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途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教融合是高校立德樹人、創新育人的必然發展趨勢和方向。文章基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內在邏輯耦合關系,主要從師資隊伍、課堂教學、實訓平臺和實習基地這4個方面嘗試構建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模型,助推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科教融合;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途徑
0引言
物流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的地位備受社會重視。新時代、新常態下的物流業低端過剩、高端不足,迫切要求轉型升級,不斷創造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引領物流業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轉變,對物流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具有前瞻性,物流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科教融合是大學本質、辦學目的以及育人形式的內在邏輯要求,是大學回歸本真、修訂目標、創新育人方式的必然取向。科教融合從大學學術共同體出發,明確提出了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耦合關系。在新時期新常態下,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基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這種內在邏輯耦合關系,結合物流管理專業的跨界性與實踐性,從師資隊伍、課堂教學、實訓平臺和實習基地4個方面嘗試構建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模型,利于培養大量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素質的綜合應用型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有力助推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不斷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1文獻綜述
在科教融合新常態下,專家學者們已研究了科教融合與人才培養的關系,科教融合理念下的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策略和機制。關少化等[1]思考了洪堡的科教融合與人才培養的關系。房宏君等[2]分析了科教融合與應用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內在關系。徐明麗[3]提出了教、研、學相長的人才培養舉措。丁祎昕等[4]探究了協同創新視閾下的科教融合本科生人才培養機制。黃音等[5]構建了校企合作下的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鐘相強等[6]認為科教結合在于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成洪波[7]認為完善產學研用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發現和發掘各類應用型創新人才,可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王廷璞等[8]實證了科教融合培養模式下協同創新育人的良好辦學效果。江定心[9]構建了“研究+實踐”型教學模式以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楊青等[10]開展了以“智能應用”為主題的創新實踐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教學研究、改革和實施活動。梁瑋[11]通過多種途徑探索了人才培養新模式。王嘉銘等[12]認為實現一流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依托科教融合理念進行制度設計。肖英等[13]構建了基于“挑戰杯”的科教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薛瀾[14]認為未來的科教融合重在高校之間、高校與科研機構及企業之間的合作。柯春松等[15]探索了技術技能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崔寶東[16]認為現代高校創新管理機制,更新教學理念、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整合科研與人文精神,才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劉靜平[17]將學生分為“融合和非融合”兩組,對比實證了科教融合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文獻的分析可知,科教融合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發展方向。現有的研究雖然為此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但是涉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不多,研究智能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論文少之又少,還需對此課題進行研究。
2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類型與特點
隨著物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以及“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物流需求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類型與特點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2.1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類型
目前,就企業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分析,一般可分為基礎操作型、綜合管理型和復合戰略型3種類型。基礎操作型物流人才也被稱為初中級實用型人才,在物流企業中主要從事設備操作與維護,物流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企業配送中心的管理和經濟核算以及儲存、運輸、配送、貨運、報關等工作。綜合管理型物流人才不僅能夠從事企業發展方向研究,企業管理體制研究,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和企業設備研究與開發等方面的工作,更能夠進行系統化的物流管理,專業操作進出口貿易業務,熟悉電子商務物流,精通商品配送和資金周轉及成本核算。復合戰略型物流人才主要從事企業發展方向研究,企業管理體制研究,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和企業設備研究與開發,善于掌控物流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還可從需求的角度分類,具體分為企業物流人才、物流企業人才、物流規劃咨詢人才、物流研究人才4類。企業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崗位的操作人員,如運輸管理人員、倉儲管理人員、報關員、配送人員、客戶關系管理員等。物流企業人才主要指第三方物流營銷人才,能夠運用物流知識進行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營銷。物流規劃咨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則指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淵博的知識,具有物流科技創新能力,并且知識面較寬的復合型物流管理規劃人才。
2.2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特點
在智能技術和“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特點主要表現在:專業復合型、語種多樣化型、國際型、智慧型4個方面[18]。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應掌握現代經濟貿易、運輸、物流理論和技能,具有扎實的英語能力。基礎操作型物流人才特點是熟悉物流行業,同時掌握物流運輸、倉儲、包裝、裝卸等方面的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綜合管理型物流人才特點是精通現代物流商務活動,具備足夠的物流技術知識,善于提出滿足物流活動需求的方案。復合戰略型物流人才特點是通曉物流活動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維,熟知至少一個行業或一種模式的物流理論與應用,能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其發展特點和趨勢。現代企業要求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應具備良好的溝通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實操技術技能、規劃未來藍圖和團隊合作能力,與此同時,還應具有物流管理知識、財務知識和其他商業知識、專業英語、計算機信息系統等專業知識。
3科教融合下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平臺模型構建
物流行業處在智能變革時代,培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尤為關鍵。面向現代企業需求的類型與特點,結合學校的學科優勢、行業背景、產業發展等因素[19],明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下,加快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步伐,改革OBE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20],以需求導向理論及協同教育理論為支撐,在區域經濟需求導向下,結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以及物流管理領域人才需求情況[21],從師資隊伍、課堂教學、實訓平臺和實習基地這4個方面構建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模型,以期培養適應行業、企業發展的物流專業人才,助推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22]。
3.1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概述
基于高校的校園智慧網WLAN,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可以鏈接智能端口、通過智能端口可以管理師資隊伍模塊、課堂教學模塊、虛擬仿真實習平臺和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并能為這些模塊提供智能云服務。
3.2智能云服務簡介
在高校校園智慧網WLAN的支撐下,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中的智能云服務模塊具備八大服務功能,可以為高校師生提供資源管理、微課管理、學習空間、在線學習、虛擬教室、虛擬企業、網絡教研、課堂實錄等方面的服務。
4科教融合下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平臺模型實施
科教融合是現代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核心理念和有效路徑,主要源于學術探究的過程、大學理念的認知、組織架構的耦合和教學學術的遵循。這種基于自身理性選擇的人才培養方式具有科研育人、保障組織和激勵教學學術的特征。應用型本科學校應以培養適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為根本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物流綜合管理應用能力,突出實踐教學和技能的培養,在科教融合下的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的云服務平臺系統模型實施中,一定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課堂教學設計、建好虛擬現實交互式實訓平臺、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實習基地。
4.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精明能干的師資隊伍利于智能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兼職的方式組建一支凝聚力強的物流管理專業師資隊伍,造就一支技術過硬、科教素養高的教學科研團隊,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智能云平臺,讓教師大膽運用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和智能云提供的虛擬教室和虛擬企業進行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模擬演練,并且依靠校企合作共建的實習基地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教師工作的工作崗位,逐步培養和精心打造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4.2強化課堂教學設計
科教融合是高校本科生人才培養的大趨勢。依托科教融合理念,根據學校特色,把教學和科研、知識創新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和教書育人結合起來,強化課堂教學設計。物流管理專業的課堂教學設計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明確物流專業技能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創新“雙導師制”校企一體化的協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開發“雙證融通”的物流管理課程體系,采用科教融合的教學方法,將項目研發過程和教學過程相結合,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研究創新能力。
4.3建好虛擬現實交互式實訓平臺
物流業的發展必然走向自動化、網絡化、可視化、實時化跟蹤和智能監控。建好虛擬現實交互式實訓平臺益于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物流信息技術素養,創新復合應用型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4.4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基地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綜合性強的學科。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基地是培養合格且適應企業需求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最高效途徑。在真實的實習基地工作環境中,學生可以迅速自然地轉換角色,熟練掌握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物流運作,并能夠靈活運用物流信息管理技術及時解決實際物流運作中出現的問題。
5結語
高校是智能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主要來源之一,加強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課堂教學、實訓平臺和實習基地建設是提高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各項知識和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徑。此外,利用大數據、云平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開拓新的渠道,拓寬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更有利于滿足未來企業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關少化,許碩.“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洪堡“科教融合與人才培養關系”思想再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0):172-173.
[2]房宏君,郭秀晶.科教融合與應用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關系研究[J].經濟師,2019(3):169-170.
[3]徐明麗.基于科教融合的地方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1):137-139.
作者:孫從軍 夏瑞潔 付友良 單位:吉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