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銀行會計防范系統優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深化銀行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構建高效的會計風險監督保障系統
近年來,我國銀行界對內控制度的建設非常關注,然而各銀行卻沒有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內控制度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統化、程序化。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目前仍作為一個個被分解的單元分散在各項管理制度之中,如會計內控制度規定了不同崗位的職責,不相容業務程序的先后制約,卻未形成一套由目標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監督系統組成的生產流水線式的防范風險程序,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的問題。因此要構建高效的會計風險監督保障系統,首先要實現內控制度資源優化配制。按商業銀行業務運作方式,建立起相應的內控責任機制,如崗位經濟責任控制機制,權力制衡機制,財務監測機制等。其次要糾正過去將會計職能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而忽略了會計事前預測、事中參與決策、事后分析評價的管理功能。最后,要嚴格執行違紀違章處理條例,對事不對人。不能心慈手軟,真正做到銀行的鐵款、鐵賬、鐵紀,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二、改善金融會計的信息揭示與披露系統,提高信息的使價值
離開了來自銀行內部和外部及時、可靠、完整的會計信息,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就根本無從談起。首先,對來自銀行外部借款單位的會計信息應就其真實性、全面性和相關性提出相應要求。考慮到目前我國企業虛假會計報表滿天飛、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現實情況,因此銀行在接受貸款申請時,應強制要求其報送經由注冊會計師審計驗證后的會計報表,并要求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同時要求貸款企業必須提供現金流量表,并應將原先著重對企業利潤指標和靜態財務比率的考核,轉變為對現金流量指標以及與現金流量表有關的財務比率的考核上來。其次,應當完善會計報表體系及銀行會計科目體系,加強銀行風險防范。在準確披露表內業務的同時,要及時充分披露表外會計信息,并在現有銀行報表組成上補充現金流量表,以彌補目前報表難以反映的相關信息,從而提高金融會計信息的全面性和質量,為經營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最后還要建立充分揭示及相關的責任制度。這是有效防范各級銀行報喜不報憂,隱瞞關鍵問題、風險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加強銀行審計防范系統建設,提高會計風險防范質量
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會計防范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靈敏度高,難度較大,工作量不小,離開了各方面的協同,單靠銀行會計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借助審計力量,動員各方參與,形成一個以銀行會計防范為主,審計防范參與的大防范體系。商業銀行要確立稽核工作的權威性地位,盡快構建一個具有獨立性、超脫性和超前性的現代化稽核監督體系。變以補救為主的事后檢查為以預防為主的事前防范,把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要選派堅持原則、熟悉業務、辦事公道的監管人員擔任稽核工作,并注重年齡、知識結構的合理配備,這對加強風險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金融審計防范系統按其組織授權形式可分為內部審計防范子系統和外部審計防范子系統。內部審計防范是由本級金融企業授權于內部審計監督機構,針對金融風險的情況,運用專門的審計方法,進行風險防范,審查風險責任,提出風險防范建議的過程。外部審計防范系統由兩個層次構成,其一為政府審計防范,即由政府授權審計部門對銀行風險進行審計防范,其二是銀行(含人民銀行、銀監會)授權(或委托)社會中介機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對金融風險進行審計防范。
四、建立健全銀行會計電算化核算系統
隨著我國金融電子化的快速發展,銀行會計電算化已基本普及,水平日益提高,極大地改變了銀行的經營方式與手段,拓寬了服務范圍與內容,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務質量以及銀行的管理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電腦的使用也給銀行帶來了新的風險。近年來,銀行計算機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手段越來越高明,給國家和銀行造成了巨大損失。為杜絕惡性事故發生,確保銀行資產完整,應采取積極措施,本著“制度嚴密、規范標準、專業分工、職責分明、靜態制約、動態協調”的原則,提高認識,堵塞漏洞,全方位有針對性地加強銀行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一方面提高職工風險防范意識,加強法制教育和計算機技術培訓,盡早完善電腦安全管理與監控制度,并狠抓監督制度的落實與執行。另一方面在完善應用系統的控管功能同時,要加強系統開發和維護管理。金融會計的電算化系統要由業務數據處理系統向業務處理與管理型、決策型系統并重的系統發展,通過電算化會計核算系統的開發和運用,完善現有的金融會計管理核算體系,不斷促進會計核算水平和會計核算質量的提高,努力實現防范與化解金融會計風險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