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新媒體下的校園文化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的校園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媒體下的校園文化建設

媒體環境是當今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不可忽略的文化境地,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活力。本篇文章從校園新媒體主要類型和特征入手,分析了校園文化建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從新媒體角度提出通過實現新媒體與傳統校園文化建設方式的融合,加強校園新媒體管理制度和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媒體素養,合理有效的文化建設策略。

一、校園新媒體的主要類型和特征

總的來說,大學中的新媒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形式、以手機為終端的信息收發與互動的媒體形式和以數字和智能電視為基礎的新媒體形式。其中第一種類型,主要是指一些媒體傳播網站,比如新華網、新浪、搜狐這些新聞媒體網站,以及近些年興起的各種視頻網站:騰訊、愛奇藝、優酷等等。在網絡互動更加多元化的今天,當代大學生可以一邊瀏覽新聞和視頻,一邊發送彈幕互動,也成為了近年來網絡媒體的新的特色[1]。第二種類型是新時代大學生生活中尤為重要的一種新媒體傳播形式,由于智能手機行業的突飛猛進和通信行業的提速與崛起,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的工具,尤其是作為高素質、高學歷的當代大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使用更是頻繁又多樣的,大學生可以用手機瀏覽新聞、購物、付款、拍照、分享心情、互動交流等等。手機儼然成為了新媒體時代信息交流與傳播最大最多樣的途徑。第三種也是隨著智能終端時代到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傳播形式,由于智能終端的飛速發展,電視已經由原來的衛星電視、有線電視、數字電視,發展為現在的智能電視,用戶不僅可以看到實時的電視臺直播,也可以通過網絡點播的形式隨時瀏覽自己想要的信息,可謂是貼心又方便。綜上所述,新媒體的發展可以說是隨著智能化時代的科學發展觀應運而生,作為當代高素質人群聚集的大學校園,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高于普通民眾,所以,新媒體在大學校園內得以更加快速和普遍地發展開來[2],并且產生了有別于其他的有校園特色的新媒體形式,比如,校園門戶網站、校園論壇、微信公眾號與各種大學生自營的APP等等,都代表了當代大學生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媒體傳播形式。大學新媒體的特征,可以說既具備社會新媒體的主要特征,也有大學生校園文化的個性特點,是非常豐富與多元化的。與社會新媒體相同的一點是,大學新媒體展現出了這個時展該有的傳播速度更快、覆蓋范圍更廣的特性,并且增強了互動性,能夠與全世界的人們一起交流、溝通、分享信息并且及時、快速、準確。同時信息的內容也非常的多元化多樣化,新聞、娛樂、交流互動、游戲競技等等,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二、新媒體與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現如今,大學生生活在一個高科技、高水平、智能化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利用好新媒體傳播形式的各種優勢,努力發展,創新實踐。縱觀現在在校大學生,智能手機可以說基本上實現了完全覆蓋,已經做到了人人都有,可見新媒體的載體可以說普及的速度是驚人的,而且很多學生同時擁有多種智能工具,例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各種豐富的APP,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喜歡的信息進行瀏覽,隨著智能手機近兩年的飛速發展,已然成為不同人群用來掌握信息、通訊、學習以及娛樂的工具[3]。喜歡接觸新事物的廣大在校大學生理應成為智能手機的重要群體之一,智能手機能夠方便快捷地開闊大學生的視野,令他們更容易的獲取相關信息,同時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無數的生活服務軟件,使智能手機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智能好伙伴。不僅獲取信息變得方便快捷,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讓學校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轉變,現在的大學課堂,課程再不似以前的復雜枯燥,而是可以通過各種多媒體手段,把授課內容用各種形式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記憶,也大大提升了授課效率。在學習之余,交流和互動也是大學生作為年輕人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們交流互動的方式有了更好的選擇,各種社交軟件、論壇、公眾號應有盡有,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對校園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有著重要促進作用。在這樣便捷和優秀的環新媒體環境下,校園文化建設理應迎來一個良好發展的新機遇。機遇與挑戰并存,有利就有弊,新媒體雖然可以讓信息交互更加方便快捷,也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與麻煩。首先,由于新媒體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傳播速度極快,傳播方式自由,所以造成了監管十分困難的問題,很多不良信息通過新媒體迅速傳播,例如微信朋友圈、微博上的一些謠言以及虛假信息就能夠給學生們造成很大的困擾,大學生正處在走向社會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思想意識形態有很強的可塑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輿論導向的引導,從而讓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讓外界的誘惑使自己墮落,走錯人生的方向,對未來發展及其不利。其次,由于新媒體方便快捷的特點,使得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過于簡單,這固然能帶來大量的便利,但也使大學生產生一種思維上的惰性,喪失了許多思考的能力,舉例來說,現在的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開手機百度搜索,而不是先思考解決辦法,這就是新媒體的方便快捷為人們帶來的思維上的惰性,這樣的惰性會使大學生缺乏創新性,缺乏對問題的理解與探究能力,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影響可謂十分深遠。最后,由于新媒體的載體往往來自于網絡和虛擬,造成一部分學生對虛幻世界和線上交流產生了沉迷,從而影響了現實世界,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或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尋求發泄與安慰,都嚴重影響了與人交往的能力,所以過度的依賴這些新媒體也對積極陽光的校園文化建設起到了反作用。

三、新媒體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對策

(一)實現新媒體與傳統校園文化建設方式的融合在新媒體背景下可以通過多種新媒體手段來傳播文化信息,是當前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4]。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無論是在內容和形式,還是在技術上都有著差異。利用所長,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深度整合:一是促進渠道融合,將校報、廣播臺等傳統媒體融入到新媒體,把傳統媒體的導向型性和權威性融入到新媒體;二是,將網絡傳播信息與資訊過程中的互動性與實效性相結合,學生可以通過網上留言和評論發表言論,有效地提高文化傳播的水平,促進校園文化的全面發展與繁榮。

(二)加強校園新媒體管理制度和隊伍建設利用新媒體技術把控好校園信息傳播,要建立校園網站防火墻,在內部網和外部網構筑信息的海關,信息都要強制性地接受檢查過濾,落實校園網實名制和地址的追蹤驗證,讓校園管理者能第一時間掌握不良信息的網絡地址和者并及時攔截。防止學生不法行為的發生,確保校園信息安全。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測、管理與引導,凈化高校的網絡環境。組建一支由師生員工共同組成的網絡信息管理隊伍,對學生進行實時關注,通過網上調查、思想預測和技術監控把握學生思想狀況,對學校貼吧和論壇的謠言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清理并及時通報。

(三)提高大學生媒體素養通過開設媒介素養選修課,將政治思想課程與媒介素質教育相結合,要對大學生的媒介思想系統地培訓,提高教師對媒介素養的掌握程度。教師也應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擴展媒介素養教育工作陣地,轉換新媒體的模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把控,發現錯誤觀念時,要及時對其進行引導和糾正。

參考文獻

[1]于珊珊.融媒體時代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及實現路徑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1(02):43-45.

[2]鄭珺珺.新媒體環境下地方本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21,19(01):96-99.

[3]程方榮,張振興.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應對[J].大學教育,2021(01):98-100.

[4]王哲,鐘越,付非.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記者觀察,2020(36):116-117.

作者:趙佳濱 單位:北華大學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尤物193yw在线看| 含羞草实验研所入口|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欧美极品少妇无套实战|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chinasex对白videos麻豆|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色多多视频免费网站下载| 日本h无羞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中文在线√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好男人官网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37大但人文艺术a级|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超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美国一级毛片在线| 奶特别大的三级日本电影| 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欧美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 北美伦理电线在2019|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