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問題與解決路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三方合作管理模式即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合作模式。社會保險管理部門充分利用商業保險的管理經驗與資源為社會保險提供服務,另外,商業保險管理機構利用社會保險運行的社會信用發展自己的保險業務?;ブJ郊垂洜I的職工醫療互助補充保險,由工會組織主辦,職工資源參加,資金以職工個人籌集為主,單位資助為輔,職工內部互助互濟性質的一種保險。
1、資金渠道和來源單一根據《關于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企業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工資總額7.5%以內的部分,企業可直接從成本中列支,不再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批。這樣減少了審批環節,規定了資金的列支渠道,從政策上為企業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然而,如果企業想要進一步提高補充醫療保險水平,只能增加年度補充醫療保險收入額,但要提取補充醫療保險費超出工資總額7.5%以上的部分,規定中并沒有明顯的指明列支渠道,企業則只能另謀資金的出路,所以存在資金渠道和來源單一問題。
2、經辦部門與經辦人員力量不強經辦部門的設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部分基層站段的醫療保險工作人員分散于企業的各部門,如辦公室、工會、勞動人事科、財務科等,沒有成立一個集中管理的部門,不利于各業務部門的溝通協調,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現象時常發生。經辦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強,專業知識欠缺,更有甚者存在個別經辦人員的素質不高。如經辦人員計算機知識不具備,操作困難,難以達到醫療保險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及時變更申報醫療保險動態信息,辦事效率低,不能及時為企業職工辦理報銷款;甚至在經辦過程中,因自身工作粗心丟失報銷票據,給當地醫保部門出假證明,造成職工信訪等等。
3、醫保政策不統一,矛盾突出鐵路企業具有其獨特的特殊性,具有站點多鐵路線長,派出機構地域不同、基層站段管理跨度大,人員地域分散性強,企業職工醫療參保地分布在不同的省、市。這樣帶來了管理難度的加大,政策落實存在差異,部分企業職工醫保政策、報銷待遇不同,甚至差異很大;第二帶來了安置人員的矛盾,職工退休后,異地安置問題突出,隨著鐵路企業生產布局的調整,企業職工內部流動率加大,部分員工本地參保醫療保險,異地工作,這種情況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這樣給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就醫、報銷等帶來了困難。
4、委托管理不到位,協調難度大鐵路基層站段的異地車間、中間站較多,為降低本站段管理成本,基層站段間實行了委托管理。職工參保地的醫保管理部門受當地政府領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政策出臺不統一,使得委托單位與受托單位很難處理各省、市政策間的差異。有的基層站段經辦人員能力有限、工作不主動,經常出現委托與受托單位的對接不到位,補充醫療保險動態信息變更申報脫節。
對策措施
1、確定補充醫療保險的保障水平,增加資金來源渠道補充醫療保險是鐵路企業為職工建立的補充保險制度,設計補充醫療保險保障水平時,既要考慮企業實際的支付能力,又要考慮職工的繳納能力。鐵路企業在補充醫療保險的保險費用區間和支付比例上,應該明確劃分各費用區間員工需要承擔的費用比例,進而得到確定職工的繳費比率。在保險費收繳中,除按規定從工資總額中列支的7.5%以外,企業可以從職工獎金總額及工資結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保險費;企業內部應該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利潤額,提取部分利潤額作為補充醫療保險保險費額??傊獙ρa充醫療保險進行科學合理的測算,對資金支出科學預測,降低赤字額,既保障了職工的醫療權利,又不給企業帶來過多的負擔,力爭實現雙贏。
2、增強經辦人員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招聘或培訓一批具有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經辦管理人員,建立專業管理通道,實行競爭上崗制。統一基層單位的補充醫療保險業務的歸口部門,將經辦人員調至勞動人事科社保口集中管理;加大業務和素質教育培訓,解讀醫保政策,研討日常問題,提升經辦人員業務辦理能力,經辦效率和業務素質;制訂服務管理制度,樹立服務意識,建立服務型文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做好補充醫療保險報銷工作,為職工提供貼心服務,對辦理報銷困難的職工,要予以照顧,對就醫困難的職工,提供必要的補充醫療保險基金,縮短報銷周期。
3、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政策普及率補充醫療保險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要確保各類相關信息的更新、申報審批渠道暢通、項目準確有效的查詢。并要建立信息化溝通平臺,通報重點項目的醫療費用發生情況,基層單位報銷人員數和報銷金額等;實施補充醫療保險網頁建設,發揮網頁信息傳遞功能,另外還要通過其它宣傳渠道,做好補充醫療保險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工作,把補充醫療保險的法律法規、繳費比例、使用和報銷的規章流程、報銷醫療項目等等宣傳好、提高職工宣傳普及率。
4、制訂委托管理制度,加強與地方部門的協調制定并逐漸完善委托管理制度,實施有效的制約監督機制,加強委托管理,規范委托流程,強化委托單位的主體責任。根據政策的變化,適時調整委托單位職工補充醫療保險的水平和政策,平衡群體層級待遇,委托單位對報銷費用的發放應該進行協調。要積極主動的與地方政府部門溝通,均衡兩者之間的政策差異,得到地方醫保部門的支持和理解,為鐵路職工爭取有利的地方政策傾斜。(本文作者:張農 單位:新疆亞歐鐵路多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