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項目教學法在影視制作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影視制作課程是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注重實踐性與創新性。本文闡述了項目教學法的含義、特點以及項目教學法在影視制作課程的適用性分析,并結合筆者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以項目教學法在《影視短片創作》課程中的應用為例,對包含確立項目、分析項目、制定計劃、協作實施、作品展映、教學評價在內的全流程教學過程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項目教學;項目任務;主動學習;影視制作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中國影視產業快速發展,正由影視大國向影視強國邁進。影視產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影視傳媒院校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影視人才,但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如今影視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影視人才成為當前影視傳媒院校開展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就影視制作課程教學來看,積極引入項目教學法,有利于在項目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實現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優秀的影視制作專業人才的教學目標。
二、項目教學法的概念
項目教學法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導向,由教師設置真實情境,將工作項目貫穿在整個課程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完全意義上的項目教學不是學習完理論知識之后的一個練習環節,而是直接依據項目實施過程來展開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1]。作為一種基于行動邏輯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基礎、以崗位為導向,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拓展與創新。項目是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關鍵。教師在分析與制定項目時,首先要把握項目的難易程度。充分考慮當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適度的項目難度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過往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此次項目實踐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決問題。項目教學法注重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式學習,要求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進行知識應用與技能訓練。其次,注重項目的應用價值。“項目教學法的前提是依據企業需求劃分崗位技能,圍繞這些崗位技能提煉出相應的職業能力,以作為教學案例選取的依據,使得項目教學目標直接與企業需求、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2]。教師要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將企業需求與教學目標相融合,形成工學結合的開放式課堂。最后,通過項目驅動實現賽訓教一體化教學。以專業競賽為項目驅動,將競賽項目內容與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在競賽過程中以項目驅動,既能夠檢驗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質,又能通過競賽平臺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尋找校校(校企)之間的差異和不足,并及時補充和完善,有效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三、項目教學法在影視制作課程的適用性研究
影視制作課程是以講授影視藝術理論和制作方法為主,包含劇本創作、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三個部分。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性與創新性,以培養學生影視制作技能為導向,要求學生不但能熟練運用各類攝影器材、燈光設備、剪輯軟件,還要具備導演思維,能夠以視聽語言為藝術媒介完成不同類型的影片創作,成為高素質影視創作人才。隨著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影視制作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現在大多數影視制作課程在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墨守成規,使得本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發展、適應崗位需求的影視制作課程依舊停留在以書本為中心、教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脫離當前影視行業發展需求,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被壓制。因此,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影視制作課程中,有效改變當前影視教育中的不足之處。在影視制作課程中,教師通過項目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將學生所學的影視制作相關知識應用到具體項目當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搜集行業信息、內化教材,科學合理的設計項目內容,既要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專業水平,又要滿足影視行業發展的社會需求。同時,在項目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蘊含的巨大潛力,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四、項目教學法在《影視短片創作》課程中的應用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是寧波市唯一的高職類重點建設特色專業,自2012年以來就以專題視頻作為學生畢業作品設計,考查和培養學生的“采編寫拍”全媒體技能。近年來,面對短視頻行業快速發展的現狀以及寧波市委市政府提出“影視寧波2020建設計劃”,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為了更好地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2019年起正式開設“影視制作”專業課程模塊。《影視短片創作》是“影視制作”模塊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課程開設在第四學期,是在前期已開設的攝影攝像、視聽語言、文案創作、畫面剪輯、視頻包裝等課程基礎上,讓學生將已學課程知識綜合運用到各類影視短片創作中。“通過項目教學可以整合教學資源,打破課程之間、專業之間的藩籬。將不同課程內容組合在一起,將教學活動設計成為學生和教師克服學科教學所造成的知識和技能條塊分割的過程”[3]。在《影視短片創作》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從項目策劃、劇本創作、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多個環節中掌握影視制作全流程,既為大三畢業作品“專題視頻”做好模擬演練,也為畢業定崗實習和創業就業打下扎實基礎。自2003年實現產業化以來,我國影視制作工業化體系的建構日益完善。“影視早在業內公認為創意產業,于是各個環節創意人才培養,或影視人才較全面的各種素質技能的養成等成為重要問題”[4]。因此,在《影視短片創作》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基礎、以崗位為導向”,通過具體項目的實施,培養學生在影視制作環節中不同崗位的基本素質、不同影視生產環節之間的協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具體來說這一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六大步驟:確立項目、分析項目、制定計劃、協作實施、作品展映、教學評價。
(一)確立項目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能力,由教師制定具體項目。要求項目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以項目為驅動在后續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衡量項目的實際應用價值,要與當前影視行業需求相適應。《影視短片創作》課程,教學周數18周,72學時,共實施教學項目三個。項目一:學生完成紀錄短片創作,掌握紀錄短片的創作理念與方法。項目二:學生完成劇情短片創作,掌握影視短片的創作理念與方法。項目三:以每年一屆的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中微電影類別所定主題為依據,要求學生根據大賽主題和競賽要求創作短片并擇優選送參賽。
(二)分析項目
教師通過分析、講解經典影片和歷屆優秀學生獲獎作品,讓學生了解影視語言表現技法以及不同類別影片在主題設計、拍攝技巧、視覺風格、影片節奏等方面的特點,激發學生影視創作熱情,引導學生以項目任務為導向完成此次影視短片創作實踐全流程。
(三)制定計劃
根據項目要求,學生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組長和成員,并做好項目成員的崗位分工,如導演、編劇、攝像、剪輯、制片等。實行導演(組長)負責制度,由導演帶領小組成員進行項目策劃,確定影片風格和故事大綱以及項目時間進度安排,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四)協作實施
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以導演為核心、相互協作,根據項目整體要求,確定所拍攝影片的主題、人物、情節,并做好攝錄器材、道具、場地、演員、交通等諸多方面的統籌,并根據天氣情況、人員時間、拍攝對象的要求作出相應調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和每個小組保持密切聯系,做好項目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五)作品展映
各小組按項目截止時間提交最終作品,要求每個小組成員結合自己崗位特點和實施情況撰寫個人工作總結,并由導演(組長)對作品進行展映和影片創作闡述,展示在具體項目中學習和掌握的專業技能,并自我分析作品存在的問題。邀請影視行業專家與教師作為項目評委,對小組作品進行點評,針對影片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促進學生創作水平的提高。
(六)教學評價項目的教學評價
主要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行業評價。學生評價主要圍繞學生的學習能力、職業態度、專業技能、未來崗位等方面做出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包括教師對項目的最終作品的成果性評價和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行業評價包括學生作品在各類賽事中獲得的榮譽以及影視行業專家對學生能力、影片作品、項目教學以及行業的契合度的評價。
五、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影視短片創作》課程教學成果
(一)項目驅動提高學生專業能力
以項目教學法推動《影視短片創作》課程教學,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通過項目驅動的方式了解和掌握不同類型影視短片創作的方法,提高學生專業創作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在影視創作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能力。
(二)教賽融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將教學項目和專業學科競賽相融合,激發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大賽中得到更多鍛煉。近年來,筆者在課程中指導的學生作品在浙江省第十七屆、第十八屆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中,榮獲高職組微電影類一、二、三等獎,體現了項目教學法應用在影視課程教學和專業競賽指導中的成功。
(三)促進教師發展、完善培養體系
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影視制作課程教學中,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實施方案,形成系統的項目教學設計方案和課程教學模式,推動影視制作人才培養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方面的研究與實施。教師深入影視行業,對接社會需求,有利于教師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
六、項目教學在影視制作課程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如何將教師設計的項目與企業需求密切結合
項目設置是項目教學法的基礎。教師在制定項目的時候要把在校學生和影視行業從業者區分開來,著重把握項目的難易度,既要面對市場,體現影視行業的實際需要,又要兼顧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同時也要盡可能開展校企合作,推動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同育人機制。
(二)如何在項目教學法中兼顧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動性
在項目教學法的實際應用中,許多高校教師對學生在項目中的“自主學習”能力估計過高,導致在項目實施中師生缺少互動和聯系。因此,在影視制作課中的項目設計和實施環節中應該變“學生自主”為“教師主導”才能保證在項目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
(三)如何在項目模式化、類型化的教學過程中
符合影視藝術創作的自身規律項目教學法適宜于現代社會的工業化生產模式,項目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分解、模擬、重組。現在我國影視工業越來越成熟,類型化創作、流水式生產使得項目教學法可以引入到影視制作課程教學中,但影視藝術有其自身創作規律,不能停留在初級工匠學徒的培養目標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養。
七、結語
隨著我國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將影視制作課程教學與影視行業人才需求、崗位能力相對接,采用項目教學法引入工作項目進課堂是許多影視傳媒院校專業課程改革與創新的熱點。通過不同類型影視項目的創作實踐,既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所學的影視藝術理論加以理解,提高影視創作水平,同時又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影視藝術創新思維。當然,在影視制作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還有不少問題和矛盾需要解決,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改革中不斷探索與創新,才能發揮項目教學法在高素質影視制作人才培養中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基于學習分析的職業教育項目教學設計模型[J].職教論壇,2015(18):4-11.
[2]陶雙雙.項目教學法應用中的體會與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8):33-35.
[3]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43-44.
[4]陳旭光.論綜合性大學影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八大矛盾關系[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01):82-88.
作者:程文 單位: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