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使用裝配式施工是在對短工期內完成建筑任務,達到使用功能最好的方式。文章中介紹了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發展基本情況,詳細介紹了質量管理平臺,也列舉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管理的方式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同時提出要在傳統施工管理的基礎上,加大對優勢產業的支持和宣傳,利用樹立示范企業的方式,加大優勢技術的推廣,同時要對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斷鼓勵創新,通過多種手段提高裝配式建筑管理水平。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
裝配式建筑是在建筑施工之前將所用的構件提前生產加工,在利用合理的運送方式,在現場進行拼裝加工。以目前的建筑業發展來看,裝配式建筑施工是產業模式的發展趨勢,在國家未來十年的建筑規劃當中,也將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比重不斷的提高,這對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裝配式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裝配式建筑施工基本情況
裝配式建筑施工可以大大的改善施工過程中的諸多質量問題,對于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對于整體的質量安全體系也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在現有的裝配式施工中,能夠利用不同種類的裝配方式,給決策者提供工作的決策選擇。同時,裝配式建筑利用合理的調配方式,能夠很好的節約建筑資源,在建筑配置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對于建筑的總承包模式和建筑企業之間的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進行改善,起到了降低管理風險的效果。利用裝配式建筑能夠將零散的建筑工序作為一個管理體系進行操作。在管理建筑的使用壽命的同時,附加上更多的建筑的經濟值,在建筑管理中,將人、機、物、料等調配在體系當中進行控制,也能夠提高生產的效率。在建筑施工中,現場的施工管理直接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水平以及質量管理,尤其是混凝土、砂石和鋼筋的使用會出現大量的消耗,對于施工的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響,裝配式施工在廠房中對構件進行預制,能夠最大程度的對材料進行控制,裝配式流水線的生產方式能對質量進行很好的控制,同時安全方面也能有很好的保障,只要對現場裝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就能確保建筑的整體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施工管理中,裝配式建筑還是存在一定的操作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亟待解決,能夠強化裝配式管理的水平。
2裝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問題
2.1設計方面問題
裝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是近些年來用的比較多的施工方式,由于發展的速度較快,規范化的水平相對滯后,在很多管理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各地的裝配式施工標準不一致,完全是為了追求工作效率,對預制構件進行大量的批次生產,而且生產的構件比較零散,在操作中,使得安裝難度加大,很多重點和關鍵環節無法滿足現場的安裝尺寸,給現場的施工帶來不小的影響,直接做法就是在現場對構件進行改造,建筑物整體的質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證,裝配式的優勢也無法顯現出來。在一些支撐部位,沒有達到一定的設計強度,安全問題直接暴露。這就是在設計的過程當中,沒有對現場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直接利用套圖的方式對施工構件進行設計,導致這樣的結果方式。目前在國內,裝配式的標準不統一,在部分工程當中用的標準在其他項目中無法使用,構件種類繁多,給操作增加難度。
2.2材料方面問題
在工程建設當中,材料費的使用占整體預算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些企業為了達到更高的利潤,使用不同種類的材料,有些材料的參數難以滿足實際的質量要求,在現場的管理人員在不借助儀器檢測的情況,對材料的優劣無法辨別,導致材料不合格的情況下生產的構件出現質量不均衡的情況,在實際的工程案例中,短期材料不會出現較大問題,但是隨著結構物的使用,建筑物出現開裂等現象,直接對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2.3施工方面問題
相較于傳統的施工方式,裝配式施工較為便捷,在很多關鍵的環節操作方面,這反而變成施工中偷工的原因,在施工單位根據施工的經驗,在操作中有很大的隨意性,例如對于預制板中的螺栓距離不按照設計要求隨意布設,沒有按照設計的要求對防水層進行處理。直接導致在使用中結構物出現裂縫,在受到雨水的浸透,預應力鋼筋出現腐蝕的情況,對結構物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
3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平臺
在物聯網的環境中進行裝配式施工管理質量控制,利用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上建立起來的控制系統,定義了構配件生產的質量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并以量化的形式對構配件的各種信息進行采集和存儲,并能根據相關信息對構配件的質量進行分析報送。(1)檢測系統是平臺的中樞部分,檢測的前提是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標準規范和實踐經驗列出質量問題核查清單,進而確定需要采集上傳的信息,將現場采集的信息與BIM模型的要求進行匹配,根據允許誤差進行問題檢測,檢測通過即可進入下一個工序。(2)信息采集系統是平臺運行的起點,基于上一節質量問題分析,列出構件尺寸、構件強度、鋼筋直徑間距、灌漿飽滿度、坐漿層厚度、安裝尺寸偏差六大檢測方面,借助激光掃描儀、物聯網、電子回彈儀、電子靠尺等技術或設備完成數據采集。(3)管理統計系統是平臺協同管理的核心。平臺的檢測系統可自動生成管理統計系統,該系統包括六個子模塊,即生產問題統計、運輸問題統計、施工問題統計、工作效率統計、施工進度統計、員工培訓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遠程互動。平臺可以分析出生產、運輸、施工問題的發生時間、頻數、批次,確定質量管理監控重點,還可將質量問題與相關操作工人信息聯系起來,定量評估特定工人的工作水平及效率,發現工作漏洞并有針對性的監督,便于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4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發展趨勢
以上介紹的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平臺和相關方式也是基于實踐總結出來,結合了以往的建筑施工管理經驗,在實際的操作中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新技術的發展,有其獨特的發展趨勢,管理的手段需要有一定的創新。最為關鍵的是找尋新技術最為適合的發展方式。在目前的狀況下,裝配式施工還處于發展階段,很多的標準制定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企業在實踐當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在這種模式下,就可以大力推廣和打造優先企業。通過對使用裝配式的企業中比較優秀的建筑項目進行大力推廣,在響應國家對產業升級的同時,對有創新式設計、施工管理的企業進行表彰。其次是強化裝配式生產的培訓力度,不斷對培訓內容進行更新,用發展的眼光審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是單一的整體的管理水平進行培訓,還要對現場一線施工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專項集中進行質量安全培訓,起到實作方面的培訓效果,利用培訓的機會,提高生產一線的人員水平,對現場的管理水平也起到了幫助作用。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大力鼓勵創新的發展模式。由于裝配式的施工特點,在廠房中生產能夠對產品的質量和生產周期進行把控,不斷的調整生產的方式,為現場的施工條件進行服務,生產出更為適合的生產方式,不僅提高了生產水平,還能很大程度的對材料進行節約。如前期在生產中,預制混凝土構建中,根據現場的施工條件,對板件進行調整,將相鄰的圓孔板位置進行調整,多個側面結合部位的螺栓安裝更為便捷,在操作中鋼筋籠的板件連接更為密貼,滿足剪力墻受到力矩作用,在滿足設計規范的前提下達到了設計的簡便操作。
5結束語
裝配式建筑模式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占有很大席位,在文中也介紹了裝配式的優勢,在城市化進程中,快速高效是建筑行業的必然趨勢。當然在生產的過程中,也要直視裝配式的不足之處,文中多從標準化的角度來分析裝配式的管理模式,從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這就使得技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中利用質量管理理論和平臺與優化外部環境技術等方式相互結合,強化裝配式質量管理的實際作用,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宋竹.預制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要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06):68.
[2]姜紹杰,張宗軍,王健.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J].住宅產業,2015(08):67-71.
[3]陳峰.裝配式構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與實踐[J].混凝土世界,2017(02):80-83.
[4]張迪,郭寧,李偉,等.預制建筑構件生產企業轉型升級對策分析[J].混凝土世界,2016(12):90-93.
作者:吳曉濤 單位:廣東正升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