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臟超聲對高血壓伴心力衰竭診斷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心臟超聲在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與健康體檢者各30例,分別命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研究,均接受心臟超聲診斷,比較診斷結果。結果較對照組,觀察組患者LVDd、LAD、E/Ea水平更高,LVEF水平更低,差異顯著(P<0.05);心功能分級越高,患者LVDd、LAD、E/Ea水平越高,LVEF水平越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心臟超聲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應用價值較高,并可以有效判斷患者心功能程度。
【關鍵詞】高血壓;左室肥厚;左心力衰竭;心臟超聲;診斷價值
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重,高血壓疾病越發常見,已然成為當前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類型,但是由于老年人群年齡較大,身體功能不斷減退,很容易合并多種基礎疾病,使得不少高血壓疾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器質性病變,尤其是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癥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1]。通常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相對復雜,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基于此,臨床積極診斷、盡早治療至關重要[2]。為了進一步探究心臟超聲在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并與同一時間收集的健康體檢者的檢查結果做比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把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進入我院治療的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納入觀察組,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4.43±2.36)歲;心功能分級:Ⅰ級10例,Ⅱ級11例,Ⅲ級9例。同一時期內我院健康體檢者納入對照組,共30名,其中男性16名,女性14名,年齡50~77歲,平均年齡(64.40±2.33)歲。在比較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后,并未發現統計學差異(P>0.05)。
1.2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與心力衰竭的臨床相關診斷標準。②自愿參與研究且配合心臟超聲檢查者。③意識清晰,可以正常溝通者。④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急慢性感染或非原發性高血壓患者。②惡性腫瘤或肝腎功能障礙者。③胸部既往手術史患者。④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1.3診斷方式
所有受檢者都需接受日本東芝790彩色超聲診斷儀下的心臟超聲診斷,探頭頻率2~4MHz,具體操作如下:左側臥位,常規掃描機體胸骨左緣,探頭放置在機體心尖部位,探查胸骨左緣長軸切面,判斷患者間隔、左室后壁中斷、基底部位有無運動異常,觀察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然后移動超聲探頭至心尖波動部位或者下移至胸骨旁心尖斷面,待觀察到機體左心室消失后,垂直探頭觀察機體右胸鎖關節、左室長軸斷面,觀察4個心腔及其心室、房室瓣、間隔、冠狀靜脈竇、心包膜結構,觀察受檢者心尖部位的五腔心切面,探頭放置方向同四腔心切面,微微上斜,順時轉動15º~20º,保證四腔心切面圖像中央可觀察到機體左室流出道,記錄診斷結果。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診斷結果,指標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房內徑(LAD)、左室射血分數(LVEF)、二尖瓣口舒張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張早期最大運動速度(Ea)即E/Ea值;同時比較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的檢查結果。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3.0軟件處理本文所產生的所有數據,計量資料經t檢驗后采用(x-±s)表示,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心臟超聲檢查結果
觀察組患者LVDd、LAD、E/E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LVE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的心臟超聲檢查結果
心功能分級越低,機體LVDd、LAD、E/Ea水平越低,LVEF水平越高,各項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在我國高血壓疾病不斷發生的形勢下,所誘發的心臟疾病越發常見。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長時間處在較高狀態,可以增加機體循環阻力,加重左心室負荷,病程延長,導致左心室重構,使機體心室肥厚或者擴張程度增加,從而引起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癥狀[3-4]。據調查[5]:50%的高血壓患者會合并左心室肥厚癥狀,此時患者的病死率高出單純高血壓患者6倍以上。一般情況下,誘發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因素較多,如生活壓力過大引起的心臟負荷過重、情緒波動過大、心血管排血功能低下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機體心臟泵血功能不斷減弱,重要器官代謝異常,從而很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危及生命安全[6]。因此,臨床需要多加重視,積極診斷。心臟超聲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檢查方式,可以動態觀察到機體心腔結構與血流狀況,從心臟病理學與生理學2個角度提供給臨床醫護人員準確信息,促使臨床醫師制訂最佳的治療方案[7]。另外,心臟超聲可以明確觀察到人體心腔結構與心臟搏動狀況,準確測量機體心臟房室腔大小與室壁厚度,在很大程度上明確機體間隔功能、瓣膜功能、室壁節段性與整體運動狀況,與此同時,該種診斷方式還有助于準確觀察到患者間隔損傷部位,良好檢測到機體是否出現血栓、腫瘤或者贅生物,判斷機體有無心肌病變,敏感性高于心電圖常規檢查,特別是在左心室早期病變患者的臨床診斷過程中,具有更高的臨床診斷價值[8-9]。除此之外,心臟超聲可以有效觀察到機體舒張期心臟的收縮狀態,準確判斷機體血流動態、心臟搏動和心臟內結構狀態,同時這一操作的簡便性較強,床旁操作即可,而且在整個檢查過程中,并不需要注射任何對比劑或者放射性染料,便可良好顯示心臟房室狀態,并不會過度損傷患者機體,在臨床中應用價值較高[10]。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LVDd、LAD、E/Ea水平較對照組高,LVEF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心功能分級越高,機體LVDd、LAD、E/Ea水平越高,LVEF水平越低(P<0.05)。由此說明,相比健康體檢者,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順應性較低,心肌明顯肥厚,使得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房內徑/二尖瓣口舒張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與二尖瓣舒張早期最大運動速度的比值水平更高,同時,機體心腔越小,心肌纖維肥厚對心臟舒縮功能的影響性越低,使得機體心臟泵血功能越低,從而大大降低左室射血分數水平。通常情況下,高血壓左室肥厚會增加機體心肌纖維化與肥大現象,不利于血管與血液動力學的正常,進一步縮小心肌,引起左室流出道更加狹窄,難以協調機體收縮運動功能,并且產生不可逆性,大大阻礙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11]。即使通過臨床治療改善機體血壓水平,但是并不能有效改善心臟重構進程,甚至產生逆向加劇現象,一旦不及時控制,便可引起心臟泵血功能障礙,從而引起心力衰竭癥狀,此時,臨床給予心臟超聲檢查,可以清楚觀察這類患者的心臟內部結構,動態觀察血流狀況,圖像清晰度高,而且不會對患者產生較大損傷,安全性高,更利于患者接受[12]。綜上所述,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臟超聲的診斷價值較高,應當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作者:孫曉 單位:本溪市中心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