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分類評價與專業研究生教育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同質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較弱、教育的供給與社會有效需求不平衡等矛盾、本文提出以特色為導向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突出應用型分類改革評價標準,構建“縱橫內外”多主體協同培養機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徑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乖要組成部分,國家重視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截至2019年,專業學位碩上研究生占碩士研究生招生總數的58.50lr。然而與規模快速增長相比,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同質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較弱、教育的供給與社會有效需求不平衡等矛盾,需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豐富實踐育人有效載體,著力推動研究生教育邁向新臺階2018年}一海市教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人推進高校分類管理評價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一海門,個部62所高校進行分類竹理,實現“一列縱隊”到“四列縱隊”的發展格局,解決高校辦學宙同、同質化競爭的局面〔隨著分類評價改革的實施,應用研究型和應用技術型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挑戰,nj}t待對標社會發展需要,以培養)ii!用h!J人才日標,凝練白身特色尋求突破)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在快速增長的同}fl.,存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同質化、專業學位碩上研究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較弱、教育的供給與社會有效需求不平衡等矛盾)
(一)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發展同質化
1.應用型高校發展定位不清晰
應用型高校是培養高層次應用人才‘的主陣地,然而通過對一上海市應用型高校的調研發現,應用型高校學術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仍!}f較大比貢,在申請學位r過程中仍以申請學術學位點為主攻方向)應用研究y!.i高校和應用技術型高校不是通過同層級的竟爭引發變革動力,提高核心實力,而是在科研上下功夫,尋求向研究型高校邁進
2.專業,,位研究生和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同質化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20年發布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oao-2o2s>)>提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乖點,以產教融合為途徑,培養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較高職業索養,從事不同行業實際土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同屬同一層次的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在培養規格和人刁‘培養要求方向不同,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培養教學科研人員為目標,以理論水平和學術能力培養為重點,研究生就業主渠道為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高校作為教學和科研單位,木身不具備良好的實踐條件和資源,在培養實踐中容易簡單套用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理念、思路和措施培養專業業學位研究生,浮致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同質化。
(二)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較弱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場化的產物,強調職業淤向專業學位研究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專業能力和學術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備解決特定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對上作結構、個方位土作過程熟悉的基礎之卜,}司時結合專業知識,最佳途徑是將學習過程和工作過程有機結合、個程貫通、然而在高校培養實踐中,理論和實踐仍然是分離的,基木是專業學位研究生人學后先集中進行學校課堂學習,最后年a}行校外實習,與傳統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式無異,該類培養模式對于專業碩上研究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幫助不大,研究生進人細分領域的}_們崗位后,仍然需要較長的學習和適應過程。高校和行業企業雖通過產學研合作建立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然而山于參與組織、參與個體等利益相關者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利益訴求難以協調,導致產.w,研合作深度不夠,各方參與動力和程度較低)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實踐基地多以參觀訪問和現場觀摩等淺層次的學習為主,無法深層次參與企業實踐過程,學習l才長和學習方式的有限性制約J’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及職業浮向日標的實現
(三)教育的供給與社會有效需求不平衡
為有力支持行業企業發展,我國共設置了47個專業學位類別,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新經濟業態不斷涌現,行業企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能力、職業索養和專業化程度要求更高)根據用人單位反饋,供求脫節的矛盾仍然較突出,行業的有效需求和高校的人才培養相對獨立,沒有形成統一連接)細分的行業需要特定領域的實務人才,高校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知識能力“個”而“不專”,培養的車卜對性不強,沒有結合企業需求進行專項培養一!司時課程設置不夠靈活,課程內容更新較慢,明{}適難以滿足企業對一應用型人刁‘的需求。
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徑
在高校分類評價改革的背景卜,ls}l用型高校在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中,如何在同類竟爭中取勝,需要在突出特色、la!用型、多主體協同方}自!給r更多的思考、
(一)以特色為導向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隨著專業J學位研究生綜合改革的進行,各高校在應用性口標的導向下形少戊了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雙流高校專業,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為例,華東師范大,,探索職業能力培養新途徑,即基丁真實案例情境、多元課堂情境、真實企業情境、真實項目情境,進行系統性訓練、認知訓練、行動訓練和落地運介,形成獷研究生多兀情境卜職業能力訓練模式,強化了工商竹理碩十的職業能力清華大學探索將研究生置于開放式多維環境的命_體式實踐體系之中,在教學場景、教學內容和師資隊伍方f}l更貼近實踐和企業實際,有助于金融碩十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北京大學為法辛}于碩上設置層層遞進的培養方案,在指導研究生完成系統知識架構后,按方向精細培養,開設進階課程和實踐,結合就業突出學生特長,幫助研究生實現向職場成功轉型。相較丁綜合性高校,應用型高校更應突出特色性,強化差異化發展和錯位式竟爭,著力在辦出學科專業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為浮向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提高竟爭力,擴大辦學.Yi響力,以特色促發展_與Ix_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銜接,對接國家產業發展,探索特色化的產教融合和人刁‘培養模式)
(二)突出應用型分類改革評價標準
國務院教育仔導委員會丁2020年啟動了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_}_作,在評估}_作實施方案「},明確了評估指標。該評估指標突出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的特點,強調實踐能力與職業發展的銜接l一海高校分類評價體系同樣采取分類原則,對于)1}}用技術型高校,不再將師生論文發表總量作為重要觀測點,對丁應用研究型高校,僅保留師均論文數指標,不再以高被引學者為觀測點同}}寸,降低高層次人刁在評價體系中的權乖7更注乖人才的實際貢獻)隨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評價及應用型高校評價的改革,)III.用型高校)、認對照評價標準,強訓質貴淤向,引人反饋評價機制,采用學生成果客觀信息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引人“用人單位評價”和“同行評價”作為社會評價的主要力一面,使社會力量成為評價主體參與評價,檢驗教育與行業實際的結合程度,將高校人刁培養質量的話語權擴展到教育系統之外,提高人才評價的系統性“)1J人單位評價’,將職業道德、職業吻合度、職業勝任力、職業發展質帶與社會責任感作為考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主要觀測點,“同行評價”則引人行業企業專家,由同行與行業專家就專業學位的學生培養特色、就業情況分析、社會貢獻等進行評價〔通過系統的評價及反饋,應用型高校在培養過程投人、學生學習體驗、取得畢業成果及畢業后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作用等環節全程關注人刁‘培養質量)同時,應注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培養,積極推進專業,,位研究生教育與職業資格認證有效銜接建立完善的認證制度、標準和流程,使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滿足細分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的契合度,增強職業發展力。
(三)構建“縱橫內外”的多主體協同培養機制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術化傾向明顯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業企業參與不足,如何整合社會、用人單位、教育主管部門和培養單位等多方面力量,使之全程全方位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建立多主體協同培養機制是解決該困境的關鍵。多主體應全程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全過程,例如中國藥科大學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培養、實踐、畢業等各環節,聯合企業進行全程化聯動的共同管理模式,特別在招生環節實行校企共同選拔人才的機制,高校根據企業實踐基地的需求單列招生指標,企業在面試環節可根據企業偏好選拔人才。應用型高校一方面需要整合外部資源,構建多主體協同育人的模式,另一方面應理順內部管理職能,建立集體培養和導師團隊指導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需要政府、行業企業、高校等共同參與的,構建產教融合的協同育人體系,需要明晰參與主體的協同職責及激發協同動力。行業企業擔當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任務,在資本、技術、管理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激發行業企業協同動力是關鍵,秉持互補、共享、共贏理念,才能滿足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本的需求,調動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積極性。為形成各方合力協同的局面,政府和高校需要共同努力打破行政性、制度性障礙,調動校友會力量多渠道解決資本投入困境,制訂資金支持方案和協同獎勵制度,改革職稱評聘制度,實現各外部主體深度融合和良險互動。為保證與外部培養主體的有效合作,應用型高校需理順內部管理職能,打通整合研究生處、學院、實踐基地等資源和職能,突破體制機制壁壘,實現內部管理部門的協同。建立由相關領域行業專家和至少兩個交叉學科的高校教師組成的導師團隊,以實踐基地和實踐項目為主要培養方式,構建一體化實踐教育平臺。整合多學科資源,系統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知識和能力體系,提高解決復雜實務問題的能力。
作者:侯施昱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