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護理程序效果觀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析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患者中標準化護理程序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重癥監護室接收的心力衰竭者68例為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分設組別。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干預對比組,在對比組的基礎上,采取標準化護理程序干預實驗組。觀察經分別行不同護理模式后患者的血壓、心率指標,急救反應時間、院內反應時間和家屬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實驗組的血壓、心率指標情況,以及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均短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度的實施能有效改善其心率、血壓指標情況,縮短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
【關鍵詞】標準化護理程序;心力衰竭;重癥監護室
在心內科疾病中,心力衰竭是臨床多發且常見癥,易引發患者出現乏力、呼吸苦難等臨床表現。重癥心力衰竭表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發展至嚴重階段,其疾病特征為病情發展快,癥狀表現主要包括心臟驟停、心源性休克和急性肺水腫等[1-2]。所以,針對此類患者,臨床應對其病情觀察予以加強,對其病情變化隨時掌握,同時輔以標準化的干預措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3-4]。本研究選取我院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現將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取2017年2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者68例,隨機分設組別。對比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41-76歲,平均(62.3±2.4)歲。在實驗組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42-77歲,平均(63.4±2.3)歲。對比被選對象的基線資料,組間可比較(P>0.05)。
1.2方法
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干預對比組,保持重癥監護室環境舒適、安靜,溫濕度適宜,其中濕度控制在50%-60%,溫度控制在22-24℃,定期進行病房消毒,降低環境對患者的不良刺激。遵照醫囑嚴格開展各項治療工作,并遵照無菌操作要求嚴格執行,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馬上告知主治醫師。在對比組的基礎上,采取標準化護理程序干預實驗組,(1)搶救干預:護理人員應配合醫師準確評估患者病情,仔細檢查患者精神狀態、體溫和皮膚顏色,對搶救護理措施主動積極開展。對靜脈通道快速建立,并予以吸氧治療和心電監護。對治療心力衰竭藥物的用法用量、應用方法和種類等知識熟知,從而能減少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同時將搶救藥物、器械隨時準備好,配合醫師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理,使其呼吸道處于暢通狀態。(2)心理疏導:先評估患者的心態,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時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其知曉保持良好心態對病情恢復的重要性。面對患者時要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簡單告知病癥的臨床治療與病發誘因,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從而有助于不良心態的改善,使患者配合度提升。(3)健康教育:把一些基礎的心臟護理方法與知識告知患者,教會患者家屬當患者出現突發情況時做出正確反映,便于對其心律失常情況的控制,防止患者血壓提升。另外,對患者的機體情況全面評估,指導其合理活動,并叮囑患者加強保暖,防止著涼。1.3評價標準(1)對比組與實驗組的血壓、心率指標,(2)對比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數據用t檢驗,計數數據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對比血壓、心率指標
干預前,對比組與實驗組的血壓、心率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血壓、心率指標情況均低于對比組(P<0.05),見表1。
2.2對比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
實驗組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明顯短于對比組(P<0.05),見表2。
3討論
心力衰竭表示因心臟病變使得心排出量在短時間內降低顯著,甚至易出現心排血功能喪失情況,造成組織器官出現瘀血、灌注缺乏等情況[5]。由于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果治療不及時往往會演變為重癥心力衰竭,能嚴重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重癥監護室是目前臨床重癥心力衰竭癥的主要手段,加之該疾病的患患者群多為中老年群體,因此為提高臨床療效,建議臨床行治療時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配合[6]。有研究表明[7-8],標準化護理程度的應用,對臨床搶救成功率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有助于患者危險期階段的順利度過,使患者生存率提升,改善預后。標準化護理程序表示在搶救護理中,除了要做到搶救工作的開展具有有序性,還要保證搶救工作的具有規范化、科學化等特點。報道顯示,將標準化護理程序用于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使患者生存率提升,因此一定要確保搶救護理工作的實施嚴謹、有序和合理。另外,護理人員還要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與身心素質提升,在行臨床護理時做到有序操作、快而不亂,在最短時間內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結果可知,干預后,實驗組的血壓、心率指標情況均低于對比組,實驗組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明顯短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總之,在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標準化護理程度的實施能有效改善其心率、血壓指標情況,縮短院內反應、急救反應時間,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司霞,高玉,王海燕.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1):241-242.
[2]謝云,者玉琴,馮園園,等.標準化護理程序應用于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1):110-111.
[3]盛芬,黃宗宣,黃迎迎.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10(12):8-10.
[4]劉麗莎,梁志平,江霞.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6):167-168.
[5]陳曉紅,陳秋弟,李艷操.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3):178-179.
[6]康改新.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5):925-926.
[7]熊英.標準化護理程序用于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7):183-184.
[8]李瑞琳,馬懷麗.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力衰竭病人護理中的運用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0):1586-1588.
作者:張榮偉 王巧玲 單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