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課改環境下,體育教育已經成為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本文中,將就新課改環境下黑龍江省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現狀與可持續發展進行一定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黑龍江;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現狀;可持續發展
1.引言
農村是我國教育活動開展的主戰場,在我國現今大力開展體育建設、開展全民體育的環境下,更是需要能夠做好我國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學。但在現今情況下,我國農村學校體育建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并因此對體育教學效果以及體育人才的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對該種情況進行良好的解決,我們以黑龍江為例,在對農村體育教學現狀進行良好把握的基礎上尋找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
2.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現狀
2.1體育教師資源匱乏
在新課改環境下,雖然黑龍江大部分地區的學校已經對體育教學的方式、力度進行了加強,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第一,教師數量依然缺乏。在部分農村中學以及小學中,往往5、6個班級只有一個體育教師,這種情況的存在,無論是體育管理工作還是體育教學效果都不能夠得到保障,而多班級教學所帶來的壓力,不僅對于教師的教學效果來說是一種較大的影響,也會因此降低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第二,年齡結構問題。黑龍江省農村體育教師整體還是呈現出一種年輕化的趨勢,具有著較為積極的發展潛力。但該種情況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即青年教師自身工作經驗較為不足,且在意志力方面不很穩定,如果在工作條件、環境方面受到制約或者挫折,則非常容易出現流失現象;【1】第三,在農村學校中,在體育科研能力方式也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對于小學、中學來說,其都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作為體育教師,就具有協調青少年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責任。雖然說體育教師相較課改之前在經驗上已經具有了提升,但僅僅具有經驗還是不夠的,也需要教師的能力以及素質能夠滿足教學要求。而對于現有學校教師的學歷、職稱情況看來(表2),還不能夠對該種要求進行滿足;第四,教師態度問題。由于黑龍江地處我國北方,農村所具有的條件更是艱苦,且在教學條件方面也非常落后。這種情況的存在,則使很多教師不愿意到農村教學,而是更傾向于到更好的學校去教學。同時由于農村較為閉塞、經濟條件較差,學校教師的待遇也相對較低,甚至在部分農村地區中,如果教師將教學作為唯一的工作,甚至很難對生活進行基本的維持,而迫不得已參與到教師隊伍的教師,也會在教學的同時開展部分副業,因此使其不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并因此在長時間的錯誤意識中認為農村體育教師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2.2體育課時不足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在黑龍江農村學校中,每個班級每一周只有兩節體育課以及一節活動課,完全沒有滿足我國的國家標準要求。而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還是農村學校對于應試教育的無奈舉措。雖然我國現今積極號召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全面發展,但很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還是將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其為了提升學生的升學率以及成績,而將學生體育鍛煉、體育活動的時間都增加到了文化課知識的學習中,而除了教師之外,學生家長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文化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在接近考試的時間段,更是將體育課完全作為了文化課的補充教學,并因此使體育課時被壓縮、擠占的情況愈發嚴重。【3】而對于學生來說,其由于長時間受到該種思維的影響,在面對體育課程時也具有著熱情不高的情況。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要想較好的開展體育課程,一套良好、科學的體育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經調查,黑龍江部分農村學校已經對體育調研組進行了成立,并由校領導對管理監督的職責進行擔當,但從體育管理規范化工作對比看來,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這部分學校中,其體育管理職能的任務主要有體育器材管理、課外活動組織、體育教學任務落實以及運動隊訓練等,但在體育課程建設以及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則存在著一定的缺失現象。【4】這種情況的存在,則表明了現有學校的體育管理制度還存在著非常不健全的特點。究其原因,往往是領導層對于體育教學這項工作所具有的錯誤認識所體現的,即其往往根據自身的理解安排體育管理工作,認為僅僅對體育器材以及體育課程進行良好管理以及開展就是完成了體育管理的任務,并導致了管理制度不健全情況的出現。
2.4場地器材不足
器材與場地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以及體育活動的基礎,通過多種類型、豐富多樣體育器材的設立,則能夠在對學生活動積極性進行提升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具有更好的體育學習效果。在現今黑龍江部分地區的學校中,雖然其在器材的類型以及數量方面有所增加,但在整體數量上還是不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同時由于學校在資金應用方面更多的是依靠自籌,這就對農村學校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5】不僅所具有的資金數額較少,而對于現有的資金分配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再加上農村地區對于體育課程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在實際資金分配上往往認為如果將資金全部投入到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的購買上是一種浪費,并因此將很少的資金投入在體育設施建設上。同時,對于學校現有的器材設備,也由于管理方面的缺失而經常存在損壞、維護不及時甚至是丟失的問題,并使體育設施的缺失情況變得更為嚴重。【6】
3.實現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1完善教學計劃
良好的教學計劃是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對此,我們需要按照以下方式進行:第一,指導思想上。要對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積極的貫徹,在對農村教師傳統觀念進行積極轉變的同時對以往教學方式進行改變,保證省級體育文件的良好實施;第二,作為學校領導,需要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意義產生充分的認識,通過主動教學改革方式的應用對教學內容改革要求進行積極的完善;第三,針對黑龍江農村地區教學條件較差的問題,其在對相關教學任務、大綱內容實現時往往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對此,則需要在對農村地區特點以及農村學生愛好進行積極調查的基礎上制定更加符合農村學生身心特點的課程內容,以此使課程內容能夠向娛樂、健身等多元化的方式進行積極的轉變。而在冬季,也可以結合黑龍江地理因素特點開展冰上活動等符合地區實際的活動內容;第四,教育部門需要對轄區內農村教師的工作建議以及意見進行廣泛的收集,在聽取教師聲音的基礎上編寫出更加符合本地發展的教材內容。【7】
3.2加強隊伍建設
在農村地區環境中,體育教師所處的工作環境非常艱苦、特殊,并因此使體育教師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流失情況。對此,不同地區則需要在對師資隊伍建設進行認真規劃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隊伍建設力度:首先,不同教育部門以及政府需要在對《教師法》要求進行認真貫徹的同時對相關政策進行積極的落實,對體育教師的地位、榮譽以及待遇等進行正確的對待,并通過科學激勵手段的應用對表現優秀的教師進行表彰,通過精神以及物質方式對其進行獎勵,以此在對農村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進行充分調動的基礎上對農村教師隊伍起到穩定的作用;其次,對于農村學校,也需要對教師的生活條件以及工作條件進行積極的改善,并在職稱晉級、民辦轉正以及評選先進等方面都給予其同等的待遇,以此不斷的對農村體育師資進行穩定與充實。【8】
3.3提升教師素質
體育是體育活動、課程開展的重要主體,其所具有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對體育活動的開展效果產生影響。對此,就需要能夠做好農村體育教師的素質培養,通過良好管理、培訓工作的開展不斷提升農村體育教師的素質與能力:
3.3.1可以通過短期、長期,自費、公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師培訓工作。
3.3.2地方教育部門需要要求教師能夠參加集體的說課、備課,并通過適當外出交流、觀摩等方式使其能夠更好的對體育科學前沿以及專業理論進行掌握。
3.3.3要做好學校內部的老帶新工作。通過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良好思想作風教師對于青年教師品德的帶動、培養,使其能夠在具有良好工作作風的同時獲得教學理論、經驗上的提升;最后,在現今我國新課改的環境下,則需要農村學校能夠積極加強科研型教師建設,在培訓工作開展中對教師的科研能力引起充分的重視,積極引導、鼓勵農村體育教師能夠參與到教育科研工作當中,以此在使教師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教學觀念等方面在獲得不斷提升的同時有效的帶動整個學校師資隊伍的綜合水平。【9】
3.4加強經費投入
體育設施是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來,農村學校體育設施缺乏、損壞的情況較為嚴重,其主要原因,則同經費具有密切的聯系。為了能夠對該問題進行解決,則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行政籌資。作為政府部門,需要對學校體育,尤其是農村體育的投入進行不斷的加大,在縣、鎮級別在對財政經費預算進行制定時需要將其中一定比例作為農村學校開展體育工作的專項資金,保證這部分資金的專款專用,通過這部分資金的投入保證學校器材、場地的建設情況能夠滿足農村學校體育課程開展的要求;其次,社會捐助。除了政府籌資之外,需要政府以多途徑、多渠道的方式對農村學校經費進行籌集,對以往單純由財政撥款的方式進行改變,為資金的籌集提供新的可能;最后,作為農村學校,也需要號召全體師生能夠逐漸形成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對農村資源優勢進行充分發揮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方式的應用對簡易、安全的器材進行制作。而在制作體育設施器材的同時,也可以積極利用農村學校周圍資源,以此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體育活動、學習要求。
3.5優化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方面,需要按照下述方式入手:第一,樹立健康思想。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時,學校要在聯系自身實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發育規律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對其認知、行為以及技能等方面進行不斷優化的基礎上保證通過體育課程的開展能夠促進其多項素質的提升;第二,加強意識培養。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制定時,需要對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聯系,將學生的全面、主動發展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同時,在教學活動中也需要對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的熱情以及興趣進行培養,并加強體育合作性、協同性方面精神、能力的練習,以此對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與習慣進行培養;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在新體育教學方式制定中,需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的強調,在對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學習方式進行積極倡導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潛能以及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發揮,保證體育活動開展的效果能夠具有更高的實用價值以及指導意義。【10】
4.結束語
可以說,農村體育教師是我國整體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需要我們能夠對其引起充分的重視。在上文中,我們以黑龍江為例對其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及可持續發展對策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相關部門能夠形成合力,通過科學方式的應用共同提升農村體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安祥德,李毅勇.對我國學校體育建設發展問題的新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2):157-158.
[2]劉建國.山東省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現狀研究[J].價值工程.2010(17):177-178.
[3]付煜,劉毅偉.淺談城鄉學校體育的發展現狀[J].科技信息.2009(14):239-239.
[4]游方.關于我國優勢競技體育項目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綜述[J].中外企業家.2009(06):13-14.
[5]劉偉.我國體育可持續發展狀態的評定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05):55-56.
[6]安星原,邢軍,崔海軍,張妍,邢健.黑龍江省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必修課考試制度改革研究[J].職業技術.2008(12):54-56.
[7]叢洪巖,李小偉,劉輝.陽光體育運動的價值與其可持續性發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1):101-103.
[8]蔣玉紅.對陽光體育運動落到實處的理論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99-101.
[9]劉英杰.試論高校陽光體育與終身體育的有效對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10-11.
[10]杜世全,盛治進.安徽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11):65-66.
作者:馬焱 丁斌 黃琦 肖微 賈前生 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