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藥學本科專業對標建設情況分析與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藥學本科專業對標建設情況分析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藥學本科專業對標建設情況分析與對策

[摘要]我國首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出臺已有2年,本文將我校藥學本科專業對標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以及存在困難、原因與對策等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為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共同提升提供思路,為更多兄弟院校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人才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藥學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2018年1月,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簡稱“新國標”,該文件涵蓋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本科專業[1-2]。其中《藥學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融入了高等教育改革、國家戰略部署、醫藥行業發展的新理念[3],對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方向和內涵等方面均有明確規定。我校在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落地生根,抓好專業內涵建設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目前,嘉應醫學院以《藥學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指導對標建設期滿2年,本文將我校藥學本科專業對標建設情況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師資配備、教學條件、質量保障等方面的主要舉措和成效,以及存在困難、原因與對策等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為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共同提升提供思路,為更多兄弟院校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人才提供經驗借鑒。

1對標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1.1培養目標情況

目前我校新版的藥學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和醫藥衛生事業需要,能促進粵東北地區藥學事業和客家中草藥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現代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在藥物生產、檢驗、流通、使用、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藥物發現與評價、藥物質量標準研究與質量控制、藥物制劑設計與制備、藥品管理與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嘉應學院醫學院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中聚居地,轄區內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約80%,植物資源豐富。在長期遷徙的過程中,梅州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匯點,客家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包括藥膳、涼茶、客家話、客家建筑等在內的客家文化,并代代相傳[4]。五指毛桃、魚腥草、雞矢藤、艾、牛奶樹、雞骨草、鐵甲草、土茯苓、葛根、魚腥草、針筒草、溪黃草、馬齒莧、紅絲線等藥材配以雞肉、豬骨頭、瘦肉等煲湯均為集防治于一體的客家藥膳的典型代表[5-6]。梅州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位于閩粵贛三省交界處,遠離珠三角經濟圈,因經濟和信息化建設落后,難以吸引并留住外來人才,各醫院、藥企、社會藥房等基層醫藥衛生人才奇缺。因此,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的需要,我院在新版藥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能促進粵東北地區藥學事業和客家中草藥發展的”等描述,特別制定專業畢業要求實現矩陣,詳細劃分了9點畢業要求,并將每一門開設課程對應的指標點與畢業要求一一對應起來。作為粵東北地區僅有的幾所全日制藥學本科院校,我院在制定培養目標時充分考慮在符合國標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本專業人才素質要求,結合本專業發展現狀和方向,希望培養出能夠傳承客家文化的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我們有責任為粵東北、全省、甚至全國各地不斷輸送能夠服務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藥學人才。

1.2培養規格情況

我院結合藥學專業特點,從思想政治、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等方面分別予以具體表述學生在畢業時須達到的要求。如專業素質方面:掌握與藥學相關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生藥的鑒定與炮制等基本方法和技術;掌握藥品調劑與合理用藥的基本知識,熟悉藥物與生物體相互作用,藥效學和藥物安全性評價,具備參與臨床合理用藥的能力;掌握藥物制劑的制備及藥品檢驗的基本知識,具有藥物制劑處方及生產工藝流程的設計能力、具有藥物制劑生產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選擇恰當的藥物分析方法控制藥品質量的能力;掌握初步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具有從事藥物研究與開發、劑型設計、藥品生產、藥品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新藥藥理實驗與評價的能力;熟悉藥事管理法規及藥事管理的基本知識;掌握藥品營銷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及計算機實際應用的基本知識,具有較熟練的計算機實際應用及借助工具書閱讀本專業英文文獻和相關資料的能力。又如身心素質方面: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尚的情操和身心保健的知識和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的應變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夠履行建設祖國的時代使命。該培養規格在國標基礎上結合了藥學學科特點、所屬客家地區特色和學生發展需求,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

1.3課程體系情況

1.3.1課程建設方面在課程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專業教學內容涵蓋國標中所列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并增設與客家區域特色及行業發展相關課程:客家民俗與文化、客家中草藥、生藥學采藥、中醫藥膳學、中藥調劑與養護學、臨床藥理學、醫藥倫理學、科研基本方法、醫藥市場營銷學等課程,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另外,對照國標要求,進一步突出地方辦學特色,深化教學改革,加大對客家中草藥、生藥學采藥、綜合性實驗相關課程的課程建設力度,重視教學效果。通識類課程為54學分,除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外,本校根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曾設科研基本方法、大學生創業基礎、醫藥進展、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Photoshop圖像處理技術等方面的課程。基礎課程包括化學類、生物學類、醫學類課程。主要有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課程,總學時設置符合藥學本科專業認證標準,實驗課程學時與理論課程學時比高于等于0.8∶1。專業核心課程有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對標建設以前,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等課程建設檔案均為紙質版,每學年更新一次,容易造成紙質材料堆積,需要專門場所儲存,不易保存等缺點;對標建設后由課程負責人建設核心課程網絡平臺,師生在校內網共享網絡教學資源。各課程考核試卷的分析與總結是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直觀反應。2017年以前試卷裝訂中的平時成績過于簡單,老師只給一個平時成績,沒有評定依據和具體構成,平時成績大部分在90分以上。對標建設后,學院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制定了本科課程考核改革指導意見并對實施形成性評價做出具體規定,采用終結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結合,學習過程評價與目標評價相結合,使考試成績不僅反映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而且考察其在學業中表現出來的創造力、想象力、表達力等能力素質。同時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和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做到考核過程全程化、考核內容科學化、考核方式多元化、組織形式多樣化。規定平時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40%~50%之間,期末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50%~60%之間,其中自2018級學生開始,期末考試成績需達到50分及以上,期末總評成績才能評定為合格及以上等級;同時取消清考制度,一門課程只有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及格者重修該課程。

1.3.2專業實踐環節高度重視專業實踐環節,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類課程為63學分,主要包括課程實驗、實訓、實習、畢業論文、專業見習、軍事訓練。實踐教學除基本教學內容外,還設立《綜合性實驗》、《生藥學》采藥等特色實訓項目,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約為16人,專業課程實驗總課時為574學時,符合國標要求。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為集中實踐環節,安排在第七、第八學期進行,畢業論文需在畢業實習期間完成,時間為40周。實習單位主要通過學院組織聯系安排,也可以通過學生自主聯系具有帶教能力的三甲醫院或者大型制藥企業,學生實習期間不再安排校內住宿。此舉既符合國標要求,又緩解了學院宿舍壓力。畢業論文選題符合醫藥行業人才能力素質目標要求,并結合藥學科研與藥品生產的實際問題,一人一選題。2018年學生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共122個,實驗研究61個,調查與應用研究60個,綜述1篇,實驗性論文選題占本專業全部論文選題的比例為50%。對標建設以來,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拓展實習單位、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鼓勵教師產學研立項和縱向科研立項等方式,2019年藥學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選題共133個,實驗研究85個,調查與應用研究48個,實驗性論文選題占本專業全部論文選題的比例為64%,國標規定不低于90%,此項仍不符合要求。所有選題均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能體現綜合運用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原則,有利于鞏固、深化和擴展所學專業知識。大部分選題直接來源于教師與實習單位的科研與生產實踐,選題難易適中,工作量飽滿,所有學生均通過答辯獲得畢業論文成績,均能按規定進度完成論文各項工作,答辯程序規范,論文和所有過程材料均建檔保管。

1.4師資配備情況

自對標建設以來,按國標規定師生比應不高于18:1,學院采用“內培、外引”的方式,取消藥學大專招生、通過引進高學歷教師,并鼓勵中青年教師通過進修或在職攻讀學位來提高學歷層次,教師整體素質顯著提升,師資隊伍的學歷、年齡、職稱結構進一步優化,培養和儲備了一批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0人,教輔、實驗人員1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94%,其中博士學位3人,35歲以下的教師均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占88%,僅2人具有副高職稱。自對標建設以來,藥學系專任教師承擔市廳級以上教育教學改革與科研項目22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科技廳、教育廳、衛生廳等科研項目10項,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子課題3項;申請國內外專利7項,獲得授權1項,指導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挑戰杯”、“攀登計劃”累計30多項。按照國標要求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目前的師資配備仍然不符合要求,其中多位年輕教師均正處于評副高職稱期,預計近三年內能完成由中級向高級職稱的轉變。然而某些主干課程負責人沒有穩定的科研方向,沒有主持省級及以上藥學科研項目的經歷,科研薄落。按照每位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人數原則上不超過6,校外完成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每人帶教學生不超過3人的規定,我校藥學本科論文指導工作仍存在較大壓力。目前藥學系建有教研室這一基層教學組織,實施資深教師傳幫帶、集體備課和定期組織教學研討活動、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有新教師開課審批制度和教師新開課審批制度。用以有效保障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通道和教師素質持續提升機制。學院采用統一組織、明確職責、逐級落實的辦法實施學院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教務科、督導辦、系部、教研室、教師和學生的職責和任務分工明確,共同保障教學質量。

1.5教學條件情況

基本辦學條件符合國標要求。實驗室照明、通風設施齊全良好,水、電、氣管道及網絡走線布局安全、合理,實驗臺耐化學腐蝕,有防水和阻燃性能;實驗用藥品的購置、存放和管理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系部建有藥學實驗教學中心,擁有藥劑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用植物與生藥學、藥物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藥物分析實驗室和精密儀器室、天然藥物標本館和天然藥物園等實訓場所,學生單項實驗時采用30名學生1組進行小班教學,基本滿足單項實驗教學時生均使用面積不小于2.5平方的要求。基礎藥學實驗常用玻璃器皿基本滿足每人1套,大部分實驗的儀器臺套數滿足每組實驗不超過4人的需要。但大型儀器的種類和臺套數太少,售后維護跟不上,綜合實驗、大型儀器實驗教學設備不能滿足每組實驗不超過6人的需要。有能夠滿足教學要求的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目前,學院正在不斷拓展實習實踐渠道,加強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提高實習實踐的覆蓋面、層次性和多樣性,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現與省內外30多家制藥企業、醫藥公司及醫療機構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及教學實習點,為學生畢業后能夠盡快進入工作崗位提供良好的平臺。近3年畢業生考研成功率約占學生總人數10%。對畢業生跟蹤反饋僅靠班主任收集信息,缺乏有效的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

2存在困難、原因與對策

由于種種原因,作為地方大學,無論是教學水平還是科研水平,與重點院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在辦學實際和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對標建設時間尚短,辦學條件和教學理念等各方面仍在建設中。

2.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稱教師比例偏低,專任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省級、國家級高水平教學科研項目較少。因學院地處偏遠山區,難以招聘到高職稱高學歷的專業領軍人物做學科帶頭人。信息交流受到一定限制,本科專業建設起步較晚,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因此,需加大現有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和專任教師的培養力度,使其在國內同行中更具影響力。通過專業帶頭人到國內、外訪學,進修和深造,從而掌握本學科前沿學術動向,使其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帶動本專業全體成員共同開展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在原有基礎上,培養5~10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雙師素質”的教師擔任骨干教師。通過采用專業研修與考察進修相結合、學歷提升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等方式,有計劃、分步驟的進行培養,使其具有較高理論與實踐教學水平、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夠根據職業崗位的需要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開發課程等,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學院在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并沒有擴充人事編制和職數,今年因工作需要招進大量教學、教輔人員入職,此外,高校教師崗位職數長期和本院附屬醫院衛生系列職稱的職數混為一體,導致高校教師崗位職數不足,評審職數受限的前提下,難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師資結構。本校正考慮成立教師發展中心為教師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有效持續提升教師素質和職稱。加強人才引進,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教師素質持續提升。

2.2改善教學條件

針對實驗室條件緊張,實驗室場地、新增年均教學科研儀器投入經費不足、實驗藥品購置受限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綜合實驗、大型儀器實驗的臺套數不能滿足使用的情況,應增加教學投入,增購和更新陳舊的實驗教學設備,提高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利用率,提高實驗設備檔次。規范藥學實驗教學中心的管理和運作模式,加強引進和培養專任實驗教學師資,加大對中低壓制備色譜,快速水分測定儀、高效液相色譜儀(配示差檢測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熒光分光光度計、高效毛細管電泳儀、藥物透皮擴散試驗儀、薄層點樣儀等綜合實驗儀器的采購力度,保障教學條件滿足教學需要。

2.3其他方面

教學信息化建設落后,因學院經費對教學改革投入不足,教師的教學改革和質量工程項目難以推進。因此,學院應加大信息化建設進程、增加教學改革經費投入,弱化行政干預,簡化審批手續,讓立項老師有充足的經費并在符合財務制度的基礎上充分擁有經費使用自主權,便以積極、大膽開展教學教育改革和質量工程項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此外,應建立持續有效的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和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完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建立和實施第三方評價機制,采取座談、電話、網絡或問卷形式調查畢業生、家長及企業對專業辦學的滿意度及認可度,并將其同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創業成效等一同作為衡量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推動專業建設與持續改進改進。校企合作有待進一步深化。目前校企合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企業或醫院合作積極性還不夠高,參與度不夠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現有“合作機制”對企業或醫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根據職業崗位需要,建立校內仿真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共建能夠有效實現“教學一體”的校外教學型實訓基地,增加開辟制藥企業、醫藥公司、醫院等校外實習基地。與學校附屬醫院聯合,建設醫院藥學實訓中心,培養學生進行藥品調劑和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能力,為臨床醫師和患者提供臨床藥學服務,并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校企聯合建成校內零售藥店1個,通過實習使學生掌握零售藥店藥品采購、驗收、儲存、銷售等基本工作程序;掌握藥品質量管理及其監督管理制度;培養學生具備審方、計價、配方、發藥等藥品調劑基本技能、藥店經營管理能力以及營銷技巧等。實習單位的種類不夠豐富,數目不多,現有的簽約合作實習單位中,醫院占據大部分比例,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實習生散在分布,導致實習生管理受限,難以有效監督實習單位落實實習計劃和大綱。加強專業畢業實習單位建設,形成穩定的能長期合作的實習基地。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有關情況介紹[EB/OL][2018-01-30].

[2]徐曉媛.藥學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及全國藥學本科專業認證標準解讀[C].成都:中國藥學大會,2018:137-153.

[3]范寶磊.新國標背景下我校藥學類專業《藥物分析實驗》的改革與實踐—以湖北科技學院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4):153-156.

[4]鄔偉魁,陳繁華,嚴倩茹,等.梅州客家民間醫藥研究概述[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22):3984-3987.

[5]程金生,魏愛民,陳信炎,等.客家疾病調理養生藥膳實例[J].嘉應學院學報,2015,33(2):74-78.

[6]賴萬年,許良政.客家民間藥膳中草藥資源調查和開發利用[J].嘉應學院學報,2004(6):52-54.

作者:廖梅 單位:嘉應學院醫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五月婷婷丁香网| 成年人在线网站|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视频黄|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一级一级人与动毛片| 男爵夫人的调教|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日本人的色道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粉色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天堂中文网| 丁香婷婷六月天| 推拿电影完整未删减版资源|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黄色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六十路依然风韵犹存|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