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技術的鍋爐檢測及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我國鍋爐檢測與質量控制漸漸引入了網絡技術。不過從現狀來看,仍有許多問題和不足尚待解決。本文對當前我國鍋爐對網絡技術的應用現狀展開分
析,結合筆者的經驗提出一些相關性建議。
0前言
鍋爐能夠為人們的供電、供暖提供便利,其對人類的生活與生產都有很大的作用和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鍋爐的管理工作,以便最大化鍋爐應用效益。近些年的發展,使得鍋
爐質量檢測與質量控制成功引入了網絡技術。網絡技術的出現為鍋爐檢測與質量控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其有效性將直接決定我國能源使用效率,因此從某些角度來說網絡檢測與
網絡控制是應付我國能源危機的一種有效方式。
1我國鍋爐網絡檢測與控制情況
當前我國網絡技術在鍋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為鍋爐運行監控方面,即利用儀表等部件和變送器部件的安裝,實現鍋爐運行狀態的實時了解。不過這些設備的運行原狀,都需要依靠
電纜或是穿越許多管道,所以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是十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該技術比較落后,所以我國鍋爐檢測并不具備精準性、有效性[1]。無法實現鍋爐爐膛燃燒率
的有效控制。對此我們必須積極引入網絡技術,用于提高鍋爐檢測與控制水平,這是改進鍋爐運行狀態與效率的重要前提。
2儀表儀器技術現狀與發展
傳統檢測儀表只能顯示與監控鍋爐基本工藝參數,無法做到數據實時傳輸、遠程傳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鍋爐控制與檢測能力。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如今的儀器儀表已經
能夠支持以太網的建設,在鍋爐檢測與控制的過程中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與遠程傳輸,甚至是可以長期儲存鍋爐運行數據。在便利工作人員的同時,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詳細的了解
鍋爐運行程序[2]。龐大的數據資源為工作人員數據分析、改進鍋爐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參照。鍋爐檢測儀表存儲依靠的是優盤以及CF卡,CF卡存儲空間足夠滿足存儲要求。當然伴
隨著人們對鍋爐控制要求不斷攀升與提高的問題,如今已經有越來越智能化、數字化的儀表儀器出現。這些設備能夠有效處理數復雜數據,在出現誤差時自動校準,節省投入成本
。
3互聯網技術與儀表的結合
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自動儀表與互聯網連接的思路,但之前這一目標卻很難實現。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想要建立通信協議,對于存儲器以及運算速度有這比較高的要求??墒墙^大多
數的儀表儀器只有16位的MCU,而為了支持TCP/IP必然會消耗大量系統資源[3]。除非能夠應用32位硬件平臺與處理器。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這一要求漸漸得以實現。嵌入式
為網絡化提供了解決方案,當前具有代表性的技術為嵌入式互聯網技術EMIT。該技術所用的為高性能嵌入處理器,網絡協議位于該網關,通過射頻、紅外、CAN、RS-485以及
RS-232等形式和多種嵌入設備聯系到一起。所有設備會將自己得到的工作參數返回網關。網關具有命令發送、變量修改、某種控制的能力。儀表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性應用
,可以將原本功能有限的儀表整合成具有獨立操作、獨立計算能力的小型計算機,賦予儀表遠程控制的能力,大幅提高儀表性能,便于工作人員分析與監測鍋爐數據。
4無線網鍋爐檢測與控制
無線網通過無線多址信道方式,實現計算機通信。也就是說無線網絡是無線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結合體,該技術在鍋爐檢測與控制中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鍋爐檢測與控制
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強網絡暢通性、靈活性。無線網絡不依賴傳統光纜或電纜。因為這些設施的安裝會消耗大量人力與物力,增加物質成本。此外電纜、光纜的安裝還需
要增加節點,在網絡空間中面臨受限、受控制問題,十分不便。國內當前鍋爐檢測儀表利用的變送器就是兩線制,這種形式的儀表很容易受到外界帶來的干擾影響,此外該類型的
儀表還無法實現一次表至二次表數據的控制與傳輸。只能先將變送器轉化成無源形式,才能夠防止外界因素對于本身的干擾,是提高儀器穩定性的唯一方式。而無線網卻不需要承
擔這些問題和風險,無線網本身的技術與能力決定了無線網有著很強的抗干擾能力,且可以直接做到一次表至二次表的有效控制與傳輸。我們必須要積極利用無線網技術,這樣不
僅可以有效掌握過路的運行情況與實際數據,同時還能夠利用手機登方式實時查詢鍋爐運行狀態和信息。相較于有線技術來說,無線技術成本更低。且遠程可控能力和鍋爐檢測精
確度都要超出有線網絡。我們必須不斷創新無線技術,擴大其在鍋爐檢測與控制的運用,在提高檢測能力的同時,降低檢測壓力。
5結語
在科技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我們必須要重視該技術的應用和研究。網絡技術在鍋爐檢測與控制中的應用可以有效保障鍋爐運作效率,減少能源支出的同時創造更多的動力。
此外網絡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減少鍋爐檢測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控制成本。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甚至是營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新民.智能控制技術在火電廠應用研究現狀與展望[J].熱力發電,2018,47(07):1-9.
[2]榮盤祥,張亮,孫國兵等.熱電廠鍋爐燃燒系統建模及優化研究[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8,39(02):110-117.
[3]張宏.網絡技術應用于鍋爐檢測及控制的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6,(01):157
作者:徐剛 單位:四平市特種設備檢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