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保險發展前景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網絡保險相關基本概念,并與傳統保險對比指出網絡保險的特點,并分析我國網絡保險發展現狀,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預測。以往的傳統保險采用的是營業點銷售、電話銷售的模式,而網絡保險是以網絡為營銷渠道,以網絡為交易平臺的保險的一種新型模式。本文從我國發展網絡保險的獨特優勢、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著手,結合我國的國情,提出了進一步發展我國網絡保險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保險;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0引言
網絡保險是指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機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交易平臺,實現保險全過程的網絡化,全過程包括投保、核保、理賠、給付或賠償等過程。投保過程包括網絡了解保險產品;選擇適合險種,根據提示輸入基本信息,選擇相應投保建議書,或者通過經紀人(網絡)進行保險咨詢;填寫電子保單(是指傳統紙質合同用電子數據文件來代替,投保人通過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機構提供的個人網絡服務平臺來查閱并核實保單內容);通過網銀轉賬系統或信用卡、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方式支付保險費;保險公司經核保后同意承保,并向客戶確認簽訂合同;對整個合同的簽訂、劃交保費過程查詢、保單變更、理賠報案、理賠情況查詢、驗真、續保等業務,投保后客戶可以通過網上售后服務系統實現。
1網絡保險具有如下特點
①替代了保險銷售人員在業務流程上的作用。從業務流程角度來說,傳統渠道的業務流程為:銷售人員向投保人進行宣傳介紹→投保人產生投保意向→聯系銷售人員→銷售人員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投保結束。與傳統保險不同,網絡保險是投保人直接通過網絡保險系統進行所有業務,不用經手銷售人員就能完成投保。傳統營銷采用“人海戰術”,找顧客上門,絕大多數人群由于對陌生人的戒備心理,會對這種登門銷售比較排斥,這會導致保險公司失去部分潛在的客戶。保險公司通過網絡營銷手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節省管理費用、辦公場地費用。如上述由于網絡保險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保險公司運營成本的下降將會促使保險產品價格有所降低,客戶可以獲得比其他銷售渠道低15%左右的價格,這種保費的降低,肯定會刺激客戶對保險類產品的各種需求,使得消費者的風險可以更好的得到轉移,得到應有的保障。②可以更好的將潛在的保險需求轉換為真實的保險消費。據2012年6月底的政府相關統計報告[1]調查表明,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1億,網民使用率提升至39.0%,較2011年底用戶增長8.2%。信息化時代,保險行業可以充分使用互聯網平臺,更深層次研究網絡群體中的潛在消費群體的投保傾向和保險需求,設計出符合網絡消費群體的保險相關產品,將網絡平臺中的潛在保險需求,轉換為真實的保險消費。③符合當前消費者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費心理。現代社會節奏明顯加快,大部分消費者在消費時追求方便和快捷,網絡保險超越空間、超越時間限制的服務符合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消費者可以不去保險公司營業柜臺,可以24小時隨時隨地方便地上網,登陸保險公司的網絡保險銷售平臺,只用幾分鐘就可以用網絡平臺完成保險產品交易。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網絡保險產品的條款項目應該力求更加的通俗化,讓普通人群能夠輕易理解,以節省消費者的理解時間。
2中國網絡保險的發展現狀分析
根據2010年全國保險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保險公司摸底調查顯示,在59家保險公司之中,27家已建立網絡保險平臺,占保險公司的46%;13家正在籌建,占22%;19家還沒有建立,占32%。參加摸底調查的各公司,在網絡保險平臺建設上的投入同比增長83%,為5961萬元。這些數據表明網絡保險時代的來臨,網絡保險既是信息經濟時代全球化、網絡化的產物,也是保險業發展內在要求。以往的網絡銷售產品包括家財險、車險、企財險、貨運險、責任險、健康險、壽險、意外傷害險等,其中最高的是意外傷害險標準化產品占約為30%。還有的保險公司與一些互聯網巨頭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與以往不同的保險產品。
2.1我國發展網絡保險的優勢
①我國龐大的網絡客戶群體是發展網絡保險的堅實后盾。我國的網絡正在迅速的發展,網上支付規模也在以迅猛之勢不斷地增長,龐大的互聯網市場為我國網絡保險的增長提供了堅實后盾,這預示著網絡保險商機無限。網民的高速增長、網上購物的強烈需求,為我國網絡保險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推動網絡保險的快速發展。②網絡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林罕•馬斯洛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指出,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標明,對于有自行網上購物能力的人更趨向于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自己選擇,不會盲目聽從保險產品推銷人員的一番話,保險推銷人員甚至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所以會逐漸更加趨向于網絡保險。
2.2網絡保險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①網絡保險中存在的風險。網絡保險的交易是通過網絡實現,所以發展網絡保險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與互聯網安全問題的風險同在。雖然考慮安全問題,網絡保險系統設計過程中考慮多層次安全系統,但隨著包括Hacker技術在內的其他入侵技術的提高,客戶信息的保密性與保險產品交易中的安全性同樣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對購買保險的消費者而言,產品是否滿足自己的風險保障需求,能否如預期那樣快捷理賠,保險產品的簡便和客觀因素都不能在產品購買之時得到確認,此為產品風險。此外,還有網絡支付的安全性問題、網絡交易的有效性問題這也是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們擔心的,是屬于交易風險。產品風險和交易風險的疊加,使得網絡保險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大,由于上述兩種風險,厭惡風險的消費者拒絕在網上進行交易。②部分消費者對電子合同缺乏信任。進入網絡信息化時代之前的傳統保險,一直以保險人為核心推銷產品,傳統保險體系的營銷機制在推動保險業的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消費者習慣了這種面對面交流、面對面簽訂合同的模式。他們面對著電腦屏幕利用網絡這個虛擬的東西,只能看而不能摸的,簽訂合同會使他們心理有所顧忌,缺乏安全感,無法產生信任,懷疑電子保單的合法性。③部分消費者保險知識匱乏。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人對保險的意識逐步增強,但是公眾的保險意識整體水平還是不高。部分消費者保險知識匱乏,容易上當受騙。
2.3解決網絡保險問題的對策
①建立有效風險評估體系,降低網絡保險風險。主要包括:制定并實施網絡系統安全規范;預測與防范系統安全隱患;建立與完善系統安全機制;測定與檢查系統安全程度;稽查與監督系統安全。要適應實際千變萬化的情況,需要建立動態的網絡安全保障系統,并升級安全保障系統,從而防范網絡中存在的安全風險。網絡保險立法應包括:電子數據認證、網上交易與支付、電子合同、在線爭議解決、網上知識產權、電子商務認證等,針對網絡保險的特點,還需要電子保險合同管理辦法、反不正當競爭辦法等管理辦法,這就需要保監會、保險行業協會等相應機構制定有關網絡保險的管理辦法。②培養消費者對電子合同的認識。根據《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傳真、電傳、電報、用于數據交換的EDMS、電子郵件)等,有形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電子簽名法》之中(第三條)規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公安部門及司法部門要加大對于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抬高涉及違反法律法規的企業及個人的違法成本。規范網絡保險市場相關制度:對網絡保險交易平臺、網絡保險專業機構、網絡保險個人實行許可制度;開展保險務必須經過保監會或授權機構的許可的市場準入制度;對保險公司實行登記備案制度;所有經營網絡保險的組織或個人務必要備案,名單讓社會廣大群眾在因特網上免費查詢,實現政府管理、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模式。③提高消費者對網絡保險的認識對于消費者應加強對保險知識的宣傳,加強對網絡保險知識的宣傳。消費者可以通過保監會的網站查看銷售網絡保險產品的單位名稱等信息、確認中介機構資質;撥打保單中的客服電話,確認保單真假,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消費者還應懂得在不小心購買到網絡假保單時,應該及時向保險監管部門、當地公安部門進行報案,不能因為保費便宜或嫌麻煩而忍氣吞聲。
3我國網絡保險發展前景預測
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提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網絡保險會被越來越多的國民所認識,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保險的網絡營銷渠道逐漸成為人們購買保險的首選渠道。據北京華凱智博的中國保險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城市居民對保險產品銷售渠道的偏好上,從一年前的3%把“電話/網絡”購買作為首選,如今已升至8%,是上升幅度最大的銷售渠道。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20年網絡營銷渠道市場份額占比將達中國保險業的20%,未來10年,中國至少有千億元的市場規模等待挖掘。真正意義上的網絡保險是指保險公司通過網絡推出的保險產品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消費者可以不用再擔心交易過程中或交易之后會出現任何風險會出現風險的,已經完善的網絡保險。①應該認識到在短期之內網路保險會與傳統保險共存這一點,將網絡保險與營業點銷售、電話銷售有機結合起來,使得它們揚長避短,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為企業帶來最大的利益。應引導從事保險業務的單位優化渠道結構,合理配置資源,鞏固渠道,提升中介品質,探索和規范電話銷售、網絡銷售等新型渠道,逐步形成不同渠道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格局。②保險商應將企業的最終目標放在實現完善的網絡保險上。網絡商務平臺作為保險產品消費者與保險單位交互的有效渠道,保險商提供透明、即時化信息,包括:保險機構、保險仲裁商、保險產品和服務的信息;針對投保人提供賬戶(保單)管理功能;不同保險公司在相同條件下同種保險產品的報價對比等。在技術安全方面,采取各種一流的安全措施保障系統和資料的安全以開展在線保險。采用CA認證技術有效解決互聯網交易存在的非法篡改、非法訪問、抵賴、拒絕服務等安全問題。③盡快創建維護電子商務發展安全運行的法律保障機制,特別是保險監管部門,應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網上保險業務進行規范管理,營造出一個有序的良好的競爭環境,盡快使中國網絡保險走向理性化和有序化。
4對我國發展網絡保險的建議
大部分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參加商業保險,商業投保主要業務為學生團體平安險、重大疾病險及醫療保險。保險公司作為盈利機構,它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并非保障,因此存在繳費高,保障低,收費容易,賠付難的現象。網絡保險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爭取到這批學生資源。由于網絡保險的便捷性,大學生也會更趨向于這種保險。保險公司在發揮其優勢的同時,應該致力于制定出更符合大學生自身特點的保險制度。如果網絡保險能夠充分利用學生資源,這無疑是一種雙贏模式,學生可以方便快捷的享受到保險的服務,保險公司則能夠保障更多的顧客,獲取更多的利益。與互聯網界的強手合作。上面提及的陽光保險公司與淘寶網合作推出的航空延誤險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既是陽光保險針對電子商務人群量身設計的成果,淘寶網的強大的顧客群的功勞更是功不可沒。淘寶網的電子商務平臺,旗下大量客戶不但可以成為陽光保險公司保險產品的購買者,其信用水平和交易記錄亦可成為陽光保險新險種的載體,淘寶網廣泛的個人用戶基礎、媒體資源和營銷渠道,為未來陽光保險的發展和互聯網金融的推廣鋪平了道路。其他保險公司在發展網絡保險時,也充分可以吸取上述陽光保險的經驗及手段,尋求與互聯網界強手的合作,共同贏利,各取所需。互聯網界強手擁有廣泛的個人用戶基礎、媒體資源和營銷渠道,而這正是保險公司實施網絡保險最需要的資源,保險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確保更多的顧客,推出最適合消費者的保險產品,促進保險公司飛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調查中心(CNNIC)調查報告.
[2]方華芬.淺談網絡保險在中國的發展[J].2008(2):251-252.
作者:金澤明1 崔基哲2 單位:1.延吉市社會醫療保險管理局 2.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