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目前廣泛地應用于農業、交通、市政等領域,各高等職業院校根據自身特點與企業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本文以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為例,分析了校企共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設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育;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
一、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現狀
(一)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的背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四中全會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等8個方面提出30余項具體任務。著眼全局的戰略規劃,國家提出的“四個全面”建設、加強海洋強國戰略,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四大板塊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以及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推進“多規合一”、落實“互聯網+”、促進大數據發展等重大戰略及行動計劃,為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帶來了諸多新的機遇、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開設的背景。高等職業院校申辦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只有十幾年的歷史,基本上每個高職院校申辦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都是依托本校已有的專業開設,這些已有專業開辦時間較長,有相應的師資儲備和設備儲備,比如江西應用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了工程測量技術、地質工程專業,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了工程測量、水利等專業,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了地礦工程專業。因此各院校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所設置的實訓課程體系與所依托專業關系密切,即使是個別高職院校新建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也借鑒同地區同等規模的其他院校設置了一套合適的實訓課程體系。
(三)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實訓教學場所的現狀。目前,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實訓教學場所包括三種,第一種是校內實訓中心,主要是用來進行課程的實踐教學;第二種是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是用來進行學期綜合實訓;第三種是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安排學生進行認知實習、工學交替實習和畢業頂崗實習。經過調研發現,各高等職業院校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以校內實訓中心和校外實訓基地為平臺建設的實訓課程體系是比較完整的,相應的實訓項目比較固定,考核制度也比較健全。但是由于測繪類的項目往往受到影響的因素較多,比如國家統籌規劃、實習基地企業方的計劃、自然條件的變化等,因此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項目具有很多不確定性,這就導致實習學生從校內實訓中心的模擬實訓直接進入校外實訓基地的工作崗位,并不能很快適應工作。為了能夠實現實訓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高等職業院校有必要與固定的測繪類企業合作,進而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并將生產性實訓內容引入整個實訓課程體系中,在實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實現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職業性教育。
二、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一)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高等職業院校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目標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獲得空間數據采集、處理所需的實際能力,包括使用相應的測繪儀器野外采集空間數據的能力和內業中對空間數據的編輯能力。高等職業院校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注重和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高等職業院校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有效地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情況。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所依托的專業一般比較成熟,成熟的專業與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可以交叉使用院校已有的實訓設備。隨著國內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各高等職業院校對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發展充滿信息,目前絕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正在積極建設校內實訓中心和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因此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校內實訓中心和校內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是比較完備的,但是由于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特殊性,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校外實訓的建設不盡如人意。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雖然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校內實訓的設備和人員配備比較完善,但是由于大部分測繪數據和地圖具有保密性,實訓指導教師能提供給學生的也只是相對簡單的或者實驗性的數據。二是測繪地理信息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往往對地圖制圖軟件進行了二次開發,而這項內容在學校學生雖然有機會學到一些理論內容,由于缺少實踐練習,學生印象不深,容易忘記。如果校企共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并同時構建適合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訓課程體系。并由企業測繪專業高級工程師和校內專任教師同時擔任實習指導老師,將專業技能課程和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相應崗位連接起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那么學生就可以零距離接觸職場,提高了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因此,校企共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在當前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是非常必要的。
三、校企共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的思路
(一)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沒有企業參與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實訓數據模擬實訓,是在機房使用教材和模擬數據完成的。生產性實訓就必須加入企業生產的內容,用企業的考核標準,這就要求必須要有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企業或者測繪地理信息與學校共同完成。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是構建高職院校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目前,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工程系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合作企業是江西省核工業測繪院。江西核工業測繪院是全國甲級測繪資格單位,是中國測繪學會、江西省測繪學會、江西省遙感信息技術應用協會等學會的團體會員單位,主要技術業務范圍有: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圖編制等。該企業所從事的項目與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工程系多個專業對口,地理信息系統、地圖編制兩個業務部愿意提供給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作為生產性實訓基地,經過研究探討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后,即建設高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
(二)指導教師團隊建設。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課教師,若要擔任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課程的教學指導任務,那么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即高學歷,至少應是研究生以上的學歷。二是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即企業工作經歷,高等職業院校應盡量引進具有測繪類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或者有計劃地派遣專業課教師下企業進行為期六個月以上的鍛煉。三是要有育人的經歷,生產性實訓教育不同于課堂教育,學生接觸生產設備,實踐生產項目,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生產性實訓有可能需要出外業。對于剛剛接觸生產實踐的學生來說,不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方式,可能會出現情緒上的不穩定。那么作為指導老師除了本身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工作作風外,還要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關心愛護學生,耐心帶教,對學生違紀行為及時批評教育加以制止,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實習崗位,保證學生思想上實現學生和企業員工的平滑過度。
(三)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課程建設。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核心技能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單項技能目標、綜合技能目標和職業素質目標四個方面。生產實訓基地成立后,在2017級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選中《GIS常用軟件應用》作為校企共同開發課程。該課程在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授課,第一階段由校內專任教師擔任主講教師,講解企業常用的生產軟件的基本操作,如使用實驗數據講解AutoCAD、ArcGIS、MapGIS等軟件的操作。第二階段是由江西核工業測繪院的高級工程師擔任輔講教師,講解上述軟件在測繪項目中是如何應用的。該課程內容銜接了前導課程理論課的內容,結合了企業的實際項目,課程實施后,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實訓課程體系真正實現了崗位能力逐步遞增。《GIS常用軟件應用》作為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術類課程,周課時為6課時,學期合計108課時,其中軟件的基本操作為54課時,項目應用為54課時。對于實際中豐富的可會項目來講,項目的周期長短不固定,時間短的兩三個月就可以完成,時間長的也許兩三年,且具有連續性,而此時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只承擔了一門課程的實訓,在整體實訓教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并沒有作為實訓課程體系的核心存在。若要充分發揮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作用,那么就要對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重新調整,構建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并在實訓課程中引入生產性實訓教學內容,例如,將《地圖學》和《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原理及應用》兩門課程的實訓部分也引入生產實訓內容,期末的整周實訓也安排在生產性實訓基地來完成部分生產。
四、構建校企共建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的建議
一是改革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如果生產性實訓基地建成于2018年,那么2016級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學生應該按原計劃培養,不能使用改革后的培養模式。二是要注意教學團隊的培養,一方面學校教師應了解企業的業務,這樣理論講解時結合企業實例,更具有說服性;另一方面,企業高級工程師沒有教學經驗,不能像培訓員工一樣培訓學生,要與校方經常溝通教學方法。三是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課程體系應該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建設,測繪項目隨著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政策在變化,那么實訓課程體系的實訓內容也應定期作出調整。
【參考文獻】
[1]屠艮,張杰.《GIS軟件應用》課程教學模式構建[J].科技資訊,2010,8
[2]李華蓉.工程驅動下的GIS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1
[3]龔俊,柯勝男,鄭林.能力培養導向的GIS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教學研究,2010,2
[4]鄧軍.基于“校企雙主體,雙工作室”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20,9
[5]馮仰生.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辦學的現實困境與保障機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6
作者:于冬雪 單位: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