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證醫學模式在結核病治療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循證醫學模式在國內外臨床結核病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并且迅速發展。《臨床結核病學》基于循證醫學理論,提出了規范結核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對不同的癥狀提出了多樣化的診斷及檢查方法。
《臨床結核病學》名譽主編李亮,許紹發,主編唐神結,高文,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年出版,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結核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該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對原有內容進行了擴充與創新,既介紹了國外最新研究進展,又融入了結核病臨床診療的經驗和特色。
全書共三十七章,分上、中、下三篇,內容涉及結核病臨床診斷學、結核病臨床治療學和臨床結核病各論三大部分。上篇“結核病臨床診斷學”共八章,詳細介紹了影像學診斷、細菌學診斷、免疫學診斷、分子生物學診斷等內容。中篇“結核病臨床治療學”共十章,分別為化學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治療、萎陷治療、外科治療、中醫藥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營養支持治療、納米靶向治療和宿主導向治療等。下篇“臨床結核病各論”共十九章,系統闡述了肺結核病、結核性胸膜疾病、胸壁及乳腺結核等各類結核病的相關理論及治療要點。
《臨床結核病學》立足于現代循證醫學相關理論,對臨床肺結核的治療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內容探究,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及專業性。例如,在第九章結核病的化學治療章節中,提出治療中首先要遵循結核病的化學治療原則,并明確治療對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治療的總體方案,并使用恰當的治療藥物。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針對病情的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及優化治療策略,提高治療效果。第三章結核病的細菌學診斷中提出,針對不同的病情,有針對性地采用涂片檢查法、分離培養法、分枝桿菌快速液體培養法、噬菌體生物擴增法等檢查方法,進而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為后續治療提供重要的基礎。循證醫學不同于傳統的經驗醫學,主要區別在于兩者的證據來源和研究方法。傳統醫學主要依靠純粹的臨床經驗及指導病理、生理基礎、實踐的理論。循證醫學指出,上述推理不能用作指導臨床實踐的最佳證據,但應從合理設計的臨床研究和嚴格的文獻綜述中得出,臨床治療最重要目的是要注意治療對長期療效和預后指標的影響,例如治愈率、療效率、復發率及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指標。如今,循證醫學已從純粹的臨床護理擴展到保健、診斷、護理及其他醫學領域。同樣,單純的臨床治療也無法實現結核病管理,需要科學地采用循證醫學。發現結核病120年來,已經通過循證醫學思想實施了結核病的預防及治療策略。研究人員不斷發現結核病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結核病診斷以及治療的最佳方法。鏈霉素治療結核病是世界上最早應用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的成功實例。《臨床結核病學》認為,在總結迄今為止的經驗基礎上,更加關注結核病學術領域循證醫學思想的進一步發展,避免了福克曼現象的發生,科學地保障結核病控制的可行性。
全書梳理了我國臨床結核病的研究進程和治療實效,探究了新時期背景下結核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及各論,剖析了老人、兒童等不同群體的肺結核成功治療的典型案例,內容全面、系統、深入,注重專業領域深度挖掘和解讀。編寫過程中,借鑒了近現代我國結核病臨床治療及控制的成功經驗,結合了國內的發展現狀,為現代醫學的結核病研究學者提供了更為科學、系統、全面的參考資料,可以作為在職從業人員的工作應用參考資料使用。
作者:童曉維 何洋 楊子丹 單位: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