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聞傳播的效應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當前階段媒介融合正在不斷拓展的基本狀況,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聞傳播基本效應與具體對策,首先對媒介融合與融合新聞進行簡略的介紹,并從融合效應、疊加效應以及窗口效應三個方面論述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聞的傳播效應,最后從內容多樣化、合力效應以及實現與受眾之間的雙向溝通三個方面論述具體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媒介融合;融合新聞;傳播效應;策略
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信息技術開始高速發展,在人們生活中的滲透力度也不斷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新媒體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形式,但是隨著新媒體類型的不斷增多,媒體的多樣性不斷提升,同時逐漸開始形成媒體融合的基本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融合新聞逐漸開始出現,融合新聞與傳統新聞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必須要對新聞傳播效應進行分析才能促進融合新聞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種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必要的分析與研究。
1媒介融合與融合新聞
1)媒介融合。現階段關于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現階段大部分學者對于媒介融合的基本認識都存在著高度的一致性,一般來說媒介融合體現在狹義與廣義兩個不同的方面:從狹義上來看所謂的媒介融合就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種全新的媒介。而廣義的媒介融合則不僅需要將相關的媒介融合到一起,同時還需要實現不同媒介元素的整合以及不同媒介運行方法的整合。從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論是狹義的媒介融合還是廣義的媒介融合都強調了必須要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同時還需要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滲透,同時這種融合與滲透往往也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不僅體現在傳播技術層面,同時還體現在媒介運行與管理等多個不同的方面。在媒介融合當中,由于融合了多種不同媒介的內容,因此,媒介融合會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征,即媒介都是以多媒體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新聞內容都是以文字、聲音、視頻等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融合媒介中的信息就是不同媒介之間的簡單相加,同時還需要實現不同信息表達方式之間的優化整合,即利用最佳的表達方式將內容有效的表達出來。2)融合新聞。融合新聞是融合媒介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與融合媒介一樣,現階段關于融合新聞也并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但是在形象中融合新聞是一種極為典型的新聞形式,往往也被人們稱為多樣化新聞。關于融合新聞的定義筆者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認為融合新聞應該是以一種新聞工作者通過融合媒介中的信息表達方式將融合新聞直接表達出來的一種新聞模式,在這種新聞模式中新聞內容的表達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特征,即并不是采用單純的文字、視頻以及聲音的方式進行表達,往往融合了多種不同的信息。融合新聞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傳統新聞的新聞類型,因此也具有較為鮮明的個性特征,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多樣性,即融合新聞的表現方式極為豐富,往往包含了多種不同類型的信息;(2)多渠道性,由于融合新聞融合了多種不同內容的信息,而不同信息在傳播渠道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現階段融合新聞的傳播渠道相對較為豐富,例如,可以通過專業新聞網站、門口網站以及手機App進行傳播;(3)針對性,融合新聞是新聞精細化發展的重要體現,一般情況下融合新聞都能夠有效實現針對特定受眾的快速傳播。因此,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2融合新聞的傳播效應分析
1)融合效應。新媒體在我國的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也是最近幾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媒體,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新媒體在我國的發展異常迅猛,已經成為現階段人們最重要的信息來源。由于新媒體的發展歷程相對較短,因此,現階段的主流新聞媒體依然是以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為主要形式,同時也是融合新聞最重要的傳播渠道。現階段傳統紙質媒體在進行融合新聞的傳播過程中也逐漸實現了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例如,現階段許多傳統媒體都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實現線上與線下的雙重傳播,還有部分傳統新聞媒體還加強了與新媒體之間合作,利用新媒體實現相關信息的傳播。因此,雖然傳統媒體現階段占據了融合新聞傳播的大部分,但是往往都是以融合媒介進行傳播的,體現出較為明顯的融合性。2)疊加效應。現階段疊加效應是融合新聞傳播的另一個基本特征之一,所謂疊加效應就是不同傳播渠道最終會導致信息在傳播方面呈現出明顯的疊加性能,從而使得融合新聞在影響力以及傳播范圍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優勢。例如,融合新聞不僅會通過電視新聞進行傳播,同時還能夠通過門戶網站、手機移動終端進行傳播,因此,不同受眾基本都可以有效接受融合新聞的內容,這就很容易在社會當中形成疊加效應,從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3)窗口效應。融合新聞以融合媒介作為發展平臺,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多種類型的媒介通道來捕獲和傳播新聞被稱為窗口效應。窗口效應模式下,融合新聞可以利用多方渠道即時捕獲熱點新聞,擴大傳播市場和增強傳播影響,為融合新聞在新聞市場立足創造條件、彰顯地位。如近一段時間熱議的薛之謙人設崩塌事件,就是融合新聞以互聯網為窗口傳播消息,即時跟進相關問題產生的窗口效應。
3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聞傳播策略研究
1)注重內容多樣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融合新聞想要實現有效傳播,其首先需要注重保障內容的多樣化。受到過去傳播技術和傳播媒介的限制,各路媒體能夠獲得的新聞資源十分有限,而在媒介融合的新時代下,其可以通過強大的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并運用各種各樣的新聞媒介如網絡新聞、手機新聞媒體等隨時隨地掌握第一手的新鮮新聞資訊,受此影響,融合新聞資源得到極大豐富。因此,媒體工作者需要及時利用先進的媒介技術快速搜集和分析處理各種融合新聞資源,從而有效增強新聞內容的多樣化,避免融合新聞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換湯不換藥”的問題。例如在傳播廣東陽江特大暴雨的新聞內容時,央視新聞在其傳統媒介即電視、報紙、廣播當中側重對災情的傳播報道,而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當中則將傳播內容聚焦在“災難無情人有情”方面,重點對災情發生中的好人好事進行報道,從而在進一步擴大新聞影響力的同時,有效保障了融合新聞的多樣性,防止出現融合后的媒介傳播完全相同的新聞內容的尷尬情況。2)進一步提升媒介融合力度,形成合力效應。針對于現階段傳統媒體在社會中依然具有大量受眾的基本現象,當前階段必須要進一步加大媒介融合力度,最終形成合力效應,提升融合新聞的傳播力度,具體來說主要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傳統媒體當中,即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例如,可以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建立網絡電視臺,引導受眾通過互聯網進行電視新聞的收看;(2)加大新媒體的應用力度,毋庸置疑,新媒體必然是未來最終的媒介,當前階段必須要進一步加大新媒體的使用力度才能促進融合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從融合媒體的具體內容來看,多樣性的內容也必須要以新媒體為基本傳播渠道。3)實現與受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只能被動地接受媒體所傳遞的信息,在這種媒體形式當中,受眾的意見無法得到體現。但是在融合媒介當中不同受眾的聲音都能充分的體現出來,并能引起較大的反響,因此,當前階段必須要進一步加大與受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尊重受眾的意愿,并將這種意愿融合到融合新聞制作的全過程當中,滿足受眾對于信息的實際需求,促進融合新聞的進一步發展。
4結束語
在融合媒介的背景之下融合新聞的誕生是必然的,但是融合新聞在傳播方面與傳統新聞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只有進一步加強對融合新聞傳播效應的分析才能有效促進其發展。基于此種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旨在促進融合新聞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磊.媒介融合背景下災難性新聞報道研究——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為例[J].新聞知識,2016(2):81-83,80.
[2]王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方式的變化及應對[J].視聽,2015(11):129-130.
[3]郜書鍇.媒介融合視域下新聞學研究的8個新議題——基于國外新聞學研究者的文獻綜述[J].新聞記者,2012(7):20-24.
[4]李瑩.微博對日本地震相關信息傳播的正負效應——以新浪微博為研究對象[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0):163-164.
[5]“第二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傳媒創新”研討會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舉辦[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30(1):2.
作者:周靜漪 單位:中原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