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澳大利亞的文化旅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澳大利亞的文化旅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澳大利亞的文化旅游研究

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把文化旅游當作一種工具來保護他們的文化特征、發展社會和經濟的手段[7],積極進行文化旅游的開發。

(一)文化旅游的規模

除了舉世聞名的自然景觀,澳大利亞逐漸被公認為令人興奮的、獨一無二的、多元的和奧妙無窮的旅游目的地,吸引著眾多游客。包括博物館、美術館、歷史和土著遺跡、表演藝術以及音樂會等在內的內容廣泛的文化資產發揮著教育、娛樂和充實游客體驗的作用[8]。無論在澳大利亞的國際旅游還是國內旅游中,文化旅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1997年、1998年度到2000年、2001年度,平均每年約有2200萬訪客(其中國際游客210萬、國內游客①30萬、國內一日游客1060萬)參與文化旅游活動。這些文化旅游者年均總花費182億澳元,占到全澳年均旅游花費總數的29%,總計為澳大利亞的附加值總額(GrossValueAdded,GVA)貢獻了約70億澳元,占到旅游業附加值總額的28.1%,全澳附加值總額的1.2%。文化旅游還為澳大利亞創造了年均146200個就業崗位和43億的工資收入。2000/01年度,國際文化旅游創匯87億[9]。從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間,澳大利亞的文化旅游者年均超過1940萬,占到游客總數的8.2%,47%的國際游客、11%的國內游客和6%的國內一日游客是文化旅游者。1999年文化旅游者的總花費為132.4億,2003年增加到162.9億,5年間年均花費143億,約占全澳年均旅游花費總數的1/4。2002年到2003年,文化旅游者年均花費159億,占全澳游客花費總數的25.1%。文化旅游者對澳大利亞區域旅游的經濟貢獻顯著,占到區域旅游花費的20.5%,2002年到2003年年均達63億[3]。到2007年,文化旅游者總數達到2400萬。其中國際文化旅游者達到270萬,占到澳大利亞國際旅游者人數的51%[10]。國內文化旅游者為1090萬,占國內游客數的15%,一日游文化旅游者為1040萬,占一日游游客數的7%[11]。2008年的數字比2007年略有下降(因游客總數下降),文化旅游者總數為2090萬,其中國際文化旅游者約270萬,超過國際游客的半數(占52%)[12];國內文化旅游者970萬,占國內游客數的14%;一日游文化旅游者850萬,占一日游游客數的6%[13]。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10年間,澳大利亞文化旅游的規模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穩步增長,文化旅游者在國際旅游中穩定在半數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與所有旅游者的人均消費相比較,文化旅游者的消費水平更高,對GVA的貢獻更大;文化旅游者年均花費的增長率超過所有旅游者年均花費的增長率,而國際文化旅游者的消費水平更是遠高于國內文化旅游者。文化旅游在區域旅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區域旅游營銷和規劃中備受關注的焦點。

(二文化旅游的供給

澳大利亞的文化資產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兩方面[8],它不僅體現了文化旅游的接待能力,也是拉動文化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1.博物館、美術館。博物館作為收集、保藏和展覽有突出文化價值的藏品的場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旅游吸引物。根據ABS(澳大利亞統計局)的調查,2007年至2008年度約有3070萬人次參觀了博物館。截至2008年6月,澳大利亞共有1184座博物館在運營中,其中14%是美術館,其余86%則包括了社會歷史博物館、歷史建筑或遺址博物館以及自然、科學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中共有5250萬件藏品和藝術品。博物館雇用的員工有7856人,另有23426名志愿者為博物館工作。由于博物館大多是免費開放的,其2/3的收入來自于政府。2007年至2008年聯邦政府和州/領地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博物館的資金合計達9.18億澳元[14]。2.演出和節慶。觀看演出和參加節慶活動是澳大利亞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國際、國內文化旅游者還是一日游文化旅游者參與這兩項活動的比例都僅次于參觀博物館和歷史地點。ABS提供了澳大利亞演出單位和節慶活動的歷史統計數據。1997年全澳有881個商業演出單位,1996年至1997年度有1210萬人次付費觀看了這些單位的65408場演出。到2003年6月底,音樂演出單位和劇院有865個,雇用員工7842人。這些單位在2002-2003年度舉行了53241場收費演出,吸引了1420萬人付費觀看,總收入達6221萬澳元,其中53%來自售票。2002-2003年度共舉辦了176個持續2天以上的表演藝術節,29707場演出吸引了750萬人參加,總收入8850萬澳元,其中31%來自售票。這些藝術節的工作人員共17000人,其中15728人是志愿者[15]。3.歷史遺跡、遺產和土著遺跡。截至1997年6月30日,澳大利亞國家地產中登錄的歷史地點有9124處,包括房屋、公園花園樹木、墓地和沉船遺跡,其中房屋占到30%,主要分布在新南威爾士、塔斯馬尼亞和維多利亞。土著地點有888處,它們大多都包含了多個土著遺址,主要分布在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和南澳,其中有207處(23.3%)是藝術遺跡[8],另外還有各個州登錄的歷史地點。目前,澳大利亞建立了較完備的遺產名錄制度。價值最突出的遺產由聯邦政府環境、水、遺產和藝術部編入國家遺產名錄,各個州和領地則將對本地居民意義最重要的遺產地登入州/領地的名錄。此外還有專門針對土著遺產、可移動文化遺產以及在澳大利亞歷史上有突出地位的海外地點的名錄。截至2009年6月,國家遺產名錄有82個項目,其中包含47個歷史地點和9個土著地點[16]。2005年至2006年度,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各州/領地政府總計為各類遺產(含博物館等)提供了26億澳元的資金支持,另外地方政府為遺產和藝術提供了共97320萬澳元的基金。

(三)文化旅游研究和促進項目

1.文化旅游研究項目。文化旅游現象受到澳大利亞政府和公私機構的密切關注,由政府和公私基金項目資助,圍繞文化旅游的操作性定義、內容、文化旅游者的界定、文化旅游的動機、文化旅游的規模以及經濟影響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其中1998年的《澳大利亞的文化旅游———特征與動機》、2003年的《澳大利亞文化旅游的經濟影響》和2005年的《澳大利亞各地區的文化旅游》等都是內容翔實厚重的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報告通過第一手的調研資料和從旅游衛星賬戶得到的可靠數據,對文化旅游的規模、內容、熱點城市與地區、客源地、入境旅游者對澳大利亞文化吸引物的態度與動機等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為文化旅游的政策制定、規劃、管理、營銷提供了扎實的科學依據。2.文化旅游促進項目。為了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澳大利亞政府出資以旅游項目的形式幫助公私旅游機構更好地經營和進行科學研究。如“澳大利亞旅游發展”項目(AustralianTourismDevel-opmentProgram),從2007年起4年中提供3490萬澳元資助澳大利亞鄉村和區域旅游項目;“澳大利亞旅游”項目(TourismAustralia)從2008年至2009年度起在原TourismAustralia基金基礎上每年追加4640萬澳元,其中410萬用于研究和統計;“環境與遺產”項目(EnvironmentandHeritage)2007年至2008年為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提供150萬澳元,用于公園的咨詢、管理和設計;“氣候保護”項目(Climatechange)計劃在5年中投資1260萬澳元用于建立和管理澳大利亞氣候變化應對中心(AustralianCentreforClimateChangeAdaptation)以及用作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聯合項目基金。土著文化是澳大利亞應對競爭激烈的國際旅游市場的一張王牌。政府認識到讓土著更多地參與旅游業可以促進土著的經濟發展、文化保護,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為此,政府將土著參與旅游業納入到國家長期旅游發展戰略中,并推出了“土著旅游商務解決方案”項目(TheBusinessReadyProgramforIndigenousTourism,BRPIT)。該項目計劃在4年中投入380萬澳元為土著旅游企業提供指導,使之具備旅游業經營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獨立生存,其2008年的預算還額外增加了180萬澳元用于土著旅游的國際營銷[17]。雖然上述項目并非都專門針對文化旅游,但對于文化旅游經營環境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此外澳大利亞還有其他一系列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進行商業經營、應用新技術、促進新產品商業轉化的資助項目,經營文化旅游的企業主和經理人也可以從中獲益。

澳大利亞文化旅游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一)進行務實的文化旅游研究

20世紀90年代,當大眾旅游市場開始細分時,人們才對文化旅游的實質加以確認:它是一種特色鮮明的、擁有大眾市場的活動[5]。在澳大利亞,政府和專業委員會主導的一系列關于文化旅游的研究項目,以翔實的數據雄辯地說明文化旅游的經濟貢獻,使旅游業各界迅速、清醒地認識到文化旅游對于澳大利亞旅游業,特別是入境旅游(相當于出口貿易)的重要意義。不僅如此,這些項目成果還厘清了本國文化旅游的基本內容,深入揭示了國內外游客參與文化旅游活動的動機,為旅游業界指引了方向。反觀我國,理論研究務虛多,務實少,對實踐幫助不大,文化旅游更多的還是停留在概念上。

(二)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

文化旅游需求盡管受到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但同時也是一種“資源引致型”的需求[18],當文化體驗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的時候,游客去尋求文化體驗的意愿會更強。澳大利亞國家歷史不長,地廣人稀,客觀地說,其歷史文化資源并不豐富,從供給角度看,這是發展文化旅游的天然缺陷。一方面,旅游業者通過對歷史文化資源巨細無遺的發掘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來強化文化旅游供給。文化旅游吸引物不僅包括文物古跡、民風民俗,還包括各種藝術表演、節慶活動、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甚至劇場、影院、圖書館等文化設施都有吸引游客的功能。澳大利亞文化旅游的發展告訴人們發達的文化產業是文化旅游的強大后盾,各級政府的巨資投入使文化產業成為澳大利亞文化旅游強有力的支柱。實際上旅游業與文化產業“血脈相連”,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有助于促進文化旅游。

(三)政府扶持與指導文化旅游開展

政府主導發展旅游業是我國已經確立的戰略方針,但“主導”不僅是一種導向,甚至也不僅是在用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現實中許多文化旅游項目的投資者、經營者不懂文化旅游的特質,缺乏管理技巧,盲目投資,經營不善,造成人財物的浪費乃至文化遺產的破壞。而相當一部分文化資產的擁有者(如少數民族社區居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也因為缺乏資金、欠缺管理能力等原因,在文化旅游開發中被邊緣化,權益受到損害,其所保有的傳統民俗、民間藝術淪為廉價商品,失去活力。澳大利亞政府通過項目幫助企業主、土著居民掌握經營技能的做法值得借鑒。(本文作者:賈鴻雁 單位:東南大學人文學院)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 高铁上要了很多次|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浪货夹得好紧太爽了bl| 国产jizzjizz免费看jizz|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色五五月五月开| 在线观看国产小屁孩cao大人| 久久久xxxx|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16部种子| 99热精品久久|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欧美黑人肉体狂欢大派对 |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大片免费完整在线看|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很黄很污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