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傳播中新聞采編的影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互聯網在世界各國都得到了普及,讓網絡傳播變成了社會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傳播方式,同時也使傳統新聞媒體受到了正負兩個方面的重大影響,而新聞媒體的采編工作也同樣如此。本文主要從網絡傳播的時代性入手,對網絡傳播使新聞采編工作受到的影響進行探究。
關鍵詞:網絡傳播;新聞采編;影響
對于新聞采編工作來講,網絡傳播產生的影響,存在消極的一面,更存在積極的一面。網絡技術是時展的一股強大動力,它惠及的層面廣泛而深刻,曾經作為傳媒主流的廣電和報刊媒體,也不得不在網絡浪潮中尋求突破和變化,以應對廣大受眾在信息互通和便捷傳播方式上的強烈需求,這樣一來也為傳統媒體在新聞采編方面的開拓創新創造了新的契機。而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敢于面對存在的機遇和挑戰,以自身的轉變促進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因此,全面了解網絡傳播帶來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1網絡傳播的時代性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產生的網絡傳播是把計算機通信網絡作為前提條件,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與交流,以達到社會文化最大化傳播目的的傳播方式。網絡傳播是當前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的一種體現形式,它的產生必將對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網絡傳播也是人類邁入信息時代的關鍵標志。對于新聞采編來說,網絡傳播方式和傳統傳播方式的比較,不管是在特征還是在具體的方法方面,網絡傳播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傳播方式現有的缺陷。由于網絡傳播自身具有技術、渠道、終端、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所以也逐漸被較多媒體接受,被當今社會選擇。網絡傳媒屬于一種多對多的網狀傳播模式,突破了以往單點傳播或是發射式傳播的限制,以網絡技術平臺為基礎,有效結合新型的傳播手段和傳播形式,構成了一種散布型的網狀傳播結構。在這樣的傳播結構中遍布著數不清的網結,每一個網結都可以對信息進行生產或,對于全部網結生產或的信息,都可以通過非線性形式流入網絡當中。并且,網絡傳播具備人際傳播基本的交互性,受眾能夠直接、快速地作出反饋,并發表自身的看法,從而將受眾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而網絡除了具有工具性的特征以外,也是一種存儲信息的主要載體,可以滿足各種人群的需求。以往,新聞媒體會對關鍵內容進行強調或重復傳播,但在現今的網絡傳播中,受眾能夠在任何時間與地點搜索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從而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不再受單向傳播的限制,這都是網絡技術的海量存儲特點所決定的。網絡傳播關鍵是通過數字傳播的方式完成的,其包含了電視與報紙等各種傳播媒介的優勢,同時在時效性上更讓傳統媒體望塵莫及。因此,在整個使用過程中更為便利,讓傳播媒體的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
2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積極影響
2.1新聞采編的時效性得到增強
由于傳輸載體的不同,網絡傳播的效率遠遠高于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這不僅體現在新聞信息的采編過程中,也體現在傳播方式上,很多時候,廣電、報刊媒體的新聞播發受制于欄目播出時間和報刊送達營銷點的時間,但網絡傳播基本上不受這些限制,有時直接做到現拍現發,在時效性上兩者區別較大。在新聞素材的收集方面,傳統新聞媒體的時效性也相對比較差,這主要是因為事件的出現至完成新聞采編工作,通常都需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來進行后期制作和編審。而網絡傳播卻不同,其通過先進的科技方法,信息的生產、錄入、儲存和傳播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實現,同時在第一時間傳送到互聯網能夠拓展到的不同地點。所以,通過網絡傳播開展新聞采編工作,可以不用再受到時間與地點的約束,同時還能夠有效地縮短工作周期、提升效率、增強時效性。
2.2新聞采編呈現多元化與立體化
因為客觀技術條件的限制,傳統媒體長期以來的傳播手段相對單一,一般只是采用文字、聲音、圖像的形式來傳遞信息,語言表達也比較正統嚴肅。而網絡傳播不但能利用較多的圖像、動畫、視頻等比較直觀的形式來傳播信息,同時還可以把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和目前很多新形式相融合,比如,通過文字、圖像和動畫的結合,能全方位地體現豐富的信息內涵,同時在語言表達上形式多樣化,可以調侃、自嘲,可以說方言,甚至可以運用影視作品當中的經典段落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在這些創新方法的影響下,如今新聞采編也逐漸順應多元化和立體化的發展趨向。因為各種采錄設備的面世,新聞素材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再加上眾多實用的視頻、圖片制作軟件,在整合加工的過程中,創作人員也會有更多思路可以選擇,總體更加傾向于多媒體化和立體化的發展趨勢。
2.3傳統信息傳播載體的容量限制
被打破傳統的信息傳播載體比如電視與廣播等,通常會由于欄目篇幅和頻道時長等各種因素,出現相對的容量限制。因此,只能夠選取新聞事件的重要內容進行剪接編輯,有些時候,很難通過比較詳細的報道,把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向受眾展示出來。而網絡卻通過自身較大的容量優勢,將信息傳播載體的這一限制成功打破,其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能夠傳遞的信息量,使新聞采編在素材收集和加工方面,都獲得了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和更大的發揮空間。通過網絡傳播的這一途徑,新聞采編能夠離完整的事實真相更近,進而打造自己的風格,滿足受眾對更多信息量的需求。
3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消極影響
3.1使新聞的嚴謹性遭受動搖
新聞有別于其他信息形式的本質特征之一就是嚴謹性,這是對新聞價值進行評價的主要標準。網絡傳播快速方便、信息量大,在很大程度上使新聞產業趨向商業化發展,從而不可避免地讓新聞報道受到了泛娛樂化的負面影響。新聞采編方面的快餐化形式,讓新聞的嚴謹性遭受動搖,這在目前很多新聞的行文結構與用字措辭中,就能夠觀察出來。新聞采編部門擔任著新聞事件從取材到整合制作成報道的主要職責,如今的網絡時代讓工作效率不斷得到提升的同時,新聞真實、新聞質量的重要性卻慢慢被忽略,以至于讓新聞的嚴謹性受到影響。因而,新聞傳媒行業的每一名成員都要對此加以重視。
3.2媒體見解的膚淺化傾向
在網絡信息傳播興起之前,傳統新聞媒體已經具備了相對完善的新聞評價體系。采編部門不但需要對新聞素材的收集、核實、加工負責,將新聞需要表達的信息準確傳遞,有時還會邀約有關專家學者來擔當新聞評論員。如今,信息時代的新聞傳播與之前相比,表現得略為浮躁,盡管通過網絡傳播得到了較高效率和收益,但是在新聞選材和新聞評論方面,卻出現了膚淺化的倒退趨向。雖然網絡對于廣大受眾的互動性有所提高,不過受到知識和經驗水平的限制,整體來講還不能夠和傳統的新聞傳媒相比較。
3.3使新聞素材的可信度下降
新聞素材的可信度對媒體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聞真實是傳媒的生命所在。不管在什么領域,誠信都是一種必須遵循的行業準則,同時這也是一個行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傳統新聞媒體對新聞素材的審核相對較為嚴格,因此,新聞的可信度也得到了充分保障,進而避免產生虛假新聞。而網絡傳播在將新聞媒體影響力進一步提高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新聞采編部門的素材審核難度,再加上受到首家傳播和獨家傳播的功利思想影響,新聞素材的可信度就難以得到保障。部分新聞事件在傳播過程中,因為者的主觀情感因素可能會呈現一種片面的視角和特定的立場,以至于使素材本該具有的客觀性受到損害。不僅如此,甚至部分者可能還會惡意編造不真實的信息,有些是為了制造熱點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有些僅僅只是為了炒作以提高點擊率和閱讀量等。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新聞傳播的可信度已經受到威脅,社會誠信也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4結語
從目前網絡傳播的趨勢來說,網絡信息傳播的確給新聞傳播事業帶來了無限契機和動力,各地也開始嘗試把網絡傳媒和傳統新聞媒體相融合,但是網絡的快速發展,也給傳統新聞媒體造成了一定威脅,讓新聞采編面對著新時代的巨大挑戰。媒體必須堅守行業的道德底線和社會責任感,“取之精華,棄之糟粕”,才能使新聞傳媒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珊伊.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分析[J].中國地市報人,2015(7).
[2]蘇微微.淺談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6(24).
[3]姜曉.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
作者:楊義斌 單位:貴州省黔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