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交互式展示設計原則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校園展覽展示活動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校園展示活動也是現代校園師生之間交流、展示專業教學成果和休息的重要場所,更是展示校園風貌和學院形象的重要際遇。漫步在各大院校,我們不難發現,校園展示方式開始變得多樣化。有平面海報式的,有網絡傳播式的,也有互動體驗式的。校園展示活動形成的專業特征、實訓條件、教學成果、師資水平、學生風采等展示板塊,能直接傳達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水平,對專業建設的總結、學生的專業學習起到了激勵和推動作用,受到師生、家長以及社會較高的重視。
一、交互式展示設計概述
現如今,由于網絡技術的日益發達,人們不再只滿足于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而開始越來越注重“互動”的體驗過程。在展示空間中的交互式體驗,不僅能夠使觀眾和展品建立聯系,更能使觀眾加深對展品的印象以及他們的影響力,從而達到更佳的展示效果。交互式展示設計是指,在展示活動中,觀眾能夠與展品形成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現象。通過這種作用,在觀眾與展品之間建立起互動的體驗效果,從而加強展示作用。觀眾通過這種新穎的展示形式,能夠達到感官上的獨特體驗,并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使信息接收更加成功和長遠。
二、交互式展示設計原則
(一)要遵循動態、秩序、節奏的展示原則
任何一個好的設計都是不斷追求革新的,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更有價值的作品。展示活動的特殊性,在于參觀者是處于一個不斷流動和運動的狀態,并在不斷的運動中依次、有節奏地獲得展示體驗。
(二)要遵循雙向互動性原則
傳統意義上的展示原則一般指被動參與式,即參觀者通過展示活動中的某一個展板、某一張圖片取得展示信息。但這樣的展示形式由于空間有限,形式呆板,會造成展示內容不足等問題,并且不能調動參觀者的積極性,也就不能達到充分傳遞展示信息的效果。所以在交互式展示設計中,我們應遵循互動雙向性原則。通過不停游走在展示空間中的活動,參觀者主動參與展示活動,并在潛移默化中接收這些展示說傳遞的信息。通過展示形式的不斷多樣化,互動技術也不斷革新,采取一些相應的互動體驗技術,提高參觀者的參與欲,提高參觀者接受展示信息的信任感和接受意愿的主動性,從而促進信息的傳播程度。
(三)展示綜合性原則
交互式展示設計由于形式多樣、功能豐富,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設計工作。為了達到更好的展示效果,設計師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1)要做到功能與形式的統一。所有好的設計,都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展示設計也一樣,當互動體驗式作為一種新型展示方式而大受歡迎時,我們不能只顧追求新穎、獨特的交互式展示的形式,而忽略了其最本質的作用———要準確、快速地傳遞信息。交互式項目裝置則要根據展示類型與策劃的用意充分運用,即體現其功能性。通過新穎的高科技的裝置,達到事半功倍的展示效果。交互式展示設計一般耗資較大,項目的每一分預算都應該用在刀刃上,很多常用的展示形式,如電子書、沙盤,他們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優劣之分,只是形式的不同,一個展示設計的完成,他的造價、體積、形式等,都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礎之上的只有達到功能和形式的統一,才能在展示活動中真正體現他的價值何作用。(2)要符合可持續性的要求。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我們在展示設計中的資源與產品的浪費是非常突出的。特別是近幾年展示設計得到較大的發展,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材料和資源的浪費日益嚴峻,絕大部分材料和資源甚至是一次性的。為了維護環境的安全,也為了節約資源、減少浪費,我們在各行各業都提倡要符合可持續的發展規律,展示設計行業也不例外。設計師在設計某些展示裝置時,可以盡可能地增加一些多媒體互動裝置的重復利用,比如一些展板、展架的重復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材料的浪費。這不僅能符合參觀者對交互式展示設計的需求,也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三、高職院校文化墻建設
(一)高職院校文化墻建設現狀
很長時間以來,校園展示活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一些活動通知或表彰告示,以平面的、布告欄式的方式向學生和老師傳遞信息。但是,這種傳統意義的展示形式一般都是單一的、扁平化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無法充分調動參觀者的積極性,不能起到很好的展示效果。而建筑大師埃森曼和佩里則提出:在展示設計中,展品不僅僅是平面的展示,更應該積極地與展示空間融為一體,兩者能形成互動的、整體的一種藝術概念。特別是當展品需要通過對“空間”的探索來表達展示內容的時候,展品就會反過來體現出空間的特點,重新塑造人們對空間的理解,賦予空間新的精神內涵,從而能夠讓觀眾體會到一種新的對空間的感受。通過這種使平面元素立體化的方式,空間能與展品實現相互作用、互相影響,展品與空間的界限不再變得那么清晰,而是相互融合、交叉,參觀者就能更充分體驗到展品所要表達的內涵。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我國的展覽行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互動”概念的出現與盛行,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觀念與行為。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藝術與互動技術相融合,這就被稱為“互動藝術”。通過交互式展示形式,參觀者能夠親身參與到藝術創作中去,甚至成為了整個展示創作的主體。由此,觀眾與展品之間的關系轉化為互動關系。設計師在展覽過程中采用新的表現形式刺激觀眾的感知器官,激發參觀者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準確、及時地傳遞了信息,更是通過這種新穎的方式,創造出活潑、有趣的觀展體驗,帶來不一樣的審美愉悅。既實現了參觀者精神上的提升,又實現了情感的慰籍。
(二)交互式展示設計在高職院校文化墻建設中的應用
(1)重視展示動線設計,實現空間利用的最大化。如今,不少學生都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中,就更加需要通過展示空間這種實物化的展示,提供大量的、真實的信息傳遞服務。但現實是,展示形式疲于改變,信息內容趨于同質化,這一系列的現狀都造成校園師生并沒有獲得愉快的心理感受的現實。這種僅僅提供信息內容,但形式卻單調、乏味的展示方式已經失去了競爭力。交互式展示形式的設計更多的是強調信息接收者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切身體驗,通過提高參觀者的積極情緒,提高空間的有效利用率,優化展示動線設計,使參觀者在信息吸取過程中的愉悅感和參與感。體驗式展示設計把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核心,把以功能為中心的設計方式變為以觀眾為中心的設計方式,通過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形式,讓觀眾成為展示環境中價值創造的主體。他們在展示空間中產生疑問、尋找結果并獲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這實際上是人為地去創造并滿足參觀者“自我實現”的活動。(2)使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和娛樂功能與交互式展示形式相統一。把握時代脈搏,優化知識結構,活躍設計思維是新時代給予我們新的使命。作為高職院校,我們應拓寬設計視野,注重展示形式的創新與發展,開啟一個更具創意、更加多元的信息展示空間和觀眾體驗空間。認真探索和研究基于體驗服務的現代交互性展示設計形態,使校園展示設計的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和娛樂功能在新時期經濟繁榮、科技進步和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得到和諧統一。(3)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展示的雙向互動性。交互式展示設計,是以“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核心,以多元化視角的信息傳播形式為基礎,為觀眾營造一個情感體驗的空間。交互式設計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參觀者接收到的信息和感受到的刺激。人的感官也會有審美疲勞,想要達到更好的目的,就要不斷制造新的感官刺激———無論是聽覺、嗅覺、視覺、觸覺或者運動覺,都是展示設計創新形式的新的努力方向。然而現階段我們對“交互”的技術與藝術的運用遠遠不夠。交互式展示不僅僅是扁平化的“布告欄式”的告示,更多的是強調要合理利用空間的特點,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光線、陰影、結構等因素,通過更直觀、可觸摸的方式,實現設計師與參觀者的交流。隨著師生文化素養的提高,審美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師生對與外界發生關系,甚至能親身參與設計越來越感興趣,而這種關系和興趣則更有利于展示信息的交流和傳達。交互式展示設計通過一系列靜態與動態相互結合的展示方式,無形之中,把觀眾與展示內容聯系起來,讓觀眾與展示內容、展示空間之間能夠互相交流,觀眾與觀眾之間也能夠就展示形式和內容相互溝通的一種新的展示設計形式。把觀眾本身作為展示設計的中心,以觀眾的行為習慣作為展示空間中的研究對象和目標,將觀眾在與展品交流互動過程中的感受體會作為信息傳達的媒介,最終完成傳播展品信息的任務。體驗設計以人的需求為立足點,重點在于參觀者與展覽目標內容的相互溝通,探尋體驗式展示的設計規律。
作者:錢懿安 單位: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