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智慧物流物流管理專業轉型升級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幾年,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促進智慧物流飛速發展,致使物流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運用傳統模式培養出的物流人才已不能滿足用人市場的需求,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傳統物流管理專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以及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傳統物流管理專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希望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改革與建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智慧物流;物流管理專業;轉型升級
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最近幾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相應的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懂物流業務,同時又要懂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相關知識,又能夠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輔助決策。由此可見,傳統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智慧物流發展的大背景下,必須進行轉型升級,以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物流人才。
一、傳統物流管理專業轉型的必要性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由此可見,以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支撐的智慧物流必將帶來我國物流行業新的變革。據權威機構統計,2018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領域對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未來的物流從業人員必須是既懂物流業務,又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相關知識,熟悉現代物流信息化運作規律,能夠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輔助決策,提高物流效率的高素質復合型物流人才。而大部分高職院校傳統的物流管理專業以培養滿足基礎運營崗位的需求作為目標,已不能滿足市場對物流人才高素質復合型的需求,因此,傳統物流管理專業唯有轉型升級,才能進一步發展。
二、傳統物流管理專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
專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這一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①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問題。目前各大院校針對智慧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都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明確的指導規范;②專業教師知識和技能提升的問題。專業升級關鍵一環就是教師能不能先進行自我升級,能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更新,以滿足人才培養需要;③課程體系的構建及課程建設的問題。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龍頭,專業轉型,意味著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重新進行課程的建設,之后會遇到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資源的建設、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模式的改革等問題;④校內實習實訓場所、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問題。為滿足專業升級后的需求,校內外的實習實訓場建設中會遇到在現有基礎上如何進行升級改造的問題、資金的問題、企業合作的問題等。
三、傳統物流管理專業轉型升級對策分析
(一)教學團隊“轉型升級”教學團隊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靈魂,專業轉型的前提是教學團隊要更新理念、更新知識和技能,保證教師不僅掌握了轉型后的專業所需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具備其所需要的實踐操作能力。如何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可組織團隊教師分批次參加相關的培訓,包括教育教學理念、智慧物流相關、課程建設相關的培訓,另外組織教師在假期或無課期間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實踐鍛煉,通過參與企業的運營,熟悉智慧物流的各項業務流程,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積極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在科學研究的過程當中深入學習,及時發現在專業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最后,可以聘請企業專家來校指導或任教,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設計等,通過與企業專家的合作、交流,開闊思路??傊诂F有團隊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培訓、企業實踐、科研、聘請企業專家等形式,組建一支新型的符合智慧物流專業需求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
(二)人才培養目標“轉型升級”人才培養目標的轉型升級不能一蹴而就,要結合當地的物流需求狀況,現有的條件以及高職學生目前的狀況,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要避免人才培養目標脫離實際,又要保證人才培養滿足區域的需求。這就需要專業教師走進企業開展實地調研,與企業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充分了解目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并預判未來企業的發展及需求狀況,同時要結合同類院校的調研、往屆畢業生調研、網絡調研等其它調研手段,根據調研情況,專業人員要進行充分的研討,確定初步方案之后,要聘請企業專家進行論證,充分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根據論證結果進行審核修訂。總之,人才培養目標“轉型升級”過程中,要探究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的現狀,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充分結合相關產業政策、行業企業需求及自身資源狀況,進行自身定位,分階段、有步驟地制定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走特色發展之路。
(三)課程體系“轉型升級”依據人才培養目標,挖掘每個崗位對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充分考慮不同崗位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不同需求,將職業能力進行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職業能力設置不同的課程,在傳統專業課課程的基礎上融合智慧物流的能力需求。課程目標的設定應符合崗位需求,以智慧物流相關的真實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或任務的形式設計課程,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包括提升學生對智慧物流的認知、現場管理和作業能力,將智慧物流的思想和理念滲透到課程設置中,通過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技能大賽、職業資格認知、企業頂崗實習等綜合體系的設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之上,嘗試進行相關課程教材的開發,由于智慧物流最近幾年剛剛興起,專業教材匱乏,可以聘請企業專家一起編寫符合需求的校本教材,作為課程體系構建的有效補充。
(四)專業課程建設“轉型升級”傳統物流管理專業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了大量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但這些課程已經不能滿足智慧物流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在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礎上,結合原有課程建設基礎,進行智慧物流專業課程建設的“轉型升級”,通過建立創新型課程建設團隊,學習課程建設的新技術、新方法,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序化,基于工作過程,依托工作任務進行課程內容的開發,構建基于物流崗位能力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在課程平臺微課視頻和以知識點為基礎的文字材料、章節測試、討論專區等內容,滿足學生24小時在線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另外,課程中要設置切實可行的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五)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轉型升級”依托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教學,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實現教學過程全員參與、實時互動、即時測評、資源共享等功能。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教學做一體化等模式,通過小組化教學、任務驅動、項目驅動、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六)實踐教學條件“轉型升級”實踐教學體條件包括校內實訓場所和校外實習實踐場所。校內實訓場所“轉型升級”過程中,要在原有物流實訓室、倉儲實訓室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滿足智慧物流課程教學及專業實習實訓的需求。校外實習實訓場所的“轉型升級”,要考慮與企業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可以發揮區域內臨近資源的優勢,通過產教融合的方式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共育智慧物流人才,從而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實用性人才。同時,可以將企業參觀與考察的環節納入實踐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企業實踐。還可以聘請企業專家參與校內授課、校內講座、經驗交流等活動,加深學生對職場的認知,同時也讓企業人士進一步了解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專業教學中來。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物流管理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通過轉型升級,培養一支新型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優化人才培養目標,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不斷進行課程建設,改革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才能在變革中保持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漫彬.校企共育智慧物流人才,服務當地經濟發展——以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9(04):115+119.
[2]朱仕兄,尤寶慶.新時代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創新發展的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4(05):53-56.
[3]陳慧慧.浙江省高職智慧物流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6):159.
[4]王瑞君.智慧物流視域下我國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思路與探討[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06):27-29.
作者:李輝 單位:河北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