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網絡型技術人才的需求標準也在發生著變化,并對網絡技術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要進行全面的改革,從而適應市場需求。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是以社會中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作為培養的依據,同時強調實用性,突出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得學生能夠順利的就業。本文結合目前高職類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學情況,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研究。
一傳統高職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過于注重理論,而缺乏實踐
傳統的高職類教學一般都偏重于理論的研究,忽視實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講解理論基礎,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踐則是一筆帶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在學完這門學科時還是不知道如何去應用。特別是對于一些實踐項目內容涉及到了網絡設備、網絡環境等,如果按照教程來完成相應的實踐操作很難實現,因此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來操作,從而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陳舊的知識缺乏時代感
隨著近幾年來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其相關的知識也日新月異,但對于高職類的教學內容卻還是相對陳舊,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的反映新的知識與新的技術。甚至還有的學校還在沿用著十幾年前被淘汰的互聯網技術與理論,從而導致了學校所培養出的人才知識儲備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而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滿足于企業發展過程所不斷出現的新變化與新的要求。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體系缺乏整體性
傳統高職學校的教學過程都是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來進行按部就班的教學,對于整個知識點前后的銜接與聯系方面表現的比較疏散,從而使得知識點比較孤立,最終導致學生在學習時,也只能孤立的看待問題,缺少了對知識的整體性思維,從而影響到計算機網絡的教學效果,加之對相關項目內容的實踐,既影響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很難將學到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作為高職類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把職業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是很難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
(四)單一化技能化的老師無法滿足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的需求
盡管在教育改革制度的背景下,很多的高校都加強的對老師多方面能力培訓的力度,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師資水平依然很低,特別是對于具備多技能的“雙師型”的老師,由于大部分的老師都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因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無法很好的完成對學生的指導。因此,在具體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很容易出現教學內容與實踐相脫節,教學內容滯后于知識的更新等情況,嚴重的影響了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
(五)對口專業實訓基地比較緊缺
每一個高校都有著固定的教育經費,對于學校對口專業的實訓基地的建設,一方面學校領導的不重視,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學校經費的影響,因而使得高職類院校中,僅有的幾個對口專業實訓基地而無法滿足于眾多學生的實踐教學的需求,同時也無法加大對學生實踐教學力度的培養。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工作經驗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實踐教學,或者無法取得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對于目前很多的高職院校,所采用的實踐教學一般是組織學生實習,或者是在學校內進行仿真實訓,以及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的實踐活動,但盡管如此,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管理與培養也只是處于放羊或者是走過場的狀態,因此,目前高職學校中緊缺的對口專業實訓基地的教學情況,很難完成學生在校期間對職業實踐能力的學習與培養,從而導致了學生即使畢業之后,依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勝任用人單位的崗位工作。
二北部灣經濟區的高職生的供求狀況
(一)北部灣經濟區所需人才的要求
在北部灣經濟區的建立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的就業情況,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擴大,對人才的需求也急劇增加,特別是對于一些新型的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企業,盡管已經通過了各種政策加大了對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但仍然無法滿足于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并且人才需求的行業多集中于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與軟件行業等,目前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在北部灣經濟區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有關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尤為緊缺。
(二)北部灣經濟區的高職生就業效果
盡管北部灣經濟區的企業整體上發展都不錯,因此很多人企業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隨著企業的發展擴大而不斷增加,本應高職類院校學生的就業情況保持良好,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北部灣經濟區依然存在著企業找不到符合標準的人才,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等問題,經過相關信息的了解,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單位對于所需人才的要求在不斷的增加,而由之前的以學習成績為主慢慢的變成了對學生具體實踐能力的重視。而在實際的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對實踐的缺乏,導致了很多的畢業生知行脫節的情況。由此可見,作為高職院校,應當把實踐教學體系與相關企業人對人才的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培養出用得上、干得好的技能型人才,有效緩解北部灣經濟區企業找人難、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三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有效途徑
(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體系合為一體
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下,高職類院校的教學目標就是以就業為導向,因此,對于高職院校在進行相關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時,應當確保所構建的教學體系科學化、合理化以及適時化。首先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學生畢業的就業情況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構建過程中,要與社會與企業的需要相結合,并進行適時的調整,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其次就是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學校在進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時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加大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力度,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另外在進行人才培養時,要與當人才市場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信息與招聘標準為培養目標,進行適時的調整教學標準,并強調出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二)構建優秀的師資隊伍
面對緊缺的“雙師型”老師,不僅要做到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還要指導專業實踐。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老師,要進行內部的挖掘與培養,鼓勵老師要通過提升學歷、學識等來不斷的學習,從而改變傳統的單一化的講授型的課堂,并鼓勵老師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踐,使得他們的專業得到鍛煉。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引進專業的老師,特別是技能方面優異的,有著比較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與行業從業經驗,另外,還可以聘用兼職老師或者是客座教授、專家等,從而確保高職院校建立起一支具有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有效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三)實踐教學的考核方法,實行職業資格證與職業能力的鑒定
對實踐教學結果的檢驗,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其考核方法一是學校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以及職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形成,進行全面綜合的考評,建立起學歷資格與職業資格合二為一的職業資格證的制度;二是通過社會的檢驗,由企業進行來評價,并建立起嚴格的學生職業技能的鑒定制度,而且學生進入單位后可以很快的進入到工作狀態,有效的減少了學生在企業的適應期。
(四)加強實踐教材、實驗實訓環境建設,實行校內仿真實訓
實習實訓的環境建設是構建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物質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理念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就需要學校提供實訓設備保障,并進行合理的規劃與使用,從而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服務平臺。另外,實踐教材的建設也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校對人才培養的質量與辦學水平,因此,在實踐教材的選擇上要緊密的結合社會與企業用人的標準,從內容與教學方法上重點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此同時,注意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與更新,從而使得學生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實行校內仿真實訓,通過創設出來的職業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的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既有助于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又能夠有效的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
(五)開展頂崗實習,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校在開展的頂崗實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企業所提供的專業對口的崗位數不多,或者對于頂崗實習的學生老師無法進行一一跟蹤,并進行適時的指導。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先了解企業對相關專業所提供崗位的要求標準,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知識學習與技能培訓。同時,還可以邀請企業的一線從業主管或者是技術骨干到學校進行相關崗位知識的培訓講座,并選擇合適的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從而提高頂崗實習效果,促進北部灣經濟區人才緊缺的情況。實踐教學體系構成了高職院校中教學活動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質量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效果,以及對人才的培養效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前提下,結合目前社會發展的情況以及學校自身,合理構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畢業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 韋柬.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4(02).
[2] 李忠,李文剛.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標準解讀[J].江蘇教育.2016(Z4).
[3] 王東,遲恩宇,蘇東梅.高職設置四年制技術本科的研究與探索——以長職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J].今日中國論壇.2013(19).
作者:藍振師 陳忠偉 陳雪 朱家全 彭小英 單位: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