戰火和硝煙的環境中生存。然而,在今天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我們也不能因為眼下的和平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要時刻警惕隨時出現的動蕩和危險,時刻準備打贏一場現代化的局部戰爭。因此,在體育課中就要有意識的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們懂得只有練時多流汗,才能戰時少流血。這類教材很多,如田徑教材和游戲負重教材都有體現。又如將枯燥的教材翻騰加改變就是一次“軍事演習”。我們可以創設一個情景讓幾名學生扮成“逃敵”,大部分學生在后面追殲“逃敵”,并獲得全勝。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積極自覺的參與,提高跑的能力,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更主要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國防意識。
五、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
俗話說:“沒有德育的體育課是犯罪的幫兇”。因此,要通過體育課教學對學生滲透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學校紀律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承擔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任,使他們都能樹立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高尚社會主義情操,做到知法、懂法,敢于同違法犯罪現象做英勇的斗爭。這方面的問題是幾乎天天講、堂堂講的,尤其是遇到學生之間違反課堂紀律時,更要重點講,深入細致的講,幫助學生擺事實、論危害、查原因、糾正不良行為習慣,批評教育當事者,警示全體學生。這樣,班級的紀律好了,學習風氣正了,自覺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強了。
六、對學生進行拼搏進取和誠實守信的教育
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是“新課標”提出的一項新任務,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特點,利用學習和訓練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技能的同時,學會遵守運動規則,糾正非法獲得利益的錯誤思想,預防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堅決杜絕校園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這方面的典型教材體現在田徑教學中,它不僅要求學生學會走、跑、跳、投的動作要領和運動規律,而且可以培養學生拼搏進取英勇頑強、堅韌不拔、勇攀高峰的高尚思想情操,同時要求學生即使是在高強度的對抗競爭和游戲接力當中,也要求真務實、客觀公正,努力爭取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言傳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不能缺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身作則、甘當表率,要有一顆愛心、一顆童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學語言要兒童化、形象化,熱情鼓勵學生,、正確引導學生。此外,教學中所滲透的德育目標,要符合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要有所側重、突出重點。
總之,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培養出更多具有崇高理想、豐富知識和健康體魄的高素質人才,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永遠繁榮昌盛,我們的民族永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民族振興的光榮使命,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挖掘德育目標,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啟發誘導,通過學生生活活動總結,通過學生實踐過程磨練對比,提高學生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鑒賞和分辨能力,使體育課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中華傳統美德讀本》200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楊洪君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雙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