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網絡時代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安全教育形勢日趨嚴峻。本文以新網絡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創新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高校安全教育實際系統梳理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針對性提出從推進深度融合、打造專業隊伍、實現全面覆蓋、提升網絡素養、豐富內容模式、凈化空間環境等六個方面構建能適應時展需求的安全教育新模式。
【關鍵詞】新網絡;大學生;安全;教育;創新
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時節如流,5年后的今天,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通信等技術更加成熟,滲透到大學生活的每個“毛孔”。QQ、微信、微博、釘釘、易信、領英、抖音等APP新媒體社交軟件正沖擊和重新定義各種新機制、新行業、新服務、新產品,人與人的溝通方式,教育模式,百姓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這樣的新網絡時代,大學生的安全教育無可避免的面臨重組甚至重生,如何有效應對和利用互聯網開展安全教育,滿足時展需求,是廣大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亟待直面的課題,是機遇更是挑戰。
一、研究、創新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的意義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新網絡時代,年輕的大學生已成為網絡用戶的主體,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基本形成和完善期,易受外界影響。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研究、創新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具有重大意義。
(一)理論意義第一,有利于拓寬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視角,提出切實、有效的教育對策。第二,有利于豐富當代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成果。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校園安全的基礎性工作,是高校大學生平安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在網絡大背景下,安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鞏固和豐富理論研究成果。第三,有利于豐富和完善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理論體系。新網絡時代大學生安全教育作為高校安全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學生安全教育拓寬、豐富和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
(二)實踐意義第一,有助于完善高校安全教育制度體系建設。通過分析和研究,可以進一步豐富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體系建設。第二,有助于創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加強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模式,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平安和諧校園環境,對高校發展乃至社會和諧發展意義非凡。第三,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95、00后的他們個性、張揚、自我,單純易沖動、易受騙上當,易誤入歧途,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加強對他們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防范意識,有助于樹立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進一步創建和鞏固和諧穩定校園環境。
二、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與存在的不足
(一)安全教育模式與新網絡時代要求存在差距1.“互聯網+”不等同于“+互聯網”,線上線下銜接與融合度不夠。大家都在利用網絡手段做安全教育,線上都在用、在推,但線下仍采用傳統方法與手段,新型安全教育實踐活動欠缺。2.教育方式與手段單一,創新不足。往往讓學生“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甚至產生逆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方式局限,效果不顯,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3.教育多為分散進行,未形成一個系統。如始業教育中植入安全內容不系統,不完善,很多流于形式。
(二)大學生自身存在一定問題(不穩定風險)1.00后,個性、張揚、自我,漠視學習,熱衷網絡出名;有的玩物喪志,沉迷網游。2.自身防范意識薄弱,易受惑、上當,如電信網絡詐騙、校園貸、傳銷等;心理問題較多,抗壓、抗挫折能力差。3.網絡充斥著各種信息和資源,良莠不齊,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未完全成型,易受不良影響。
(三)新網絡大環境的負面影響1.有關部門網絡監管不嚴。2.網絡環境過于復雜,高校無法控制新媒體,也無法及時、有效掌控大學生使用網絡動向,安全教育難度大。
三、新網絡時代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創新之對策
(一)抓住新網絡特性,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衫煤蛣撛鞐l件開發線上管理平臺;預設、完善應用軟件;開展第二、第三課堂,加強多方(轄區、校區、社區、兄弟院校、行業)互動,豐富校園安全文化,讓學生真正的融入教育氛圍,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
(二)打造一支專業體系化安全教育隊伍。增加專業人員,加強現有輔導員、班主任、安全教育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向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1.專員化,專人專組落實,領導組頂層設計,管理組過程管理,活動組織組針對線上社會熱點、師生熱議話題及時開展針對性教育實踐活動,學生活動組負責學生層面活動開展;2.課程化,充分利用官微、公眾號開拓服務版塊,如微知識、微心愿,微上報,微咨詢,系列主題的微視頻;3.競賽化,定期/不定期開展線上不同安全主題知識競賽,逐步納入年終平安考核體系;4.監督化,對各組的工作開展、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同時起到上傳下達、協調溝通的紐帶作用。
(三)努力實現安全教育全覆蓋、重點化、前置化,重要時段、節點教育特化、細化。如在開學第一課,春季,學期初學期末離、返校,實習,畢業季等時段的針對性教育,新生報到前的安全教育前置等。
(四)多方探索、全面實踐、有效提升大學生自身安全素養尤其是網絡使用素養,強化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由被動變主動,不盲目求新求異,不參與以訛傳訛,增強信息甄別能力,做新時代的媒體智者。
(五)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與時俱進優化創新教育內容和模式,內容要更豐富更全面,模式要更多樣更新穎,效果務必更理想更接地氣,力求學生在一種真實、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受到教育。
(六)加強網監等有關部門監管,凈化網絡空間環境,探索、建立大學生使用網絡動態監管體制,形成、發揮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個人強大合力,實現安全教育可控、及時、有效。
四、結語
國安才能國治,治國必先治安。2014年4月15日指出: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高校的安全穩定是國家安全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對高等教育發展、國家教育發展乃至全國發展、民族進步都具有重要影響。創新安全教育模式,與時俱進滿足新時代高校安全發展新需求,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劉佳欣.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J].文教資料,2019(3):167-168.
[2]胡家?。枷胝谓逃曢撓碌拇髮W生安全素養教育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9(1):99-102.
[3]向運瓊.新時期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策略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Z1):18-19.
[4]王翠娥.如何有效提升大學生安全教育實效[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75-78.
[5]劉亞輝.平安高校建設中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新思路[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8(6):117-120.
[6]武春杰.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引導工作[J].新媒在線,2018(2):228-229.
[7]張桂霞.虛擬現實技術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1):166-167.
[8]翟應峰.多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5):270+272.
[9]華雪君.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安全教育新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9):168-169.
作者:吳君斌 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