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休閑農業發展下新區景觀營造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休閑農業發展下新區景觀營造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休閑農業發展下新區景觀營造探析

摘要:休閑農業模式集觀光、娛樂、休閑、生產經營于一體,是立足特色資源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基于淮南市鳳凰湖的環境現狀,分析當地發展休閑農業景觀的問題與優勢;針對市鳳凰湖農業景觀營造的策略,結合案例,探討如何因地制宜進行規劃,以體現地域文化特色。

關鍵詞:農業發展;鳳凰湖新區;特色文化

1休閑農業景觀概念與發展趨勢

1.1休閑農業景觀概念

休閑農業景觀也稱作旅游農業或觀光農業景觀,是將旅游與農業相結合作為切入點規劃設計的景觀。休閑農業景觀模式在人們追求生態旅游新理念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這一模式同時也從一種新的角度協調著農業與環境、農業與產業、人與環境的關系。休閑農業景觀以“鄉村經濟、地域文化、田園生活、自然生態”四位一體綜合發展的新面貌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開創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雙贏局面。

1.2休閑農業景觀發展趨勢

休閑農業景觀具備生產功能與旅游功能,兼顧季節性、多樣性、經濟性,因此在休閑農業景觀的發展中需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美學效益三線并行。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明朗的發展趨勢:發揮農業景觀自然質樸的環境特質。充分利用生態空間、地域特性使其功能性最大化;發揮農業景觀空間的文化特質。在保留并尊重原有地域文化的基礎上加以設計創造,突出體現農業文化獨特的美感;發揮休閑農業景觀的教育特質。在規劃農業景觀的同時融入具有教育價值的設施或空間,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豐富景觀體驗層次;發揮休閑農業景觀的空間多樣性。農業類型多種多樣,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包括農業用地也具有多樣性。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休閑農業空間的規劃,同時也為空間類型和布置打造了良好的創造環境,各要素之間變化的配合能夠為游客帶來更多變的空間體驗。

2淮南鳳凰湖新區休閑農業景觀問題與優勢

2.1淮南鳳凰湖新區概況

淮南是安徽省轄地級市,位于安徽中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悠久的歷史和底蘊厚重的文化賦予淮南獨特的城市面貌。淮南鳳凰湖原名城北湖,位于淮南市鳳臺縣城北部,現劃分并命名為鳳臺鳳凰湖新區進行規劃。該地區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豐富,具有良好的旅游景觀營造基礎,近年來逐步形成了以淮河文化為主線,以生態休閑度假為主要體驗方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1]。淮南市是資源型城市,也是重要的煤炭電力生產服務基地。煤礦資源的開采與能源城市的崛起伴隨著失地農民的逐年增加。鳳凰湖新區的規劃方向便是基于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策略對煤炭開采塌陷區居民的安置進行探索。鳳凰湖新區規劃面積約24km2,鳳凰湖景觀區位于新區核心地帶,水體約2.4km2,景觀規劃范圍約12km2。地形以平原地形為基礎,空間布局為平原、濱湖相結合,地勢平坦,視野開闊[2]。種植土種以優良黃土為主,農田環境良好,水系發達,具有優渥的農業景觀發展條件。

2.2淮南鳳凰湖農業景觀現存問題

2.2.1規劃發展方向未能很好體現城鄉融合的雙向性。鳳凰湖新區以構建塌陷區農民安置區域為規劃核心區,立足實際需求制定利民政策。根據改造計劃,將引進制造業產業園等產業模式積極解決安置農民就業問題。同時,現階段規劃強調將鳳凰湖新區打造為城市化區域,規劃理念圍繞城市化展開,追求將塌陷區安置農民生活方式徹底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這種訴求脫離鄉村振興的初心,未能體現城鄉融合過程中農業化與鄉土人文氣息的結合。剝離鄉村化的同時也在剝離地域文化特色,同時也可能帶來環境污染、身份認同、文化失語等后續需要進一步深層次探討的問題[3]。2.2.2景觀設計模式單一。鳳凰湖區域景觀的原有規劃采取傳統的景觀建設模式,沒有對于新型農業旅游景觀模式的接入與切換,景觀旅游產業鏈弱化,難以實現環境發展、景觀營造、經濟效益互利互補相協調的良性循環。缺乏從飲食、療養、游玩、互動、居住等多角度的產業鏈布置,也導致景觀項目豐富性、旅游模式多樣性的缺失。這些都對景觀模式的規劃和精進提出了考驗。2.2.3農業景觀過度同質化。目前,國內旅游景點的發展普遍存在過度城市化和景觀同質化問題,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在于對本地地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與挖掘。鳳凰湖的景觀建設同樣存在這一問題,當地鄉村旅游開發急于求成,建設模式中傾向于借鑒現代化城市文明,鄉土意識淡薄。區域本身具有良好的特色人文資源,但是景觀建設中未能和鄉土民俗、鄉村文化充分融合,缺乏本土地域文化特色。2.2.4農業景觀觀光功能淡化。鳳凰湖地區平原和濱湖結合的地貌特色具備平衡農田種植和水產養殖的條件。農產業兼具生產功能與觀光功能,二者在構筑農業景觀的過程中缺一不可。當地農業景觀的空間結構偏單一化,景觀功能淡化,缺乏對農業生產功能背后觀光價值的重視,造成農業景觀空間結構的失衡。

2.3淮南鳳凰湖農業景觀發展優勢

2.3.1豐富的人力資源。休閑農業景觀的打造本身需要利用大量勞動力、生產和管理人員,為農業剩余勞動力提供大量再就業機會、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也是休閑農業的價值之一。當地政府支持鳳凰湖新區建設的一大訴求便是為逐年增加的采煤沉陷區農民和失地農民提供再就業機會以及搬遷安置場所。打造休閑農業景觀的人才需求和失地農民的再就業訴求天然吻合,相輔相成。2.3.2獨特的鄉土文化。淮南古稱州來,為豆腐的發源地,淮南王劉安著書立說編撰《淮南子》。淮南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多種多樣的風俗文化,是著名的“花鼓燈之鄉”,還有推劇、大鼓書等民間藝術形式,為休閑農業的特色發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礎。鳳凰湖所處地為淮南市鳳臺縣,《清一統志》記載:“縣有鳳凰臺,相傳曾有鳳凰至,因名鳳臺。”鳳臺縣因此得名。原城北湖也于近年更名為鳳凰湖,為區域形象的設計打造提供了有理可據有史可依的特色元素。當地風俗節日包括豆腐節、等。風土文化包括推劇、花鼓燈等。飲食文化包括豆腐宴、淮南牛肉湯、羊肉湯等。歷史文化包括草木皆兵等典故出處古跡[4]。飲食文化和風俗文化豐厚的底蘊為景觀規劃中地方特色的打造鋪就了良好的基礎。2.3.3優渥的生態條件。休閑農業景觀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淮南地處華東地區、淮河之濱,區域以淮北平原地貌為主,地勢平坦,綠化覆蓋率高,地表水資源豐富,境內河湖密布,濕地眾多,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2.3.4扎實的農業生產基礎。淮南鳳凰湖新區田園風貌突出,地理條件、農業條件良好。水系發達,水文豐富。當地水生農作物包括菱角、藕、荷等,部分湖面用作魚塘養殖,單水文一塊便有數種可發展的種植業與水產業。同時,鳳凰湖新區地勢平坦,集中了大面積的農田與果林。肥沃的土地與多樣的物種為休閑農業景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安吉魯家村農業景觀營造策略分析

魯家村為低丘緩坡型地貌,地勢平緩,水系豐富,具有良好的休閑農業景觀發展條件。魯家村農業景觀將功能定位為“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將村莊規劃、產業規劃、旅游規劃三個方向進行合并規劃,以家庭農場、村集體結合公司的模式構建田園農業旅游型鄉村,營造了成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景觀。在魯家村農業景觀的營造中,首先,全面營造多元的經濟生產景觀。以家庭農場為基礎單位和生產主體,結合當地生產作物類型,劃分成種類多樣的生產景觀。典型的如傳統果蔬農產品種植農業景觀、農田種植食用性景觀、觀賞型經濟作物景觀以及畜牧養殖型景觀,可發展休閑觀光、果蔬采摘、親子互動、科普教育、花卉觀賞、農耕體驗、農副產品銷售等業態;新型的如工藝文化型景觀、現代科技型景觀,可發展手工藝體驗、木藝竹藝作品參觀、特色農家樂、現代科技培育展覽等豐富的景觀活動類型。其次,科學維護并合理營造自然生態景觀。魯家村在發展中堅持尊重自然,堅持保護原始的自然環境與生態系統。因此,在自然生態景觀的營造魯家村中采取了以自然水系為基礎框架,結合進人工水系加以保護和擴充的手法。最終形成的自然景觀圍繞原始水系魯家溪和人工水系魯家湖進行營造,沿岸設置綠色步道、生態綠地、水上平臺等設置,同時融合防洪、水文保護等功能性功能,打造出了宜人的生態場所[5]。最后,大力發展人文景觀。魯家村人文景觀的營造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以魯家村這一地方鄉村聚落為主要人文展示點。鄉村聚落構成為中心聚集沿河流分散的布局形式,鄉村建筑統一為磚墻灰瓦的建筑風格,在自然村落原有村委會、民居、晾曬場、活動廣場等空間功能的基礎上配套農家樂、民宿、酒店、超市、游客中心等服務性設施。全面深入的展示農家文化和魯家村文化的同時強化游客交流、觀景、休閑娛樂的體驗。另一方面以魯家村的各類文化元素與基礎設施如鋪裝、立面、橋梁等相結合,以求在滿足藝術形式的同時多元化發展魯家村文化,呈現出豐富的文化景觀外貌。

4鳳凰湖新區休閑農業景觀設計原則與營造策略探索

4.1鳳凰湖新區休閑農業景觀設計原則

4.1.1因地制宜原則。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原場地資源與生態條件,在推進休閑農業景觀發展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4.1.2游客高參與性原則。為游客提供高參與性的觀景模式。伴隨農事活動的參與、民俗文化的傳承,休閑農業景觀應提供一種更有獲得感的景觀體驗。4.1.3農業觀賞性深化原則。四季的變化對農業景觀的影響尤為重要,不管牧業、林業還是種植業,隨著四季演變,從播種到豐收,每一個季節對于農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個季節的農業景觀也會呈現出其不同的特質。以休閑農業景觀為載體,農業空間能夠深入的展現其四季的魅力。4.1.4景觀經濟性強化原則。經濟價值的賦能為農業景觀提供了更高一層的意義,同時也為農業發展與經營模式提供了新的參考思路。休閑農業景觀發展的過程中應發揮農業優勢深入完善農業景觀產業鏈。

4.2鳳凰湖新區休閑農業景觀營造策略

4.2.1依托自然風貌規劃景觀功能布局。鳳凰湖新區為淮南市典型鄉村地區,平緩濱水,富饒農田,鄉村景觀風貌保持完好。鳳凰湖農業旅游景觀的營造應圍繞維持生態平衡展開,依托自然生態,遵循自然規律,對環境的改造合理合情進行人工干預。依據鳳凰湖新區場地現狀及地貌特征,基于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定位,場地劃分可分為農田種植區、果林種植區、花卉種植區、畜牧區、濕地水產養殖區為主。同時,根據區域的規劃進行園區通道設計,在主干道和濱水道路為主的基礎上輔以銜接性園區小徑,滿足多種交通和不同場景游覽的需求。4.2.2結合農業特色豐富景觀體驗層次。在建設旅游景觀時融合進農業景觀互動體驗,如農作物的種植與采摘、養殖動物的認養與飼養等,讓游客深度體驗農業生產的過程。農田種植區可延主水體設置生產農田、試驗田和體驗農田,方便互動活動與生產活動的并行;按照季節特性和觀賞類別及其果實成熟季節,可集中布置果林種植區,提供生產、采摘、體驗等多種功能;花卉種植區可大面積種植當地兼具經濟性與觀賞性的花卉植物,通過花卉的組合展示大面積豐富的色塊,打造多彩的大地景觀;結合場地特征和功能多樣性需求,區域內劃分部分平坦用地可用于畜牧養殖,強化場地的生產功能和體驗功能;鳳凰湖具備良好的水生植物、水產養殖的條件,因此在場地內可劃分濕地水產養殖區域,水產的養殖同樣可以強化場地的景觀體驗,延岸線錯落設置水產養殖集成模塊、觀景平臺、濕地凈化模塊、濱水漫步道等不同功能平臺,多種功能互相搭配豐富濱水景觀的體驗和生產功能。4.2.3挖掘地域文化突出農業景觀特色。淮南作為歷史悠久的州來古城,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城北湖農業景觀設計奠定了地域文化基礎,本土鄉村文化、歷史文化、鄉土景觀的整合是展現地域特色的有效手段。在鳳凰湖新區景觀設計可中運用本土自然材料及植被強化地域特征、結合本土民居和建筑特色強化歷史特征、結合本土進民俗和農耕文化強化人文特征等,激發場地活力、挖掘人文特色,以亮化城北湖農業旅游景觀的文化符號。4.2.4營造農業地景強化景觀觀賞功能。鳳凰湖新區以平原、濱湖相結合的地貌為主,除了農田景觀大面積的錯落布置,大地景觀的營造還可以水文景觀為亮點。通過水系對梳理可采取保留部分原生態水系、引入一定人工水系與場地現有的鳳凰湖水面形成合圍水環對基礎布局。場地內可布置圍繞水環、散布水面、基地中心核心水面三種類型水系,同時可根據水系的不同對場地內駁岸布置進行設計。例如,可布置挑臺式駁岸、自然式駁岸、硬質駁岸等,充分利用鳳凰湖新區本身的水利優勢,加強場地內水文景觀功能性和觀賞性。

5結束語

基于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定位,鳳凰湖新區的景觀發展應依托自然規劃景觀功能,結合農業特色豐富層次,挖掘本土文化突出特色,營造農業地景強化觀賞性。圍繞鳳凰湖場地現狀,因地制宜地將鳳凰湖新區打造成集農業體驗休閑、景觀生態休閑、民俗文化休閑為一體的休閑農業景觀區域。

參考文獻

[1]劉濱誼.景觀規劃設計三元論[J].中國標識,2005(1):46-48.

[2]楊國利,李燕.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閑農業園的景觀設計[J].中國民族博覽,2018(6):197-198.

[3]馮源,魯海峰.淺談景觀設計在休閑農業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92019,32(11):198,208.

[4]李磊,楊垚,武穎.冬奧視域下張家口鄉村振興生態旅游景觀營造:以創意農業旅游景觀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9,37(1):92-96.

[5]周麗蕓.地域文化視角下休閑農業園的傳承與創新:以無錫“田園東方”為例[J].設計,2017(5):154-155.

作者:魏欣 單位:淮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v精品欧美精品v日韩| 四虎影视1515hh四虎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极上セレブ妇人北条麻妃bt| 国产精品999|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黄色毛片小视频|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下载| 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一级片在线视频|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差差的很痛| 夭天干天天做天天免费看|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美女视频内衣脱空一净二净| 小猪视频app下载版最新忘忧草b站| 免费在线黄色网址|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 免费特级黄毛片| 99热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大战孕妇12p|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麻豆天美精东果冻星空|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69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