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煙草工業企業片煙成本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煙葉原料是煙草工業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品牌穩定發展的命脈。煙葉原料管理是企業經營戰略中的重要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煙葉原料供給和需求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突出表現為供給側對需求側變化的適應性調整明顯滯后。工業企業應圍繞產品發展戰略,規劃原料產區分布,制定精加工和復烤加工工藝標準、片煙預算定額標準,以及與工藝標準、定額標準相應的評價體系,制定合理庫存水平,結合煙葉資源庫存狀況和卷煙生產耗用,確定不同區域煙葉庫存數量、等級和醇化周期,制定與品牌發展相適應的庫存結構,實施動態跟蹤管理;同時從源頭加強片煙成本管理,提高流動資產使用效率。本文就煙草工業企業原料采購、原料加工環節的具體控制策略進行論述,結合實際工作,對企業原料成本管理提出筆者的思考。
關鍵詞:煙草工業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成本信息化
一、片煙成本構成及其影響因素
片煙原料是指構成和滲透于卷煙產品實體的煙葉,片煙原料成本包含原煙成本、煙葉委托復烤加工成本。對原煙實施加工過程中,煙葉初烤配方、出片率也是對片煙成本影響較大的因素。
(一)原煙成本
原煙成本是由國家局按照煙葉年度統一下達“煙葉調撥基準價格”及各煙葉等級的“浮動比例”、各省根據實際煙葉種植情況在允許的“浮動比例”范圍內制定調撥價格,即原煙采購價格。原煙收購后運輸到復烤廠的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耗也是原煙成本的一部分,影響其采購單位價格變動。以表1為例,途耗為1%,采購100公斤常德臨澧C2F原煙,該原煙調撥協議價格為每公斤50元,實際到庫重量是99公斤,則原煙采購入庫單位成本為每公斤50.51元。假如途耗為2%,則常德臨澧C2F采購單價為每公斤51.02元。途耗是片煙成本上升最直觀的表達。加強途耗控制,降低采購成本。
(二)煙葉初烤配方
加工后的片煙可能由不同產地、不同等級的原煙按比例投料加工而形成。比例不同產出的片煙價值變化很大。以表2為例,常德C3F(B)片煙由常德臨澧C2F(B)原煙(每公斤51.02元)與常德臨澧C3F(B)原煙(每公斤40.4元)投料混合打葉加工后形成,其投料比例為60%和40%。則構成常德C3F(B)片煙投料價格為每公斤46.77元(51.02×60%+40.4×40%)。假如將投料比例調整為80%和20%,則構成常德C3F(B)片煙投料價格為每公斤48.90元(51.02×80%+40.4×20%)。
(三)片煙出片率
出片率是實際產出的片煙重量占原煙凈投料重量的比重。原煙投料加工前需要對其進行挑選,剔除青霉雜爛煙葉等廢棄物品后形成原煙凈投料重量。出片率一方面反映了投料原煙的質量,如油分、耐碎性特質等,另一方面反映了片煙價值的變動。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經過挑選后的選上等級原煙的出片率高于選中下等級原煙的出片率。企業應當制定各原煙等級的出片率標準,進而對加工質量的監控,同時對片煙入庫價格的監控。以常德C3F(B)片煙為例(表3),假設原煙B2F(B)的出片率為66%,B3F(B)出片率為65%,投料比例為60%和40%,則綜合出片率為65.6%(66%×60%+65%×40%),常德C3F(B)片煙產出價值為每公斤71.3元(46.77÷65.6%)。如果B2F(B)的出片率為68%,B3F(B)為60%,綜合出片率為64.8%,則常德C3F(B)片煙入庫價值為每公斤72.18元(46.77÷64.8%)。出片率提高,則意味片煙單價降低。
(四)煙葉委托復烤加工成本
煙葉委托復烤加工指原煙委托復烤企業加工形成片煙的過程。原煙企業委托復烤企業對原煙實施加工后形成的片煙,其成本包括原煙采購成本、原煙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復烤企業按照國家局標準收取的復烤加工費及原煙分級費、片煙模塊打葉費、原煙回潮費、片煙均質化加工費、葉片和副產品包裝費,以及支付的直接計入片煙成本的其他費用。
二、片煙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分析維度單一
企業現階段對于片煙成本分析主要關注在“量”的動態分析:原料采購和實施、原料加工、原料消耗、消化及庫存管理。對原煙挑選后等級的使用價值與實際價格之間相關性研究不足,對片煙配方成本、片煙出片率等因素分析關注不多。
(二)全員參與成本控制意識薄弱
從源頭細化成本管理,建立成本控制意識。原料采購須依據品牌發展實際,結合煙葉庫存狀況和卷煙生產耗用,制定與品牌相適應的煙葉產區布局;制定原煙采購等級結構最優模式。原煙采購過程中的運輸、加工、存儲、養護,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有成本控制意識,著力于過程分析,對標分析。
(三)數據使用價值低,信息化建設有待提高
現有的煙葉管理信息系統是基于采購流程管理而建立的,對于產區分布、等級結構分析,初烤配方比例分析、片煙出片率的產生規律分析以及挑選后煙葉、加工投料前的定價分析比較薄弱,沒有充分利用信息系統積累的基礎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
三、片煙成本控制措施
(一)源頭開始把控,合理布局煙區
基于品牌發展需求,從源頭上減少不適用煙葉產出,優化煙葉供給質量和結構,守住煙葉收購規模紅線,對產區實施合理布局,從精采購、精挑選、提高配方片煙使用率。對支持高端品牌發展的主料產區以及上等煙葉的原料進行精片選提純加工工藝,提高其使用價值。嚴格把控非主料產區的原料數量,避免不適用煙葉入庫,優化入庫煙葉的質量等級結構,盡量做到買有所用。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深度挖掘數據價值
加強高信息化建設,對片煙成本數據進行集中處理、深度挖掘。建立能夠指導原料決策、規劃布局和科學研究的原料成本數據應用分析模型,從原料產區煙葉特質進行定性分析,例如原煙含水率、含梗率、耐加工性等影響出片率的因素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從片煙實際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相關性進行定量分析。進一步融合煙葉采購成本、技術配方成本及煙葉庫存價值動態管理的數據,多維度分析、挖掘和獲取歷史數據和現實數據,洞察數據的潛在價值,得出相應的規律,建立產品在不同煙葉配方中煙葉成本中長期趨勢預測的統計分析模型,為生產經營的成本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三)落實目標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成本管理并不是財務部門的專屬工作,財務部門只能對已發生的成本進行核算,對成本的驅動因素進行事后分析,以及趨勢預測。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應轉變觀念,從成本核算逐步轉變到成本規劃性控制,將成本管理理念嵌入每個職能部門,從研發、設計、采購、生產、營銷等職能部門強化全員參與成本控制意識。建立業務財務融合模式,業務人員要了解自己的工作會給財務報表帶來怎樣的影響,進而在財務的角度思考業務,將報表數據變成活生生的業務活動。激發出企業內部員工落實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將過去的實物管理工作轉變成價值管理,實現對成本管理目標的橫向、縱向展開。加強事前控制工作,盡量減少不必要消耗,提升經營成果。
(四)加強教育學習,提升人員素質
堅持自學、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將專業的成本管理專家引入到企業中,傳授業務、成本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升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營銷人員以及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夠對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形成正確認知,加強管理效力。積極組織企業內部管理層、成本管理工作人員到擁有先進成本管理經驗的企業中開展參觀學習活動,使其能夠親身感受,拓展自身的視野,加強成本意識,提升整體素質。采用一帶一的方法,不斷提升成本管理相關人員的能力和水平,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養成自主學習、逐漸提升的工作意識,將自身學習到的各種理論知識融入實際工作中,形成自我超越、永不滿足的工作態度。
參考文獻:
[1]范雪萍.淺談煙草企業卷煙原料成本控制[J].財會通訊,2013(10):110-112.
[2]陳斌.淺析企業會計中產品成本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2,673(02)(上旬刊).
作者:周穎 單位: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