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等醫學教育模式創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等醫學教育模式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等醫學教育模式創新

摘要:教育強國提出構建“互聯網+”環境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和教育治理新模式。醫學教育的特點決定了醫學智慧校園必須針對傳統教學面臨的問題,在構建學習、實踐實訓方面提供最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關鍵詞:智慧校園;模式;醫學教育

1傳統醫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1)從課程體系設置上看,醫學各專業學生始終按照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醫學專業課、見習、實習的線性順序進行。(2)從教學模式上看,大多數教學仍采取黑板+PPT+教材的傳統方式,以老師講解、學生背記為主。(3)從考試評價上看,絕大多數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強行記憶上,以一張試卷評價考核學習,學生的能力經常被忽視。

2互聯網與高等醫學教育的可能結合點

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化、人工智能化、共享經濟化和虛擬現實化”都能夠實現高等醫學教育模式創新。具體來說:(1)互聯網+課程。將傳統醫學教育課程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使課程理念、課程資源、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發生全方位系統變革,實現線下傳統課程到線上信息化資源的變身。(2)互聯網+教學。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系統、網絡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軟件、網絡教學視頻等互聯網方式,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變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輔助、服務學生學習,從單向“滿堂灌”向注重互動的“翻轉課堂”轉變。(3)互聯網+學習。互聯網環境下,學生不再受校園、課堂和書本的局限,只要連接網絡,就能隨時隨地開展學習,真正實現了時空上的互聯網+學習。而且遠程培訓的興起,也使師生終身學習變成了現實,這對醫學專業生尤為重要。(4)互聯網+評價。互聯網應用于教育評價特別是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教育評價,將帶來兩方面的變化:一是評價依據的豐富,另一方面變化是評價應用的便捷。“互聯網+教學”背景下的教育評價正在朝著自動化、智能化、可視化、多樣化、智慧化方面大步邁進。

3互聯網背景下高等醫學教育模式創新

針對以上分析,互聯網+背景下醫學教育要在教學形式、知識獲取途徑、更新、實時獲得、虛擬訓練和智能化、網絡化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我校的智慧校園,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集成各類應用服務系統,把校園中的各信息“孤島”聯為一體,實現了智能化、數據化、網絡化為一體的新型校園系統。(1)網絡互通性。有線網、無線網、局域網和視頻監控網等多種類型的網絡覆蓋整個校園,構建了校園教學、管理互聯網,為醫學教育模式創新提供了強大硬件支撐。根據制度安排和層級劃分,教師、學生通過認證了身份的“自己”,接受各類信息,可以隨時隨地快速、準確地訪問網絡資源,獲取自己所需要信息。(2)智能感知性。智能感知既是智慧校園關鍵的信息采集終端,也是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利用傳感器、二維碼、視頻采集、GPS定位等,動態感知和實時監測校園環境,借助互聯網、物流網等技術將捕獲信息傳遞給支持平臺,并結合大數據分析完成數據統計及趨勢分析。(3)數據共享性。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云存儲等技術,信息中心收集、處理和存儲各類共享數據,為各部門、二級院系提供標準的信息資源存儲、信息系統運行和信息資源服務。利用大數據分析,收集、匯聚、處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動態數據,利用多媒體制作等技術,建立、管理與共享各種資源庫。努力建設網絡精品課程、網絡公開課、在線開放課程等共享資源。(4)可視性教學。目前,模擬仿真醫學教學已被廣泛應用。學校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學校、醫院、實訓基地間建起了遠程醫療教學和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臨床常見病、少見病的分析及診斷,為學生提供檢查、介入治療模擬訓練、重復訓練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感受和體驗接近真實的醫療環境,對于提高高等醫學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5)互動性學習。借鑒國內外各種在線學習平臺功能和架構設計,借助互聯網、多媒體制作等技術,搭建起來的在線課程(SPOC)學習平臺,實現師生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的組織、跟蹤、評估、發送、管理等,有效地促進了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通過開放、共享在線課程學習平臺,“教與學”不受時空上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可學,動態學習診斷與評價也逐步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借助在線互動教學平臺,我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開放包容、資源共享的教學體系。為學生創建了一個個性化、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2018-04.

[2]寧夏回族自治區“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規劃(2018年-2022年).2018-11.

[3]石少敏.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系統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08).

[4]張莉莉.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業課程改革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

作者:龐云 單位:寧夏醫科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欧美videossex精品4k| 国产嗯嗯叫视频| 两个人www免费高清视频|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国产系列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久久网|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操天天爽天天射|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试看60边摸边吃奶边做| 嫩草影院在线视频|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青青青激情视频在线最新|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assbbwbbwbbwbbwbw精品| 欧美三级手机在线|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99爱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友田真希息与子中文字幕| 91色资源网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在线色视频| h视频在线免费看|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出轨的女人2电影| fc2ppv在线观看| 性色欲网站人妻丰满中文久久不卡|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99re6在线|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猛男强攻变骚受|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