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內科優質護理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心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常規組50例,常規組實際常規的護理方式,實驗組在常規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知識分與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分高與常規組,且住院時間低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4.0%)高于常規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0.0%),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知識分及護理滿意度,同時還可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臨床效果較明顯。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心內科;優質護理;生活質量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人口老齡化的增多,心內科疾病的發病率處于逐年增加的狀態。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生活治療的提升尤為重要,同時也可以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識分,較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本文主要選取我院心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分析對象,現將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心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每組50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36~79歲,平均年齡(52.22±6.88)歲;常規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7~80歲,平均年齡(53.12±6.55)歲,兩組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方式,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了解患者的狀態、心理及常規用藥指導[1]。(2)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主要護理方式為:①入院時護理:做好患者的接待工作,主動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同屋的病友及自我介紹等,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同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情況,協助醫師進行病情的評估工作。增強病房環境的清潔,更換新的床單、被褥,控制好病房的溫度和濕度,保證患者住院期間的舒適度[2]。②住院期間的護理:遵醫囑給予患者進行并發癥的護理,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護理人員應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心理疏導,樹立治療的信心。同時,向患者詳細講解藥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等相關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對自身病情的進一步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積極配合醫師及護理人員的工作。在護理操作時注意患者的神態及心理感受,及時給予人性化的關懷,熟練掌握護理操作的技巧。針對較重的患者尤其是介入手術后的患者,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記錄,一旦發生異常現象,馬上通知醫師準備搶救措施。③出院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方式,禁止食用脂肪量過高、高熱量及過咸的食物,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食用高能量、高纖維的食物,富含高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3]。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及合理的作息時間,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生活習慣,定期組織患者參與相關的講座,將心內科疾病的相關知識正確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主要從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三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總分150分,分數高的證明生活質量較好,分數越低證明生活質量越差。同時,對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分及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健康知識分越高且住院時間越短的證明臨床效果較好。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及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n×100%,結果護理滿意度高的一組證明護理效果較好,反之,護理滿意度低的一組護理效果較差。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數型指標通過例(n,%)進行表示、再通過χ2進行檢驗,計量型的指標用均數±標準差(_x±s)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P<0.05表示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結果存在明顯差異性。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能力),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常規組,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分、住院時間
根據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健康知識分及住院時間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并且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比常規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護理滿意度
兩組患者治療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后,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的患者,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心內科是醫院內的重要科室之一,此科室臨床的病癥較多,并且都是屬于臨床較危險的病癥,隨著病癥的發展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隱患[4]。在臨床護理治療過程當中,傳統的護理模式只對患者的疾病護理較重視,缺少全面性、針對性及人性化,導致護患關系比較緊張,然而,人性化的護理可以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徹底貫徹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不光是重視患者的神態健康,更是從患者入院時、住院期間、出院時及飲食等方面進行健康宣教。心內科患者有一大部分病癥都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較大引起不可逆的并發癥發生。當今醫學中,臨床上對心內科患者的護理及重視程度在不斷的增加,患者的心理狀態可以對疾病造成一定的影響[5],所以,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的應用尤為重要。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的正確應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增加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了解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并且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因此,采用人性化護理可以見諒患者積極樂觀的治療心態,對疾病的后期治療和護理起著推動的作用,且臨床效果較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紅霞.優質護理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29(6):165-166.
[2]王曉芳.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之友,2020,31(2):208-208.
[3]段蔓蔓.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之友,2019,30(13):254-255.
[4]李燕萍.探討人性化護理管理應用于心功能科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9):55-56.
[5]劉鴻雁,劉海舟.人性化護理管理在心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5):32-33.
作者:王麗 付亞玲 單位: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