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經濟形勢下的資產評估學科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加快,新特點新需求不斷凸顯,資產評估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高校作為資產評估人才培養單位,應當在新經濟形勢下順勢而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本文以近年來經濟社會對資產評估行業的需要為切入點,從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實踐需求方面分析當前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從學科體系建設、師資引入與培養、加深產教融合的方向提出創新人才培養具體措施,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學科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資產評估;人才培養;應用型
資產評估行業三十年來始終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審計、律師和券商一并成為高端現代服務業。為滿足經濟社會中價值評估的現實需要和相關人才需求,我國自2005年起設置資產評估本科專業,開始資產評估專業的學歷教育,資產評估專業從誕生之日起就帶有強烈的應用性色彩。目前開設資產評估專業的學校絕大多數為應用性高校,應用性高校專業發展應緊扣“應用”,以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為專業發展的目標。從全國范圍來看,各個高校的資產評估專業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建立成熟的學科體系,而我國經濟形勢的新變化、新情況不斷出現,經濟社會對資產評估專業發展的需求不斷更新,資產評估專業建設的任務更加緊迫。
一、新經濟形勢下的資產評估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
自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我國經濟形勢不斷出現新的變化:“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提出,使得我國國內產權交易更加頻繁;“一帶一路”為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國際化實務與日俱增。為順應我國資產評估行業迅速發展壯大的趨勢,提高我國資產評估質量和國際影響力,《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十三五”時期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資產評估行業要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匯聚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評估行業人才隊伍。黨的正式提出了“網絡強國”的概念,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大智移云)的時代提前來臨,在有關部門和各級評估協會帶領下,中聯評估2017年研發推出首家以"互聯網+資產評估"為服務核心的資產評估綜合服務云平臺——"智慧評估云平臺",開發了"摩估云"APP,面對無法改變的科技浪潮,資產評估行業必然面對行業的重構升級,在2018年中國資產評估發展新論壇會議上,諸多實務界行業領軍者預測未來十年,將有60%-90%的基礎性評估工作由人工智能所代替,在這樣的變化背景下,按照當前的人才培養方案難以為評估行業輸送符合時代特征的人才。2016年7月資產評估法出臺,行業準入門檻能降低,未來將吸引更多“非科班”出身人士進入評估行業,資產評估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壓力增大,因此也對資產評估專業學生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資產評估師職業資格考試也進行了改革,考試科目發生較大變化,由原來的五個考試科目調整為四個科目,考試內容分為基礎知識和評估實務兩類,且有專家預測未來評估師將趨于專業化,未來資產評估師考試可能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專業方向,改變目前“萬能評估師”的弊端,資產評估師考試改革和專業化趨勢也為資產評估專業課程建設如何合理安排基礎課與專業課提出新的要求。
二、當前資產評估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缺乏體系由于資產評估專業屬于跨學科專業,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基礎,各個學校在設置此專業時一般與自身特色相結合,或試圖在專業基礎上創造特色,因此資產評估專業通常在不同學校歸屬于不同二級學院,由于各高校對資產評估基礎課程有不同的定位,基礎課程設置各有偏重;資產評估專業由于其應用性強而使得專業課課程更被師生重視,由于資產評估涉及范圍廣,本身專業方向多樣,專業課種類多、門數多,若在此基礎上再突出辦學特色,則專業課設置將更為復雜;一些院校以資產評估師考試為參照進行課程設置,將考試內容進行分解,作為單獨課程。總體而言,學校對資產評估專業的諸多定位和發展理念致使資產評估專業基礎課程開設體系尚不完善,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
(二)師資力量不足資產評估專業在本科階段歸屬于工商管理類,通常設置于商學院,主要由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教師授課,資產評估專業課通常涉及機器設備評估、房地產、互聯網、自然資源等內容,這些涉及理、工科基礎的課程難度較大,非商學院教師能夠勝任,若學校不具有相應專業教師配備或難以外聘到所需教師,則會因師資不足,導致教學偏會計、審計類知識,高端業務和新興業務所需課程無法設置,使得所授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再者,資產評估專業的專業性和實踐性要求授課教師在具備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當具有一定實踐經驗,但目前資產評估專業教師多數原從事會計、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專業教學,或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工作,較少涉及真正資產評估業務,缺乏真正的資產評估實務經驗,因而多在授課內容上停留在理論層次,難以與真實工作相結合。
(三)實踐教學開展困難開設資產評估專業院校絕大多數定位為高水平的應用型高校,資產評估專業是技能型專業,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盡管多數院校積極與校外建立實習基地,但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無法保證百分百覆蓋學生,讓學生有真正從實踐中學習的機會,而校內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和教學案例仍是短板,多數學校尚未建立資源豐富的教學案例庫,校內實訓課程易受學校資源、實訓軟件掣肘,存在教學內容與實務脫離,案例模擬真實性較差等問題。
(四)產學融合度低基于資產評估專業的實踐性,許多院校嘗試與事務所合作,建立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學校與每一家資產評估機構聯系,各方達成協議后建立,這種合作對學校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對于事務所來說并非必須,單純依賴事務所回報教育事業的情懷難以將這種合作維持下去、難以深入下去;學校在制定產學融和計劃時,多從學校自身安排出發制定方案,來自企業的參與度較低,且學校與企業雙方的協調成本都比較高,最終難以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困局,因此,最終這種合作以松緊不一的形式呈現,產教融合始終處于較低的水平,且多數流于形式,學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實踐學習機會。
三、資產評估專業建設方案探究
當前的資產評估行業已經錨定服務于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重點改革領域以及“引進來”“走出去”“一帶一路”等對外開放合作實踐,不斷豐富優化專業服務產品供給,不懈踐行做優、做強、做大之路。為更好服務于不斷變化的經濟業務,應對新形勢下人才需求,完善學科體系建設、合理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成為資產評估本科教育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一)優化課程設置資產評估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因此容易被當做一門技術來教授或學習,從而導致片面強調專業課而忽略基礎課程的情形發生。基礎課程是專業課程的基礎,是拓寬專業口徑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找準學科定位的基礎上,設置合理的基礎課程體系,加強以財務會計相關課程為主體的基礎課程教學,夯實學生財務會計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知識整合能力。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專業課設置上應突出專業性,精簡課程,優化現存的由于教師缺乏實務經驗、對行業人才需求認識不足,而導致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重復、教學內容與實務脫節等專業的設置的問題,在綜合利用學校資源的基礎上,發揮學校特色學科優勢,不斷增強專業課的專業性。此外,在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上,明確課程設置目標,充分發揮專業選修課和專業必修課之間的互補關系,
(二)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校內實踐教學水平資產評估高端人才已經成為制約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瓶頸,培養資產評估高端人才是資產評估本科學歷教育的基本目標,資產評估是一個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的行業,通過積極通過開設實驗教學課程、與校外建立實習基地、引進校外導師講授課程等方式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案例庫,使每個教學案例內容完整,評估要素描述充分,使學生在案例模擬中真正體會實際工作情況,為學生就業做好過渡工作。
(三)以“證”促課,以“證”帶學建立“課證”融和的課程設置,以培養方向設置系列課程,在專業必修課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專業化的要求,使教學內容與未來評估師職業資格專業化的相適應,與資產評估師考試相銜接,最終培養出具有較為扎實的經濟理論和資產評估理論功底、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綜合才能、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的資產評估行業高端人才。
(四)加快雙師型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對資產評估專業的發展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的作用,將“雙師型”教師成為產學融和的中堅力量。鼓勵資產評估專職教師去事務所掛職鍛煉,通過參與實際項目,與評估機構的專業人員深入合作,不斷加深對資產評估專業的理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五)嘗試建立“產業學院”,創新辦學形式在學校已有的實訓、實踐課程基礎上進一步加深產教融合,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嘗試以“產業學院”的方式,吸引資產評估行業力量切實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來,積極推行校企合作、校行合作,由高校、行業協會以及合作事務所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整合三方面資源助力人才培養。目前我國僅有44所院校設置資產評估本科專業,院校可把握先發優勢,利用已有經驗,大膽改革教學方式,創新實踐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嘗試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探索資產評估專業教學規律和學科建設規律,打造金牌專業,增強學校競爭力。
四、結語
資產評估行業仍是一個剛滿30年的新行業,資產評估學科更是僅有14年辦學經驗的新學科,無論是行業發展還是人才培養都仍然處于初創階段,盡管學科體系尚未形成,需學術界與實務界共同探索,但正因為資產評估專業正“年輕”,因而相較于已有成熟辦學經驗的學科而言,能對經濟形勢的變化表現出更強的適應性,在各院校可根據當前的經濟特點和社會需要,從學科定位、學科建設、師資培養、教學或辦學模式入手,提高辦學水平,為資產評估行業輸送高質量人才,更能以資產評估專業為試點,探究新時代背景下“大會計”學科辦學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陳鵬.資產評估行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以復合型人才為例[J].中國資產評估,2018(11).
[2]高矗.“五位一體”模式的資產評估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以內蒙古財經大學為例[J].中國資產評估,2018(10).
[3]李楠.資產評估行業人才供給現狀及對策探討[J].山西農經,2018(15).
[4]王曉燕,柳雅君.《資產評估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改革——基于供給側改革背景的思考[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8,21(03).
作者:劉穎 單位:山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