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語教學外向化建設服務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等教育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哈長城市建設的必要前提。經濟發展趨勢的外向性要求高校的外語教育達到更高層次。本文對哈爾濱市高校外語教學的現狀與區域經濟服務之間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吸取成功經驗以解決問題,為哈長城市群經濟外向化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外語教學;哈長城市群;經濟外向化,區域經濟
一、哈長城市群經濟外向化建設
2016年2月國務院正式對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報送哈長城市群發展(送審稿)的請示》做出批復,原則上同意《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并要求《規劃》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吉林、黑龍江兩省緊緊抓住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和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機遇,密切協調配合,制訂具體的方案和專項計劃,努力將城市群建設成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宜居宜業的綠色城市群。哈長城市群作為東北地區跨省份城市群,以哈爾濱和長春兩大都市圈為核心城市,覆蓋了吉林省中部和黑龍江省西南部的主要城市,地處與中、日、韓、朝、俄、蒙等國的東北亞腹地,是我國與東北亞、中亞和歐洲溝通交流的要塞。因此,哈長城市群建設應從東北地區獨特的戰略地位出發,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位為主導路徑,以經濟外向化為指導方法,積極融入東北亞其他國家一并促進世界經濟繁榮。
二、哈爾濱市高校外語教學為區域經濟服務的現狀分析
隨著哈長城市群經濟外向化的進一步推進,外語人才專業水平的需求日漸提升。從目前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來看,企業更多需要的是外語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與區域經濟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益于區域經濟可持續性增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哈爾濱市共有普通高校48所,成人高校15所,研究生培養單位20個,每年培養的英語專業畢業生達萬人以上,故促進外語教學輸出高層次外語專業人才,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哈市高校外語教學為經濟外向化發展服務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未能充分服務經濟外向化發展。經濟外向化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只有各層次人才相互配合與融合才能達到社會供求。人才輸出框架中核心支撐點為生產方式與生產力。近幾年來,哈爾濱在供給側改革戰略指導下不斷進行產業結構工業化和機械化,高新技術的產業日益發達,擴大了高層次、復合型的外語人才的需求。哈市高校碩士研究生數量相對較少。此外,盡管哈爾濱培養外語人才的能力在橫縱向兩方面擁有深層次的探究,但大部分畢業生仍選擇去經濟更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城市發展,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區域經濟相對落后。其次,高校外語師資未能充分配置,無法滿足經濟外向化建設的需求。經濟外向化的具體化表現為企業的對外貿易、涉外法律、外包服務等領域,這就要求高校培養層次高、領域廣并充分服務境外企業的外語人才。目前,現有的外語教師研究領域多為文學、語言等傳統領域,經濟、政治等專業的教師數量相對較少。以哈爾濱商業大學外語學院為例,英語專業、俄語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共30位專職教師,其中有管理學背景的教師1人,有商務英語背景的教師共2人,其他教師多是從事文學、語言學和翻譯等專業。經濟外向化對師資配置提出了新挑戰,也引領了未來外語專業人才與哈長城市群經濟外向化建設的方向。最后,經濟外向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語教學資源落后的抑制。外語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教室、外語教學標準教室(25人)、語音教室、圖書館資源等。我國現階段外語教學資源分配不均,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城市的外語教學資源充裕,教學設備先進,能夠滿足當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對教學理念和方法的要求。然而在東北地區等區域經濟相對落后的城市,類似語音室的基礎外語教學設施都無法充分滿足。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智能化的教學資源為保障,落后的教學資源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教學方法的停滯。一些高校為了教學改革也的確購買了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如數字化語言實驗室等,但這些設備的實際利用率低下,功能開發不徹底,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二)哈市高校外語教學為經濟發展服務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外語人才培養結構不夠完善。目前我國的外語人才素質參差不齊,優秀人才緊缺,究其原因還是在于高等院校外語人才的培養機制不夠完善。高校外語結構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層次結構方面,導致了高校培養的人才不能完全順應經濟外向化發展。在哈爾濱市高校外語教育結構呈現出寶塔形或梯形,哈市的人才層次結構卻呈現兩頭較小,中間大,最為稀少的是研究生,其次是高職高專生,數量最為龐大的是本科生。哈市人才層次結構中本科生所占比例較大,而研究生和專科生的比例偏低。高校人才培養未能與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均衡。2.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區域經濟發展是地方高等教育(包括外語教育)最堅實的基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多元化,發展速度較快,程度較深,故其區域經濟居于全國首位,相對水平較低的為中部地區,最后的是東北部和西部地區。目前,高等教育經費主要由政府、企業支持。政府財政收入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而企業對科技經費的投入跟企業經濟利益直接掛鉤,文科教學和研究的成果很少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因此企業對外語教學和研究經費的投入幾乎為零。哈爾濱、長春兩城市最為傳統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地處中國的最北端,交通欠發達,缺少對外企業的溝通,導致經濟外向化水平較低,直接影響區域經濟水平發展,引起高等教育投入較少的結果,抑制了高等教育人才的全方位、多元化培養。
三、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策略
(一)外語教學內部改革策略
首先,外語教學要創新教育理念。通過幾十年來外語教育的經驗,外語教學應繼續秉承科學培養外語人才的教育觀,建立健全外語教學體系,繼續以樹立人才培養為教學中心,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與時俱進,融入傳統的教學方法,提煉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方略。其次,建立專門服務哈長城市群經濟外向化建設的外語人才的立項研究。開展立項研究是全國外語教學研究指導委員會為外語教學改革和發展發揮“智庫”作用的有效舉措。哈長城市群的外向化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智庫”的服務,通過“智庫”的引導,依據經濟發展外向化的要求,以教學改革的重大問題為出發點,確立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的審批制度,嚴格按規定征集課題,擇優立項,為外語教學改革注入新鮮的血液,為哈長城市群戰略的成功部署貢獻力量。
(二)外語教學改革的外部環境改善
首先,高校外語教學改革需要政府擴大對其的支持。政府應做好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媒介,增強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貫通,及時處理和完善高校企業之間存在的分歧,保障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政府應擴大對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的經費投入,可通過設立專門針對哈爾濱、長春兩市或者黑龍江、吉林兩省的經濟發展和語言服務的立項研究基金會,最大化地滿足改革中的資金需求。其次,對于外語改革,社會應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圍,并提供實質性的社會力量。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樹立良好的高校形象,大力發揚高校的改革理念,爭取得到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的力量,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高校教學改革的氛圍,為高校外語改革取得更大的資金和人才的支持。
四、結語
哈長城市群與經濟外向化的建設是一項具有整體性、相關性的工程,與其密切相關的是外語人才的專業素養。同時,優秀的外語人才的培養需要科學的教育培養法案和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因此,順應時展的合理的外語教學改革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甚至全國經濟水平進步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褚凌云.商務英語教學的生態化模式研究[J].林區教學,2016(1):48.
[2]戴煒棟.我國外語教學內涵式發展背景下外語專業建設思路[J].外語界,2014(6):12.
[3]邢厚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和對語言服務的要求[J].中國翻譯,2014(1):2.
[4]章鐵成.為哈長城市群合作發展提供新動力[J].創新驅動,2016(7):47.
[5]鐘美蓀,孫有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全面推進外語類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第五屆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思路[J].外語界,2014(1):2.
作者:褚凌云 邵薇薇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