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球有機農業發展走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發展現狀
從各國有機農田與總的農田面積的比例來講,排名前10位的都是歐洲國家。從各大洲有機面積占全球有機面積的比例來講,大洋洲的有機面積占了世界有機總面積的39%,歐洲居第2(占21%),南美洲以20%居第3。2007年,世界上有機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1180萬公頃),阿根廷(310萬公頃),中國(230萬公頃)和美國(160萬公頃)。有機農場數目和有機土地面積與常規農業相比,比例最高的是歐洲。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有機農業在歐洲所有國家開始迅速發展,農場的數目和有機土地的面積不斷擴大,有機市場不斷增長,政策支持和研究事業也都在不斷發展中。
1.2全球有機產品市場
到20世紀90年代末,歐、美、日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生態標志型農產品消費市場,而發展中國家出口拉動型的有機農業增長迅速,國內市場隨經濟的發展也在逐步形成。從發展的規模和數量上看,國民環保意識較強的歐洲、日本、美國等有機食品生產和需求發展較快。歐洲和北美市場占全球有機消費總額的97%,其余的3%也基本集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亞。歐洲的有機產品銷售額在2003年已經達到105~110億歐元,增長率約5%。德國為歐洲最大的有機產品消費市場,其市場銷售額僅次于美國而位居世界第2。英國是世界第2大有機產品消費國,并保持著不斷的增長勢頭。而那些較早開始有機農業的國家的有機市場則在前幾年的迅速增長之后趨向于緩慢增長。歐洲有機食品的營銷市場比較發達,大多數國家的有機食品營銷渠道有普通超市、有機食品專賣店、直接銷售和其他銷售等4種,其中在普通食品超市中銷售的有機食品占有機食品總的銷售量的比例較大。通過多年的有機市場發展,德國、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家的有機產品暢銷率是最高的,有相當數量的有機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忠誠率較高,偶爾嘗試有機產品的新消費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1.3國際有機農業法規與政策
在20世紀80年代,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制定并首次了《有機生產和加工的基本標準》,經過不斷的修改、完善,該標準已成為許多民間機構和政府機構在制定或修訂相關標準或法規時的主要參考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員會也于1999年通過了《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識及銷售指南》。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有機食品市場的興起和國際貿易的增加,各國政府開始關注有機食品生產和銷售的標準化。國家層次的有機農業標準以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代表。1990年,美國頒布了《有機農產品生產法案》,美國有機農業標準于2002年8月正式執行。日本于2000年4月份推出了《日本有機農業法》,并于2001年4月正式執行。中國也于2005年出臺了《中國有機認證的管理規范》。世界上很多有機認證機構早在國家有機標準出臺之前已經制定了機構內自有的認證標準和認證標志。有部分較專業、權威的認證機構的標志早在消費者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并且是當地有機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目前世界上共約有400多個認證機構從事有機認證工作,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和亞洲,最多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中國和德國。在開展國內業務的同時,許多認證機構還開展國外業務。
2趨勢
2.1全球有機生產和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隨著各國對有機農業的認知和接受程度的日益增加,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轉入有機生產,以滿足市場對有機產品的需求,全球性的有機市場增長將是必然趨勢。一些有機農產品生產大國,如阿根廷、巴西、中國等的國內有機消費市場也正在逐漸形成,有機產品將會進軍主流銷售渠道,而主要的消費人群是追求高質量和健康食品的中上層人士。所有這一切都預示著有機農業正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增長,有機產品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商店和餐桌上。
2.2從關心環保到關注食品安全
有機農業發展初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歐洲發生瘋牛病事件以來,消費者由關心環境問題轉向食品的安全健康問題。在德國,雖然近年來按傳統方法生產的牛肉銷售量下降了50%,但有機牛肉銷售量卻增加了30%。雖然購買有機牛肉的價格比常規牛肉要高出30%,但顧客一般認為,由于有機牛肉的生產付出了更多的環境和安全成本,因此付出高一點的價錢是值得的。據調查,56%的美國公民認為有機食品更為健康,60%的丹麥人經常購買有機蔬菜、牛奶,德國慕尼黑市場上30%的面包是有機的。隨著消費者對高質量的有機食品的認可,特別是市場份額較高的有機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嬰幼兒食品、糧食類、奶制品等的需求將穩步增長。
2.3統一標準和認證
目前全球60多個國家制定了各自不盡相同的認證和認可體系,不同的體系影響了各國有機產品的貿易過程,違背了有機法規制定的初衷,即增加貿易、發展市場及培育消費者信心。現存的不同的標準和法規產牛了貿易技術壁壘,迫使許多有機生產者必須獲得多種有機認證才能進入不同的市場。因此,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等國際性機構和組織正在積極朝著協調各國及各機構有機法規的方向努力,以避免潛在貿易壁壘,促進全球有機產品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