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藥湯劑不良反應及藥學干預價值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中藥湯劑常見不良反應,探究藥學干預的臨床實施價值。方法選擇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中藥湯劑治療患者80例納入對照組,觀察記錄不良反應癥狀及誘發因素,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接受中藥湯劑治療患者80例,開展藥學干預,觀察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統計學差異明顯。結論中藥湯劑不良反應主要影響因素包括藥物自身原因及用藥不規范,實施藥學干預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中藥湯劑;不良反應;藥學干預
中藥湯劑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但并非無不良反應。隨著臨床經驗累積增加,科學技術水平發展,部分中藥不良反應逐漸顯露并得到證實。因此,總結中藥湯劑常見不良反應,探究影響因素并制定科學藥學干預政策,可保證中藥湯劑的臨床藥效,提升用藥安全性。因此,本文總結常見不良反應并探究藥學干預效果。現匯總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中藥湯劑治療患者80例納入對照組,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42.18±3.48)歲;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接受中藥湯劑治療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齡22~79歲,平均年齡(43.86±3.22)歲;兩組病例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記錄對照組患者應用中藥湯劑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總結引起不良反應的誘發原因,包括人為因素,藥物因素、劑量不當、中藥配伍不當及療程延長等因素。觀察組根據對照組總結的常見不良反應及影響因素,制定藥學干預方案,具體內容如下:①加強藥學監督力度,制定完善藥學反應監測體系,詳細記錄中藥湯劑引起的不良反應,嚴格規定用藥劑量與時間[1];針對因人為因素引起的不良反應,例如處方失誤、醫囑不完善、用藥過量等原因,追究主要責任,對責任人進行相應懲罰,使醫護人員在中藥湯劑用藥安全方面的重視度大幅提升,避免因處方失誤等認為因素產生的不良反應。②規范中藥使用情況,明確中藥湯劑的煎制方法、服藥時間、次數與溫度,根據中藥特性及患者癥狀與身體情況進行嚴格控制。例如,含有烏頭類的復方中藥湯劑,需先將烏頭類藥物煎1h,然后方可煎其他藥物。中藥湯劑的服藥時間有所差異,利濕、催吐藥物最適宜服藥時間為上午,而緩瀉、安神湯劑類藥物則在睡前服用最佳;發汗解表類藥物熱服療效最佳。③嚴格遵守配伍規范:中藥配方中重視配伍,即不同藥材之間的相互配合,方可使藥效達到最佳效果,實現表里根治的目的。但是,部分藥物不適宜在同時服用,不僅無法達到治療效果,而且藥物相克也會引起不良反應發生。因此,藥材配伍應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利用藥物間相互制約作用,利用藥物間相畏、相殺的藥物配伍原則降低藥物毒性,例如,生半夏與生姜共用時,可使生半夏中的毒性減低。④辯證論治:中醫中辯證論治是主要原則與優勢,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對癥治療,根據患者年齡、病因不同,即使是同種病癥患者,臨床用藥方面也存在差異。因此,臨床用藥時需要根據患者體質、年齡、病因、寒熱虛實等情況進行綜合辯證,進而選擇合適的中藥湯劑組方,酌情用藥,可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對不良反應的發生因素進行統計。
1.4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23.0軟件,計數資料:以χ2值檢驗,以百分數描述;P值<0.05,可判斷具備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對照組80例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中藥湯劑中涉及藥物種類較多,對中藥材炮制方法、用藥的用量、時間與溫度均提出了較高要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均會導致患者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2]。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在臨床中廣泛推廣使用,中藥湯劑出現不良反應頻率越來越高,廣大醫務工作者與患者對中藥湯劑產生的不良反應越發關注。中藥湯劑出現不良反應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藥物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藥材本身帶有一定毒性,此類藥物使用期間若未將藥物毒性進行去除或以配伍原則化解,則會導致患者服藥后出現不良反應。藥量掌握不佳、去毒步驟不到位均會引起不良反應發生。第二,藥物使用劑量與療程,未能嚴格按照《中華藥典》對藥材用量開具處方也會導致不良反應發生。藥學干預的良好開展,可提升醫護人員對中藥湯劑用藥安全的重視,嚴格按照規定要求與配伍原則,對中藥材的用量與炮制方法進行科學把控,囑咐患者嚴格按照醫囑要求按時、按量用藥,同時中藥辨證論治,提升用藥的安全性,預防相關不良反應發生,使中藥湯劑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綜上所述,藥學干預的實施,可使中藥湯劑用藥更規范,預防并減少相關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提升用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周藝,沈炳香,聶松柳,等.藥學干預促進中藥注射劑臨床合理應用的價值評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
[2]周玉萍.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與用藥干預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2)
作者:費曉冬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