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遠程教育學員終身學習能力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為例,運用卡特爾16PF人格問卷調查,分析了遠程教育學員成績優異者和不及格者的人格差異,并運用SPSS21.0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遠程教育學員成績優異者和不及格者在智慧性、有恒性、憂慮性、獨立性、恃強性、活潑性、交際性七個方面存在差異。對遠程教育學員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格培養提出建議。
關鍵詞:人格;遠程教育學員;終身學習;能力
“遠程教育學員”是指不需要到學校集中上課,利用各種網絡資源,隨時隨地學習,自己自主把握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的人。遠程學習的特點是靈活、方便,缺點是缺乏交流和監督。“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遠程學員屬于在職學習,年齡階段較分散,體現了學員終身學習的理念。“終身學習”教育理念是開放大學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全社會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能力”是一個人在行為上能夠做什么和做的怎么樣的個體心理特征,是指個體執行某項工作職責的才能。電視大學轉型為開放大學后,以網絡資源為基礎的遠程教育是其主要特色之一,遠程網絡教育是電視大學的辦學特色,也是終身教育理念在全社會實現的重要途徑。遠程網絡教育的重要載體就是網絡,通過網絡將教學資源分享給學員,運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遠程教育學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很好地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以更好地進行遠程學習。本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為例,研究如何培養遠程教育學員的終身學習能力,提升電視大學的教學水平,實現遠程學員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目標。人格可以穩定而有效地預測個體的行為、動機和認知的過程。為了體現遠程學員終身學習能力穩定性的特點,了解遠程學員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格差異,本研究選擇成熟量表卡特爾16PF人格量表在2014年8月到10月對本溪廣播電視大學2013年春季、秋季遠程學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成績優異者(成績在80分以上)和不及格的學員(成績在60分以上)共142人進行調查。利用SPSS21.0對獲取的有效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1。其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成績優異者93人,成績不及格者49人。組1為成績優異組,組2為不及格組。組1在智慧性、有恒性、憂慮性、獨立性、自立性五個方面明顯優于組2,組2在恃強性、活潑性、交際性三個方面明顯優于組1。根據卡特爾16PF人格因素的含義,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績優異者聰明、富有知識,有恒負責、重良心,愛焦慮,自主、當機立斷,自律嚴謹;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績不及格者好強固執,輕松興奮、逍遙放縱,冒險敢為、少有顧忌、主動性強。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希望對遠程教育學員終身能力的培養獻計獻策。
一、增強遠程學員責任心的培養
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績優異者有恒負責、重良心,而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績不及格者輕松興奮、逍遙放縱。遠程教育學員主要靠自學為主,責任心很重要。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實踐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責任心,比如說可以有意識的讓缺乏責任心的學員成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遠程學習資源管理者,增強其責任心。
二、注重對學員自律性的培養
遠程學員通過不斷地自我督促達到能力的增長,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平時考核過程中,做的好的學員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讓學員感覺到成就感,對其它遠程學員起到榜樣的力量。
三、注重對學員有恒性的培養
遠程學員的學習周期較長,有恒性的培養很重要。對于缺乏有恒性的學員給予定期督促,讓學員養成做事情堅持不懈、有始有終的習慣。如可以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遠程教學視頻每天定時網絡播放,讓遠程學員同時觀看學習、討論,形成每天學習一點點、進步一點點的習慣。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地借鑒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不斷地提升遠程學員的教學水平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相關研究水平,為遠程教育事業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吳明隆.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88.
[2]Spencer,L,M.,McClelland,D.C.&Spencer,S.M.CompetencyAssessmentMethods:HistoryandStateofTheArt[M].Boston:Hay-McBerResearchPress,1994:15-21.
作者:徐飛 單位:本溪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