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快速發展和綠化面積的不斷增加,伴隨產生的園林廢棄物也隨之增加,傳統的填埋和焚燒等處理方式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還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阻礙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文章總結分析了當前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園林廢棄物;利用現狀;栽培基質;有機肥料
園林廢棄物是指園林植物在養護、修剪及自然凋零過程中所產生的樹枝、草屑、落葉、殘花等。園林廢棄物富含有機物質和營養物質,逐步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國外等發達國家對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較早,美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有嚴禁焚燒、填埋園林廢棄物的規定,將枯枝落葉堆肥代替自然土壤[1],目前,美國對園林廢棄物的收集、分類等機制趨于完善,堆肥工藝穩步發展[2]。澳大利亞政府也十分重視園林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綠色經濟產業鏈,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受政策及科技發展的影響,我國對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較晚。進入21世紀,我國大多數城市對園林廢棄物的處理依然沿用比較傳統的焚燒、填埋等方式,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較低。隨著廢棄物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大中型城市開始積極開展園林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工作,如2005年北京市修建了植物垃圾處理廠,將園林廢棄物制作成植物栽培基質,實現生物資源再利用[3]。廣州也于2005年在華南植物園修建了1座堆肥廠,將園林枯枝落葉進行發酵處理制成有機肥料,此后陸續建立了多處綠化廢棄物處置場地,將園林廢棄物“變廢為寶”,通過生態處理技術實現資源化利用,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4]。
1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式
1.1有機覆蓋物
園林廢棄物經過粉碎、發酵腐熟、炭化和堆漚等處理后,覆蓋在園林植物土壤表層,具有調節土壤溫度、減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質、避免病蟲害入侵、抑制雜草生長及美化城市景觀環境等功能。與石子、沙子等無機覆蓋物相比,有機園林廢棄物覆蓋可使土壤有更好的透氣性和保持土壤溫濕度的效果。此外,有機園林廢棄物還可有效促進土壤硫元素氧化,降低土壤pH的作用[5]。
1.2有機肥料
園林植物在管護過程中,養護人員為操作方便,長期施用無機化肥,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嚴重影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造成土壤板結,病蟲害危害嚴重,嚴重制約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采用微生物好氧高溫發酵或炭化技術,變廢為寶,將園林廢棄物加工成綠色有機肥料應用于園林植物的日常管護中,可增加土壤疏松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供全面、均衡、長效的營養成分,緩解土壤板結和鹽漬化問題,促進植物健康生長[6]。此外,園林廢棄物來源廣,體量大,制作成本較低,相較于化學肥料,可降低養護投入成本。
1.3植物栽培基質
目前,用于園林植物容器育苗的基質以泥炭為主,泥炭屬于優良的有機基質,但也是短期內非可再生資源,過度的開發利用已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園林廢棄物是園林植物的副產物,富含有機質和營養元素,經過好氧高溫發酵技術處理后,生產出的有機基質具有保溫、保濕、透氣、提供營養等特點,能夠代替泥炭使用。在園林植物容器育苗中,有效調節了根際環境中的水、氣、肥的供給,改善了植物根系土壤環境,有效避免了連作障礙、土傳病害及土壤污染等問題,保障了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
1.4制作木塑產品
園林廢棄物可經過一定處理加工成精致度高的板材。園林修剪過程中產生的較粗樹枝可將其加工成板材或依據樹枝的形態特征加工或雕刻成工藝品進行銷售,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此外將園林修剪過程中產生的較小樹枝或枝干,可將其作為原料制作成紙類、木筷等物品,可達到廢棄物再利用的效果,也能提高經濟收益。
1.5其他資源化利用方式
園林廢棄物多由小樹枝、樹葉、草本等有機物質組成,而園林綠化中大多數的樹種枝葉可進行扦插育苗[7]。扦插作為植物繁殖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其特點是繁殖速度快,遺傳變異少,可縮短育苗周期,提高經濟效益。何柳燕[8]研究認為園林廢棄物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資源,可將其收集后進行粉碎、干燥處理,制成形狀規則的固體顆粒燃料,可替代煤炭等傳統燃料,不僅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也降低了環境污染。
2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機制不完善
隨著我國對園林廢棄物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性文件,如國家標準《綠化植物廢棄物處置和應用技術規范》(GB/T31755-2015)、廈門市政園林局的《廈門市園林綠化植物廢棄物管理辦法》、北京地方標準《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范》(DB11/T1512-2018)等。但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程度不同,各城市之間的園林廢棄物情況不同。例如,我國多數城市園林廢棄物收集是和垃圾混合在一起,而很少有單獨對園林廢棄物分類收集的,更沒有這方面的政策規范。此外,園林廢棄物處理作為園林綠化管理中的一環,其管理者應當具有對其收集和處理的義務,例如應對自家庭院、小區、企業園區、公共綠地范圍內的園林廢棄物收集和管理負有責任,但這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并未明確規定。
2.2技術保障及資金支持不足
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一項周期長、投入大、收益低的項目,這也是造成很多地區對園林廢棄物的處理仍采用填埋或焚燒方式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雖然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逐漸受到重視,一些新型應用處理技術也不斷涌現。但由于資金不足,常造成生產的產品性能不穩定,質量較低,導致開發的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差。此外,由于缺乏資金投入,一些新技術在產業化的轉化過程中,未能進行有效地應用和推廣,導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發展緩慢。
2.3選址及場地建設缺乏科學規劃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園林廢棄物收集處理點選址缺乏規劃,在選址前未深入該地區進行詳細考察,也沒有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園林綠化、運輸成本及規模等情況進行全方面考慮,導致一些廢棄物處理廠建設在偏遠郊區,交通不便,更增加了廢棄物的運輸成本及處理費用。此外,市區內的公園、企業園區及居民小區附近也缺乏園林植物廢棄物臨時收集點,配套設施不足,導致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發展進程受阻。
2.4對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價值認識不足
對園林廢棄物,大眾對其資源化利用的價值沒有充分認識,園林廢棄物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燒,不僅運輸成本較高,還占用大量場地,污染當地生態環境,對周圍人群的居住環境造成很大程度的負面影響;大量焚燒園林廢棄物不僅污染空氣,還易引發火災。因此,當前大眾還未充分了解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對其發展存在片面、不清晰的認識。
3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議
3.1完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
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保障園林廢棄物利用的順利開展。明確園林廢棄物產生、收運及處理相關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廢棄物要統一分類收集,嚴厲禁止園林廢棄物的焚燒處理,提高廢棄物的填埋成本,從廢棄物產生到處置整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管。此外,還需制定有關園林廢棄物收運、處理的收費標準及收運、處理單位的資質要求及資質認定的管理辦法等配套管理文件。
3.2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及扶持力度
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一項具有公益性質的環保產業,需要政府部門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并在處理技術、設備、場地等方面給予處理企業扶持。政府可通過為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企業提供免息貸款、提供免費場地和相應補貼等優惠政策,扶持企業順利運營。
3.3全面統籌布局,科學合理選址
各地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因素,全面統籌布局,從廠址的選擇,運輸路線等進行多方面比較后制定相應建設規劃,遵循“就近處理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實現園林廢棄物的資源化、科學化利用。可在縣區級建造1~2個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處理中心,并根據區域范圍,合理布局廢棄物臨時收集點,并定期將各臨時點廢棄物運輸到中心統一處理。
3.4加強宣傳,提高大眾認知度及參與度
通過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提高大眾對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宣傳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及填埋和焚燒廢棄物帶來的弊端。介紹和宣傳以園林廢棄物為原料加工的環保產品及用途,通過建立示范基地,提高大眾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識及參與度。
4結語與展望
目前,我國園林廢棄物產生量巨大,如何變廢為寶,綜合利用園林廢棄物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我國當前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面臨的問題,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研發出更經濟、便捷、實用的加工品,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僅能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還能促進園林綠色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大力發展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對改善生態、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樸,丁昭全,張瑛,等.園林廢棄物覆蓋對園林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3(1):70-72
[2]彭青,陳曦,趙旋.武漢市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8(24):69-70,72
[3]于鑫,孫向陽,徐佳,等.北京市園林綠化廢棄物現狀調查及再利用對策探討[J].山東林業科技,2009,39(4):5-7,11
[4]田素平.淺談呼和浩特市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建議[J].內蒙古林業科技,2020,46(1):57-59,62
[5]闞麗艷,奚霄松,何曉穎,等.有機覆蓋物對城市園林植物土壤養分狀況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14,32(1):79-88
[6]楊暉.園林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5):181-182
[7]李智.淺談新能源發展模式:園林廢棄物生產乙醇技術[J].生態經濟,2011(11):161-165
[8]何柳燕.淺談園林廢棄物的生態處理及資源化利用[J].南方農業,2019,13(9):56-57
作者:鄭冰 單位:山西省大同市文瀛湖風景區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