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應急情緒下的導向識別系統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導向識別系統設計是空間布局的重要環節,是指導定位和辨別方向的重要信息源。近年來,伴隨著大型公共建筑的修建,迷路已成為眾多人的常態,若遇緊急突發事件,疏散避難將遭遇巨大挑戰。應急情緒下的導向識別系統設計,旨在幫助人類在突發環境事件中快速辨別方向,避免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應急情緒,視覺標識,快速識別
引言
應急情緒也稱為情緒應急理論,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外部環境刺激大腦皮質,從而激活丘腦,產生情緒反應。情緒刺激會使人們在不考慮前因后果的情況下直接做出行為反應,例如恐懼情緒會使駕駛員猛踩剎車[1]。經調查發現,諸多公共場所的導向識別系統并沒有劃分應急通道部分,很難從標識中快速識別出緊急出口方向。信息傳達的不明確,是行人在突發情況下受應急情緒的影響而產生人身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從應急情緒的角度進行導向識別系統設計的研究,就是解決突發情況下,快速識別以及導向識別系統的優化設計的問題。
1應急心理的調查與分析
對用戶應急心理的調查與分析,可以從心理變化、行為表現兩方面進行。使用設計的三層次理論,即本能、行為與反思[2],來分析使用者由環境引發的心理變化,人的心理變化會表現在行為與氣質上,二者之間具有直接關聯性。
1.1應急心理反應與行為特點
應急心理是遇難人員在突發狀況下,例如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和公共安全問題,產生的種種心理狀態。這些心理狀態常常受年齡、性別、性格、個人能力、安全知識等因素影響[3]。當發生應急心理反應時,行人在心理層面會產生求生欲望和期望逃離危險、到達安全區域的需求。環境和心理發生沖突時,也會導致行人認知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去主見等現象。在行為特點上出現恐慌、從眾和一系列的慣性心理行為。
1.2應急心理與應急行為分析
唐納德•諾曼《情感化設計》中提出設計的三層次理論,即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2]。從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來分析應急心理和應急行為的產生,當環境發生改變或者人類無法改變環境狀況時,其本能的心理反應就會出現緊張和焦慮的心理狀態,并直接導致行為上發生改變。氣質,是人類最穩定的一種精神狀態,當氣質改變后,行為也會發生改變,并直接導致反思層處理問題上的下降(如圖1所示)。
2現階段視覺標識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
根據實地調查發現,以商場、酒店、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的視覺標識系統的應急設計方面大多不夠科學合理。現階段視覺標識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設計規范不統一,標識設計的形式單一和沒有定期維護等方面。
2.1現階段視覺標識設計存在的問題
1)沒有統一規范,缺乏指向性。現階段,我國在應急標識的運用多源自于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224—2004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標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綠色背景下的奔跑狀小白人,但對于多種復雜的環境,應該提出具有甄別的應急標識。我國對于應急標識并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各地有著不同的應急標識規范,導致沒有在設計標準上達成共識。隨著人口流通量越來越大,當發生緊急情況時,常常會因為標識的差別性導致指向不明確,產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次生傷害。2)標識形式單一,難以快速識別。在調查過程中,標識符號指向不明。眾多行人更習慣直接按照標識的指引方向行走,但標識方向標的表現形式均為向下或向上的箭頭指示,具有不確定性,會給行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產生負面情緒,引發應急心理反應。3)無定時維護更新,破壞較為嚴重。實地調查過程中,發現標識系統更新換代差,許多標識牌上出現老舊、破損、污濁等現象。在緊急逃生通道,應急標識還指向-1層,且沒有止步的標識。附近環境改變的場所,相應的標識系統也沒能及時更新。
2.2應急情緒下的影響因素
在實地調查過程中,發現視覺標識的快速識別主要受色彩、位置、形式和說明等因素影響,結合相關規范,對其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如表1所示[4]。
3基于應急心理下視覺識別導視系統的表現形式
視覺標識是表達環境信息的重要媒介,在作為環境構筑物的標識,公共空間中標識設計的表現形式十分重要,其表現形式的變化不僅體現在比例、大小、顏色、材料、肌理等形態要素上,而且還包括采光、空間位置、視覺效果等環境要素[5]。公共空間中的標識設計如果想要實現形式與功能的統一,應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3.1內容準確無礙
視覺標識在生產生活的環境中充當著向導的角色,視覺標識的準確性無疑是首位的,在復雜環境中,特別是容易產生視覺盲區的環境中,視覺標識設計的說明文字應該盡量詳盡,做到圖標指向定位、數字標注距離、文字說明環境,盡可能的傳達有效準確的識別信息。無障礙性主要是依據不同的場所,面向不同的人群,滿足更多人的視覺引導需求。原研哉在日本梅田醫院設計的視覺導視系統(如圖2所示)就是從語言、文字、符號入手,演化簡潔通俗的符號標識。要更多的照顧殘疾人、老年人等多類人群的標識設計。
3.2功能通俗易懂
視覺標識設計的通俗性直接影響著用戶識別的快速性與準確性,視覺標識的功能就是以最直觀高效的方式表達信息。在復雜的環境中也能保持視覺導視的易讀性,在不同的空間中保證用戶視覺上的第一視角,并保證視覺設計上的全天候應用,能夠持續發揮引導功能。通俗易懂的語言應用應當滿足不同的人群需求,并依據不同的環境做出有指向性的改變。例如:在兒童游樂場所,兒童的文字識別能力弱,位于韓國江南區德黑蘭路的DotoriSopoong托兒所(如圖3所示)就在視覺導視上盡量使用圖形,在視覺感官上引起兒童的吸引力,并明確的表達了視覺標識的功能性。
3.3形式直觀醒目
在視覺標識設計中除了文字說明外,視覺標識的外在形式也尤為重要,它能傳達出更為快速、簡潔的直觀感受。直觀醒目的標識系統能夠使人在突發情況下,快速接受視覺信息,并做出正確識別與應對。標識設計形式一定要簡潔最好要一目了然,直接傳達導向信息。導向信息的數量不要過多,容易混淆思維,當導視信息過多時,應注意劃分信息層次,還要保證信息之間的聯系性,給予行人正確的信息指導。在大型公共場所中,尤其是車站,經常會出現換乘途中走錯方向而錯過班車的現象,日本新山口站前廣場0號線通過科學設計視覺導視系統(見圖4),能夠很好地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其導向識別系統簡潔又具有形式上的美學,能讓人在復雜的環境中準確識別方向。
4結論
應急情緒下的視覺標識設計就是以使用者的心理應急反應對視覺標識系統進行優化設計,在日常生活,以及重大災害后的災民疏散和安置、防止和減少傷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標識設計是一個整體的系統,不僅要考慮單個標識的設計還要注重整體的系統設計,將每個區域連接為一個整體,發揮標識引導的連續性作用。2)標識設計需要科學的規劃,標識的距離放置,位置的高低,主要面對的人群,所處的環境,以及輔助的說明等,前期布置到后期優化,這是個周期性的系統工程。3)標識設計更應該注重應急通道的標識的設計,使其單獨劃分為一個整體,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規劃好更加直觀的逃生路線,減少意外傷害的產生。4)標識設計還要遵循環境因素的指導,從標識的形式、內容、材質、大小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完善,使其對人們產生應急情緒時發揮出顯著的作用與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云翌,楊乃定.決策者情緒對應急決策的影響研究:一個理論框架[J].情報雜志,2015,34(10):65-70.
[2][美]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M].梅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0.
[3]羅秋曼,賀孝梅.基于應急心理與行為的礦用安全頭盔設計研究[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9(3):54-57.
[4]宋小青,王佳山,陳建偉.防災應急避難場所通用標識優化設計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3(2):86-89.
[5]劉宇,方靜.基于公共空間視角下的標識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37(8):59-62.
作者:潘志華 王惠陽 戈建宅 單位:南華大學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