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覓食視域下圖書館網站優化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圖書館網站是圖書館提供網上服務的門戶,在信息覓食理論的支持下,開展圖書館網站建設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本文介紹了信息覓食理論提出的背景及在圖書館網站建設中的應用,提出圖書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幫助圖書館網站用戶最大程度地提高有價值的信息獲取率。在圖書館網站建設研究綜述的基礎上,本文從網站內容、網頁設計和開放程度3個方面分析了圖書館網站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信息覓食理論思想指導下圖書館網站的優化策略:一是豐富網頁內容,二是優化網頁設計,三是提高開放程度。
關鍵詞:信息覓食;圖書館;網站
0引言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圖書館網站已經成為圖書館開展網上信息服務的最佳窗口。但是,如何才能使用戶花費最小的成本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是圖書館網站建設者和相關理論研究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圖書館網站建設涉及信息構建、視覺藝術和圖書館學等諸多學科的有關理論與方法[1]。目前,應用在圖書館網站建設方面的主流理論是信息構建理論和知識構建理論。“信息構建”和“知識構建”的理論和方法都是解決組織和管理方面問題的一種新思路。通過內容組織系統、導航系統、搜索系統及標識系統的設計和處理,能夠幫助人們在海量的信息中更加快捷準確地發現、理解和管理信息[2]。其中,知識構建是基于信息構建基礎上的一種信息構建方法,是基于用戶和任務背景的一種更加動態的方法,著眼于讓圖書館網站更有用、知識更容易理解等[3]。信息覓食理論與信息構建理論和知識構建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息覓食理論從新的角度出發,應用了最佳覓食理論的思想來理解人類用戶如何搜索信息,在此基礎上建設內容豐富、設計優良、開放度高的網站,從而滿足用戶需要,這也正是信息覓食理論在圖書館網站建設中應用的優勢。
1信息覓食理論的提出
最佳覓食理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人類學家和生態學家共同提出的,用來解釋動物如何覓食。動物總是期待花費最小的成本(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能量),實現邊際效用最大化。當然,這些都不是動物的自覺策略[4]。可以很好地利用覓食技術的動物具有天生的優勢,因此更有可能繁殖。試想一只正在尋找漿果的動物,尋找的時間越長,積累的果實越多,但是尋找到全部漿果會花費過多的時間,最好在此之前放棄尋找。在放棄漿果的最佳時間點,動物實現了邊際效用最大化,如圖1所示。動物針對不同的漿果資源板塊采取不同的策略:遇到漿果資源匱乏的板塊,停留時間越短,離開越早;遇到漿果資源豐富的板塊,停留時間越長,離開越晚。動物尋找漿果區域(板塊)的邊際效用曲線如圖2所示。信息覓食理論是PeterPirolli和StuartCard受到最佳覓食理論的啟發,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提出的。因此,動物覓食和信息覓食理論具有共同的術語,如表1所示。信息覓食理論應用了最佳覓食理論的思想來理解人類用戶如何搜索信息。該理論基于這樣的假設:在搜索信息時,人類使用“內置”的覓食機制,希望花費最小成本的同時,獲得最大價值的信息,實現邊際效用最大化。用進化論的術語來說,可以認為人類通過預測和控制環境,提高有價值信息的獲取率,即人類希望在花費最小交互成本的同時,獲取知識的預期價值最大化,從而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提高自身的適應性。相應的公式為:
2信息覓食理論在圖書館網站建設中的應用
用戶不斷決定尋找什么樣的信息,是留在當前網站試圖查找其他信息,或者移動到另一個網站,以及何時停止搜索。當收集信息的成本超過附加信息帶來的收益時,搜索就會停止。當用戶在當前信息板塊的收益率降低到臨界值時,就會離開當前板塊而去搜尋一個新的板塊。獲取信息需要耗費兩種類型的成本:一是從各種信息源中提取信息所需的實際時間和精力;二是機會成本,即每當用戶決定瀏覽某個網頁時,他們可能會失去查看其他網頁內容的機會。因此,用戶期望一登錄頁面便可以快速提取要點,而無須花費太多時間去研究細節,從而降低時間成本。這就迫使圖書館網站提高網頁或用戶界面的可用性,思考網頁如何呈現信息最能提高用戶的效率等問題。信息尋覓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信息氣味。動物依靠環境中的氣味決定要覓食的板塊(區域)。如果某個板塊的氣味恰好是動物感興趣的食物散發出的,它就會決定在此板塊覓食[5]。類似的,人類也依靠信息環境中的各種線索來判斷某個信息板塊是否包含他們尋求的數據。用戶在瀏覽圖書館網站時,會根據頁面的信息氣味來估計頁面的信息價值。網頁的信息氣味由標題、圖像、包含單詞和圖像的相關鏈接等信息給出。這就要求圖書館網頁提供豐富的元數據源、有效的內容分組、針對不同信息需求的板塊導航(網站導航和學科導航等)等。當信息氣味停止增強時,用戶將移動到其他信息源。圖書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幫助圖書館網站用戶最大程度地提高有價值的信息獲取率:改變覓食環境,創建信息板塊,調節信息氣味[6]。改變信息覓食環境,可使用戶在板塊之間跳轉的時間最小化,包括為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配備速度更快的計算機,以及升級Internet連接速度等,以便用戶可以快速甚至同時瀏覽多個網站;創建信息板塊,這些板塊包含最有價值的信息。信息板塊可以是相對靜態的圖書館網站的資源頁面,也可以是動態的(例如知識發現系統)。最大化獲取信息的另一種方法稱為“氣味追蹤”。該過程類似于用戶過濾搜索引擎結果的過程。動物會跟隨食物的氣味從一個板塊到另一個板塊。作為圖書館網站用戶的信息覓食者不會盲目滾動鼠標或單擊頁面上的每個鏈接:因為他們試圖最大化收益率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相關信息。他們可以選擇一個網站,在該網站上找到指向另一個網站的鏈接,依此類推。這就要求圖書館網站的鏈接要對用戶有足夠的吸引力。圖書館網站使用諸如項目符號列表、粗體關鍵字、描述性標題之類的易于瀏覽的格式幫助用戶查找與其相關的信息。然而,每個用戶的信息目標不同,因此如何優化頁面布局和頁面的信息氣味,以適用于所有用戶和所有目標,是很有挑戰性的。
圖書館網站建設是現代化圖書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揭示館藏資源的重要窗口,是圖書館開展網上服務的門戶,是圖書館展示自身形象的陣地。相關統計顯示,國內高校圖書館網站迄今為止最少經歷了3次大的改版,從2015年開始許多高校計劃對圖書館網站進行第4次改版[7]。目前,國內上網的圖書館已有幾百家,但設計完善、內容豐富、效果良好的只占很小比例。國內關于圖書館網站設計較早的文章是張蕊發表的《圖書館網站的設計與維護》一文,從網站的設計與維護兩個角度探討圖書館網站設計的有關問題[8]。黃秀英分析了我國圖書館網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包括網站建設盲目跟從、缺乏長遠規劃;網站內容單調,缺乏特色;網站結構設計不合理,缺乏創意;網頁更新慢,時效性差等[9]。范翠玲認為我國圖書館網站建設中存在以下問題:思想認識不深,資金投入不足;缺乏準確的定位,欄目設置及鏈接中存在問題;數字資源太少且重復建設,館藏數字化程度太低且缺乏特色[10]。黃超美等人認為我國圖書館網站建設中存在網站的信息量不夠豐富、資源貧乏、缺乏便捷的指導性欄目、交互性不強、頁面設計不合理和維護更新不及時等問題[11]。郭彤等通過對國內20所最具影響力的高校圖書館網站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各個高校圖書館網站均設有圖書館概況、新聞通知、讀者指南、書目檢索、電子資源、信息服務項目等欄目,基本覆蓋了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具有幫助讀者了解圖書館概況、查找館藏書目數據、檢索網絡數據庫、了解讀者個人借閱情況等作用[12]。各高校館也結合本校的學科專業設置情況購置了大量的中外文數據庫資源,但是只有部分高校圖書館網站建有數字資源門戶的整合檢索系統,實現了對本館電子資源的一站式導航、檢索[12]。王靈對24所“211”高校的圖書館網站進行了調查,發現高校圖書館網站存在外觀單一、欄目設置不科學、頁面設計雜亂、重點不突出、信息更新緩慢、信息構建不合理、缺少讀者互動、自建數據庫不足和個性化服務缺乏等問題[13]。沈奎林等通過隨機訪問50家圖書館網站,特別關注首頁布局、顏色設置、統一檢索功能、導航等設計,發現高校館網頁存在用戶方向指引不明、網站使用不易上手、檢索功能不夠智能、社交功能不足、創新能力滯后、流程設計缺乏讀者角度考慮等問題[14]。明均仁等選取美國20所高校圖書館網站互動交流欄目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電話咨詢、E-mail咨詢、Twitter、Facebook、Instagram、YouTube、FAQ、在線咨詢和館員名錄等建設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美國部分高校圖書館網站在互動欄目建設方面也存在和國內高校圖書館網站類似的問題,如互動欄目的類型及內容有待豐富、布局有待改善、互動效率有待加強[15]。郭田梅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第14屆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主頁頁面為研究對象,采用網絡調查的方法分析這些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主頁的頁面布局,并對比分析位列前100的大陸及香港地區的5所高校圖書館主頁頁面的內容分布,認為國內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主頁頁面布局應立足本館實際,不應一味追求流行趨勢;應貼合讀者需求,增加讀者體驗;主頁內容主次分明,重點突出[16]。綜合以上學者的研究,本文按照龐慶華提出的網站綜合評價指標體系[17],將國內高校圖書館網站建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方面:一是網站內容方面,網站建設缺乏準確定位和長遠規劃,資源不夠豐富(例如自建數據庫不足),信息缺乏時效性和特色性;二是網頁設計方面,網頁的整體結構欠合理,欄目設置不科學且重點不突出(缺少學科導航、電子資源一站式導航),頁面布局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功能模塊設計陳舊;三是開放程度方面,缺少讀者互動與讀者體驗等服務。用戶個性化需求未能充分滿足(如本科生主要查詢書目信息,而研究生和教師主要查詢數據庫或期刊論文)。上述問題都會影響圖書館網站用戶的信息覓食效率,因此在信息覓食視域下必須對圖書館網站進行不斷優化。
4信息覓食理論思想指導下圖書館網站的優化策略
圖書館網站建設應當在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上,以信息覓食理論為指導,滿足圖書館用戶的信息需求和服務需求,幫助用戶快速完成特定的任務,快速達成預定的目的。
4.1豐富網頁內容
第一,對圖書館網站進行準確定位和長遠規劃,借鑒國際上優秀的圖書館網站,在網頁上明確展示圖書館的愿景、使命和價值觀。第二,豐富網站資源,結合本館特色創建信息板塊,定期更新網站信息,凸顯自身文化內涵。
4.2優化網頁設計
模糊的欄目設置會花費用戶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降低信息覓食的效率,因此圖書館應不斷優化網頁設計。第一,優化頁面布局,科學設置網站欄目,做到準確劃分、易于理解、突出重點。第二,以精煉的文字直接告訴用戶網站提供什么服務、可獲取什么信息、讀者有哪些權利,遇到困難如何聯系咨詢館員,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三,頁面板塊不宜多,突出統一檢索框。第四,應當采用用戶易于掌握的詞匯來表達陌生的術語,避免使用過于專業的“圖書館行話”。當用文字不能很好地表達網站意圖時,建議使用視頻進行展示。在設計圖書館網站時,建議通過網站可用性測試、用戶使用體驗調查、用戶評價意見采集等渠道不斷改善網站的可用性,提高用戶的信息覓食效率個滿意度。第五,充分集成各類型信息資源,按一定的規范進行嚴格選擇和描述,形成規范的知識組織體系,使用戶以最少的步驟獲得所需的多種服務,形成一站式檢索的知識發現系統,或者通過學科導航服務使用戶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價值的信息,提高查詢和利用效率。
4.3增加開放程度
定制服務體現了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功能,應根據用戶的需要主動向用戶推送信息,建議圖書館在網站上提供新書自動推送、郵件訂閱等定制服務。同時,可以借助Web3.0技術為用戶提供一個類似社交網站的信息空間,包括論壇、博客、微博、標簽(tag)、RSS(簡易信息聚合)、MyLibrary等,鼓勵人們加強協作,從而提高網站的開放程度。
5結語
在圖書館網站建設中應用信息覓食理論,不僅能夠幫助用戶最大程度提高信息的獲取率,還能有效提高圖書館網站的建設質量和利用價值。隨著信息覓食理論的深入研究及在圖書館網站建設中的逐漸普及,它將更有助于構建一個具有高度導航力和可用性的圖書館網站,從而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資源和服務。
作者:馮麗 陳虹嬌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