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韓國宗教論文:宗教與韓國對外關系研究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韓國宗教論文:宗教與韓國對外關系研究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韓國宗教論文:宗教與韓國對外關系研究思考

本文作者:金龍云 單位: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韓國傳教幾可說是一種全球行為,是文化軟實力的彰顯,宗教作為韓國國際形象的建構要素,有助于樹立韓國的國際形象,為其外交、政治、經濟貢獻自身力量。宗教傳教熱情之高漲非其他傳教國所能相提并論。2007年7月發生了阿富汗人質危機,韓國政府不惜代價,動用各種外交資源和管道,力圖營救本國傳教人士。宗教既可能是和平的締造者,又可能是沖突的肇始者,是有形力量和無形力量的集合體。在中韓關系中,宗教是政治和經濟因素之外影響兩國關系的“第三種力量”。根據韓國教會在中國東北與沿海地區進行傳教抑或宗教滲透的嚴峻現實,韓國在很大程度上在宗教領域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和挑戰,而“強國弱宗教”的中國則不可能在宗教領域對韓國國家安全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宗教問題給中韓關系設置了障礙,亦為中韓加強安全戰略合作留下了空間。因此如何在中國的外交考量中,妥善處理中韓之間的宗教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學界對韓國宗教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學者,特別是歷史學界和宗教學界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有分量的學術著作、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關系學界從國際政治層面就宗教韓國對外關系進行的深入研究則不多見,相關論著較少,迄今尚未取得好的成績。筆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分析嘗試對該課題的研究狀況作一述析,以求為自已研究及后來者提供清晰的思路。

國外學術界的研究狀況

在學術著作方面,以韓國學者的研究較為典型,美國亦有學者對韓國的宗教問題著書立說,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如下:韓國學者樸榮臣、鄭在永的《現代韓國社會和基督教——韓國社會變化中的教會作用》一書闡述了基督教在韓國社會中的地位、對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以及積極的入世態度,認為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發展中,基督教與韓國社會是同步前行的。(1)韓國學者金知邦的《政治教會——癡迷于權力的韓國基督教內部探察》一書考察了韓國基督教與政治的密切關聯,認為韓國的教會在一定意義上是政治范疇的教會,宗教與政治的結合導致了政治教會的形成。(2)韓國學者金景載等的《無禮的福音——韓國基督教的傳教問題和省察方案》一書就韓國基督教的傳教史進行了梳理,對其海外傳教行為、傳教的方式、傳教人員的選拔等問題作了分析和闡述,認為福音的傳播問題值得探討。(3)韓國學者柳在信(Chai-ShinYu)所著的《基督教與韓國》一書從歷史的視角闡釋了基督教在韓國出現、發展、壯大的歷史流變。(4)

韓國學者樸忠信(Chung-shinPark)所著的《基督新教與韓國政治》一書對李承晚、樸正熙時期基督教內部的發展、基督教與政府的互動進行了深入探討和闡釋。(5)韓國學者張炯澈(HyungChullJang)所著的《宗教與全球化:全球化時代韓國新教的文化融合研究》一書從宗教文化的視角詳盡闡述了韓國新教不拘一格,與異質文化共存共融,以開放的胸襟擁抱全球化時代。(6)韓國學者金得榥的著作《韓國宗教史》作為一部韓國宗教信仰史,比較詳盡地闡述了韓國宗教發展的歷史軌跡,充分地反映了中韓兩國的宗教關系,對于我們認識韓國的歷史面貌幫助甚大。(7)美國學者塞繆爾•墨菲特(SamuelMoffet)在《韓國基督徒》一書中比較了韓國的基督教與儒教、佛教、薩滿教的相通之處。(8)他認為,韓國的基督教在傳播社會公正,尊重科學和教育方面與儒教有相似之處,在尋求心靈的安寧和許諾來世方面與佛教有相似之處,強調祈禱能夠得到回應以及現世愿望實現方面像薩滿教。美國學者詹姆斯•格雷森(JamesGrayson)在《韓國:一部宗教史》一書中認為,韓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宗教的變遷史,宗教在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較大影響,基督教的作用與地位尤為明顯。(9)

在學術論文方面,亦以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韓國學者的文章較為典型:韓國學者樸承元(Seong-WonPark)的《韓國教會傳教縱覽》一文就境外傳教概況、傳教工作的類別等進行了較簡要的介紹。(10)韓國學者李韓久的《權力化的宗教是對自由的威脅》一文闡述了宗教在韓國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突出,影響力與日俱增,呈現漸不可控的態勢,認為宗教的權力化于自由而言不是福音,是現實的威脅。(1)韓國學者崔爰俊的《焦點與分析:阿富汗劫持事件與韓國教會海外傳教》一文考察了2007年7月的阿富汗人質危機,認為韓國教會海外傳教的狂熱行為與傳教對象國的矛盾與沖突是導致此次危機的根源。韓國教會如不認真考慮傳教對象的民族特性、宗教淵源,類似的危機不排除再次發生的可能。(2)韓國學者大西哲光(NorimitsuOnishi)的《播撒福音的韓國傳教士》一文重點闡述20世紀90年代以后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的情況,包括境外傳教的有利條件、不利條件,以及如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等。(3)韓國學者金正韓(JungHanKim)的《基督教和韓國傳統——基督教在韓國獲得成功的原因》一文對韓國的傳統宗教——巫教與基督教之間的相似之處進行了分析,認為宗教傳統的影響導致韓國人比其他的亞洲國家更容易接受基督教。(4)韓國學者樸俊施(Joon-SiPark)的《基督教在韓國》一文對于基督教和韓國傳統的結合以及對韓國文化教育事業的貢獻,以及近代以來基督教在韓國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側重點在基督教對現代化的作用方面。(5)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崔俊植的文章《從韓國宗教的現實及透鏡觀察到的韓國文化》對韓國社會流行的幾種宗教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由于他是從韓國的視角來觀察韓國宗教的情況,因此更加接近事實真相。(6)韓國學者文相哲(SteveSang-CheolMoon)的《當代韓國的新教傳教活動的發展》一文對韓國的基督新教傳教活動進行了數據的統計,并指出了這種活動發展的規律。(7)上述論著的研究內容包括韓國宗教的歷史變遷與韓國基督教傳教的歷史流變、傳教特點、未來走向、境外傳教的局限和不足等等方面,對韓國基督徒傳教狂熱性根源、傳教動機、傳教得以迅速發展的歷史條件略有涉及。在時間方面多集中于對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境外傳教展開研究。

國內學術界的研究狀況

學術著作主要集中在韓國教會的歷史變遷與現實發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有這樣幾部著作:中國大陸學者王春來的《基督教在近代韓國》一書將基督教傳韓置于韓國近代化歷程之中予以考察,勾勒了基督教傳韓的緣起與發展及其動因,對伴隨基督教傳韓而興起的基督教教育等文化活動做了審視。(8)中國大陸學者金勛的《韓國新宗教的源流與嬗變》以現代韓國社會為背景,對新宗教概念的界定、新宗教產生的原因、特征、功能、新宗教與傳統宗教的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系統研究。(9)

中國大陸學者卓新平的《當代基督宗教教會發展》一書對當代教會發展既有整體、宏觀的把握,又注重細節描述和微觀剖析,詳細論述評析了基督教思想在韓國等國家的發展,并運用大量圖表和統計數字來分析、勾勒當代世界基督教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10)中國臺灣學者盧鳳麟編著的《韓國教會增長面面觀》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專門論述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的論文集,該書主要是一些神職人員從教會自身的視角出發對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進行的闡述。(1)自改革開放至今,在韓國宗教的傳播、宗教的政治參與、海外傳教等研究方面出現了不少研究成果,體現在學術論文方面的如下所示:復旦大學張廣智的《論基督教在中韓兩國傳播的現代命運》一文認為基督教傳道事業在現代韓國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基督教內在的革新傳統與普世主義精神,以及它誕生時的原生態特征,而中韓兩國基督教本色化的問題也是探求中韓兩國基督教現代命運差異的深層原因。(2)復旦大學樸英姬的《論韓國基督教會在“三一”運動中的作用》論述了三一運動在韓國獨立運動史上有著深遠的歷史影響和地位。由于韓民族所處的特殊歷史環境,韓國基督教會在這次運動的各個階段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3)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樸鐘錦的《韓國宗教的多元共存與韓國的宗教政策》一文述析了韓國宗教呈多元共存的發展態勢,闡明了韓國作為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外來宗教與民族宗教、一神教與多神教等同時并存的多宗教國家的特質,并簡略提出了對韓國現行宗教政策的思考。(4)

四川大學崔仙任的《韓國宗教現狀簡述》一文主要根據調查統計資料,簡述了韓國宗教現狀,企望學者能對當代韓國宗教作更多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研究。(5)中國社會科學院黃奎的文章《韓國基督新教鳥瞰》概述了韓國基督新教在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滄桑情境中的曲折表現,揭示了韓國基督新教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融特質及其固有困境。(6)東北師范大學張曉華、丁昊的《戰后韓國基督教政治的政治參與》一文認為,20世紀80年代以后,韓國成為世界級的傳教大國。提高教會入世作用的政府行為,也有可能導致政教雙方相互利用和相互依賴的后果,從而背離政教分離的原則。(7)遼寧社會科學院滿巖的《基督教對韓國各社會領域的影響》認為,自19世紀初基督教傳入朝鮮半島,在短短兩百年的時間里,韓國由對基督教一無所知,發展為令世人矚目的世界主要傳教國家。究其原因,這與基督教對韓國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8)東北師范大學張曉華等人的《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活動盛行原因探析》一文揭示了韓國教會異軍突起,引起世界關注的原因,認為它既來自韓國教會的傳教使命感,也源于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識,還受益于良好的國內外政治和社會環境。(9)另有張曉華教授的調研報告《關于韓國對我國東北地區宗教滲透問題的調查及其對策》通過對韓國基督教在中國東北地區傳教的實地調查,深入剖析了韓國基督教勢力在中國東北地區傳教的動機,是目前大陸學界關于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問題研究的亮點。在學位論文方面,有關韓國宗教的研究主要側重于歷史學科,且地域特征鮮明,國際政治學領域的較少。有代表性的學位論文如下:

延邊大學金松蘭的碩士論文《論韓國基督教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社會影響》(2003年)指出基督教是韓國唯一來自西方的宗教,以基督教為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媒介,理解和把握韓國現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非常必要的。(10)東北師范大學翁士華的碩士論文《基督教在中韓傳播之比較——試從傳播學角度分析》(2006年)以明清至近代為時間斷限,比較基督教在中韓傳播的異同。中韓文化就其類型而言同屬于東亞儒家文化,與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異質。歷史上基督教先后進入中韓社會與兩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接觸、碰撞、沖突和交融。然而,基督教在與中韓本土文化融合中卻產生了不同的結果。(1)東北師范大學丁昊的碩士論文《韓國基督教與韓國政治間互動的歷史考察》(2007年)認為基督教在韓國的活動情況與韓國政治進程休戚相關,通過對韓國基督教與韓國政治間互動的歷史考察,明確揭示了基督教在韓國政治變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韓國社會和政體的影響。(2)東北師范大學張晶的碩士論文《韓國社會基督教認同研究——對近現代韓國基督教作用與貢獻的考察》(2007年)基督教作為一種西來文化載體傳入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的韓國,兩種異質文化的交流與沖突在所難免。異地傳播令基督教直接面對并承受來自韓國本土的壓力與抑制,但它仍突破重重阻力,在韓國日益壯大起來,其中韓國對基督教的認同有效地支撐了這種局面的產生與發展。(3)

東北師范大學曹爽的碩士論文《20世紀七八十年代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歷史條件解析》(2008年)從主客觀視角考察了韓國基督教境外傳教在這段時期迅速發展的原因,揭示了其傳教狂熱性的根源。(4)北京大學陳夢遙的碩士論文《韓國基督教盛行的原因》(2008年)將韓國基督教盛行的原因歸結為基督教不同時期都有與韓國民族主義的契合點。從西學自強的民族主義、反抗日本的民族主義、反抗傳統的民族主義、教會的本土化與擴張機制四個方面對問題做出了闡釋和論述。(5)復旦大學蘇恩仙的碩士論文《韓國基督教海外傳教對韓國對外關系的影響——以阿富汗人質事件為例》(2009年)探討了阿富汗人質事件發生的原因。認為經過此次事件,韓國基督教海外傳教運動面臨著嚴重的挑戰,韓國的對外政策和對外關系將重新調整并作出重大改變。(6)

今后的研究重點和方向

綜合以上分析和闡釋,我們看到,國內外學者在宗教與韓國對外關系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為感性認識較多,理性思考不足,零散描述較多,系統分析不夠。我認為,宗教影響韓國外交的路徑問題與宗教對韓國外交的影響問題值得深入探究,應是研究的重點所在,而公共外交與韓國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宗教對未來中韓關系影響的前瞻性預測則是研究的難點。解決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所在,也就意味著達到或實現了對現實問題的關懷。

從一個中國學人的視角和多學科,尤其是國際政治學科的角度出發就宗教與韓國對外關系展開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后冷戰時代,全球各地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或多或少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宗教背景與宗教色彩較為濃郁。宗教從來都不是孤立的,總是與政治緊密相連。韓國的海外傳教行為長期化、狂熱化所引發的效應及影響較為深遠。此外,對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心理進行解讀,若從宗教狀況的認知出發,往往成效顯著。宗教在韓國政治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宗教問題有利于我們更深入地認識韓國對外關系中宗教因素的張力。希冀本課題的研究能為宗教與國際關系領域的研究添磚加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东北老头老太露脸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ankhazone度盘| 爽爽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太大了阿受不了好爽小说| 免费一级特黄欧美大片勹久久网|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男人插女人免费|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亚洲欧美乱日韩乱国产|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快速| 樱桃黄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色多多视频免费网站下载|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一道本在线视频| 福利视频网站导航|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亚洲黄网站wwwwww|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w|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亚洲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5g年龄确认大驾光临未满|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你懂的手机在线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