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中現代文學課程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隨著信息術手段的不斷豐富和網絡資源的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教師在現代文學教學中運用視頻、圖片、音樂、動畫等教學資源,使現代文學教學更加豐富與直觀。但是,單一視頻或動畫的運用很難將內容體現的全面系統,而微課的出現則彌補了這一缺失,使現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更加有的放矢。分析了微課在現代文學課程中運用的理論基礎,通過實踐探索了微課在現代文學課程中應用的具體教學方法及應用效果。
[關鍵詞]微課;現代文學;討論教學法
一、微課在現代文學課程中應用的理論基礎
微課(MicroLearningResourc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及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創建”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現代文學的表現形式與表現手法十分豐富,不僅包括現代小說、現代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同時還包括話劇、雜文等體裁。其在表現上最貼近世界文學,最具有現代氣息。而傳統的現代文學教學通常是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口,很難將文學所表述的意境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近些年,隨著信息術手段的不斷豐富以及網絡資源的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教師在現代文學教學中運用視頻、圖片、音樂、動畫等教學資源,使現代文學教學更加豐富與直觀。但是,單一視頻或動畫的運用很難將內容體現的全面系統,而微課的出現則彌補了這一缺失,使現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更加有的放矢。
二、微課在現代文學課程中的應用實踐
(一)教學準備
1.微課選取或開發微課是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決定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之初要選取和開發微課。當前,與教材配套的微課已經陸續開發了很多高品質的視頻,但是在選取中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微課,不能統一化。同時,教師還可以自行設計與開發微課,或者用視頻處理軟件,對已有微課進行再開發,這樣就可以得到最適合學情的微課。微課的時長通常不要過長,但是現代文學由于其表現形式豐富,內容通俗易懂、有生動吸引,所以在時長上可以略長,但建議不超過25分鐘。現代文學課程的微課在表現形式上大致分為知識講解型和藝術展現型兩大類,而采用藝術展現型的文學微課更能體現“文學”的特質。在設計或選取微課時,一定要考慮文學微課必須滿足的三大特性,即教學性、科學性(學術性)和藝術性(欣賞性)。2.配套教學資源的準備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不僅需要準備微課本身,還需準備與微課相匹配的與教學方法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如討論教學法,需要準備討論題目等;引導文教學法則需要準備引導文;任務驅動教學法需要準備任務書;案例教學法需要準備案例。
(二)課堂教學
微課在現代文學課程中的應用要依托于具體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更加適合微課教學。例如,引導文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在現代文學課程中,運用討論教學法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討論式教學法強調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啟發學生就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是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思想。通過討論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廣泛用于理論和操作教學。基于微課運用討論教學法的現代文學課程具體應用如下:1.設計問題對于每一文學作品,都會有體現其核心內容的關鍵問題。教師在文學作品學習前將討論的若干主題先下發給各小組。2.提供資料教師為學生提供與本文學作品相關的微課作為主要學習資源,同時還可提供文字材料、學習網站等供學生獲取資料。3.啟發思路教師啟發學生進行小組內討論,學生教師提出的討論問題進行針對性討論,小組內達成共識。教師作為“導演”,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則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思維探索活動。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問題—思考—探索—解答”的積極狀態。4.得出結論教師組織各小組進行討論結果的匯報。對于有分歧的問題,師生進行全班性討論,最終得出共同結論。學生看問題的方法不同,會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來揭示文學作品的內涵,如果就這些不同觀點和看法展開討論,就會形成強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從而產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協同性的學習。
三、應用效果
微課在現代文學課程中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習效率,從而全面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平.微時代:滿足碎片化學習需要的微課設計與創作:以“李平現代文學欣賞”系列微課為例[J].天津電大學報,2014(2):13-19.
[2]陶應宏.文學經典教學的微課設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作者:王書英 單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遼源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