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眾籌融資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與科技的進步,使互聯網金融得到迅速發展,對金融市場帶來不可忽視的作用。眾籌融資就是在互聯網金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籌資方式。本研究通過查閱國內學者對中小企業眾籌融資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剖析眾籌的優缺點。結合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眾籌融資這一途徑提出建議,希望達到政府、企業和投資者共贏的局面。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眾籌
0引言
中小企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眾籌融資是企業取得資金的一個渠道,具有籌資成本低、資金來源廣的特點,而且在得到資金支持的同時還達到宣傳企業的效果,這對于初始創業者或是融資難的企業來說,都是值得考慮的方案,所以對中小企業眾籌融資模式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分析眾籌融資中各個角色,剖析投資者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針對性提出加大政府的監管,提高企業的信用度,做到提前防范風險,并用法律來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的舉措來規范中小企業眾籌融資模式。這會使中小企業能更順利地通過眾籌融資融到企業所需要的資金,而達到一種共贏的局面。
1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1融資成本高
中小企業貢獻了約60%的國內生產總值,解決了國內70%以上就業人口的就業問題,是經濟的活力之源泉。但近年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尤為突出,制約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在眾多的籌資方式中,中小企業利用積累自有資金所占比例較大。其次是企業信用貸款。這種融資方式使企業未來發生的借款利息將無法起到合理避稅的作用,從而加大了融資的成本。銀行貸款更注重大客戶,相對于評估困難、沒有對價的抵押物的中小企業不會給予太多的重視。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與不足,銀行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具有高風險,為了規避風險,銀行一般選擇惜貸。即便銀行最終愿意給中小企業融資,也會添加其他的附件條件,如提高貸款利息率或提供擔保人或者擔保公司,因此中小企業一般很難能直接向銀行獲得貸款。
1.2信用危機
信用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前提,信用缺失的企業很難持續經營。良好的商業信用能減少交易成本,增加企業的效益,有利于中小企業規模的擴大。信用危機主要分為財務信用缺失和商業信用缺失。我國中小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所有權歸屬于個人所有的局面。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或多或少的財務信用問題,極少能具備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極容易出現財務收支不合法或出具虛假的財務報告。商業信用的缺失,通常表現為大量的違約行為。企業一般會利用協議、承諾等方式進行信用交易來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但由于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體系并沒有很完善,許多企業間的交易都是建立在對彼此的信用上。為了謀得發展和增加利潤,企業會出現隱瞞實際經營能力,以次充好的情況。這不僅損害了交易對方的利益,從長久來看,也制約了自身的發展。
1.3眾籌融資具有可行性
在中國,眾籌融資作為舶來品,在經歷“中國式”改造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2015年3月5日,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兩次提到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首次將互聯網金融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金融”的股權眾籌成為了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核心戰略。眾籌融資受到了國家的重視,眾籌平臺快速發展,數量大規模增加,越來越多的項目或者企業通過眾籌的方式籌集資金,表明了眾籌可以籌集到資金,發展前景可觀。
2中小企業眾籌融資模式存在問題
2.1投資者面臨的主要風險
2.1.1固有風險
收益總是伴隨著風險,在投資活動中互相制約,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所以通過眾籌平臺進行投資,必然有其固有的風險。眾籌平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普及程度還不是很廣,大眾對此認識尚有不足。近段時間,國內各地陸續出現因民間借貸而引發的卷款跑路現象,使大眾一聽到眾籌就和非法集資聯系在一起。雖然有部分眾籌平臺會給籌資項目做擔保,但是這種擔保功能是很有限的。
2.2.2操作風險
雖然有一些項目籌資者,在籌資前就對項目的可行性、收益性和風險性等進行分析,并在平臺展現供投資者了解。但是籌資者的欺詐行為還是有可能發生。籌資者的能力良莠不齊,容易進行虛假廣告宣傳或者產品炒作。籌資者進行融資之后,項目的啟動是否能順利進行,資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擅自挪用資金的情況,這些很難得到保證。其次,項目的進展很難進行監督,這對于投資者而言是不利的,如果企業還存在與其他投資者的惡意串通,對于投資者而言,他們面臨的風險更大。
2.2.3監管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我國采用的是分業監管理念的金融監管模式,專門針對眾籌融資的法律目前尚未完善,對投資者的權益保護力度較弱。對于失信的企業,沒有一個參照的標準,存在懲罰力度過小的情況,很難給這些企業起到警告作用。但在傳統的籌資模式中,商品預售如若出現違約,消費者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程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次,關于維權方面的法律不夠完善,大眾缺乏強烈的維權意識,一些不法分子容易鉆法律的漏洞。如果籌資者將項目詳細地放在籌資平臺上展示,會存在籌資者的智力成果被剽竊的情況,侵害籌資者的合法權益。相反,如果籌資者遵循謹慎性原則,粗略地在平臺上展現自己的項目設計,就無法讓投資者詳細了解和進行投資,還需要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去和投資者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容易使籌資者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3眾籌融資的風險防范和法律保護
3.1從國家層面分析
國家應完善針對眾籌模塊的相關法律,對其進行約束和管理,設立具有權威的監督機構,使得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并保證法規的嚴格執行。完善各監督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加強各監督部門的協調合作。具體可表現為建立對眾籌平臺的監督站點,對于以眾籌平臺為依托的違法行為進行嚴懲,加大懲罰力度,如增加其違約成本或者處以刑罰等。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學信用評估體系,對籌資項目發起人進行信用評級,完善信息披露機制,提高消費者與創業者之間信息交流,并向投資人定期披露項目的進展狀況。因為目前我國征信體系還不完備,很多眾籌項目投資者只是憑著對發行人個人信用的肯定,但不足以滿足實際上投資者對風險管理的需求。制定有效的評估體系,減少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3.2從政府層面分析
政府可以借鑒商業銀行提取準備金制度,對于眾籌平臺上進行融資的項目,在進行融資后,需要按照融資金額繳納一定比例的風險準備金,也就是項目的保證金。如若項目順利進行,可以退還項目保證金,若還要對其他項目進行融資,就可以留抵。可以以省為單位,各個市政府可以給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如金融顧問、風險分析等方面的咨詢和支持,還可以開展免費為投資者進行咨詢服務,提高大眾的風險投資意識。
3.3從籌資平臺和項目發起人層面分析
眾籌平臺是項目發起人和投資者之間的橋梁。目前大眾對眾籌平臺的認識還不足,可以通過加大廣告投入,或像支付寶和淘寶,實行推廣領紅包等獎勵政策。為了維護眾籌平臺的安全,可以完善互聯網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等網絡相關信息服務,建立成一個安全性好、信用度高的網絡融資環境。加大對籌資者的信息披露要求,必須提供真實的財務數據,有利于投資者的同時還減少融資風險,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投資者利益,確保實現共贏。眾籌平臺還可以充當監督機構,建立項目資金安全使用監督機制,完善投后管理,方便投資者的監察,有利于提高眾籌行業的自律性。作為項目發起人,首先應當建立一個專業性的項目隊伍,設立創新型項目。其次,對新項目進行內部評估。評估籌資項目風險,努力降低至可接受范圍,這有利于降低融資風險。另外,籌資者除了要有好項目,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經營能力來維持。要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一旦項目開始實行,一定要嚴格執行,切勿弄虛作假,擅自挪用項目資金。應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使內部管理結構分明,實行規范經營。除此之外,籌資者應當未雨綢繆,建立并實施融資風險預警管理機制。企業的逐步轉變,使企業更趨向于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從長遠來看,是給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基礎。
3.4從投資者層面分析
投資者的利益是眾籌融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2017)。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好奇心驅使更多的人喜歡嘗試各種不一樣的新生事物。眾籌的主要客戶是喜歡上網的年輕人或者資深的投資理財專家。在進行投資前,作為投資者需要主動去了解和認識眾籌平臺運營流程。能力信任是投資的重要維度,需要明確企業所處的階段,分析項目的風險性和收益等問題,明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支持項目,要與發起人建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價值觀。在憧憬取得收益的同時,應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投資成功或者失敗應該要怎么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結語
眾籌融資作為一種創新的“互聯網+”融資模式,對傳統金融行業是一次全新的變革。雖然眾籌模式正處于成長期,與傳統的金融模式相比較,發展并不很完善,但是具有其獨特性和優勢。通過上文的分析,眾籌融資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今后的發展中,為了眾籌的成功,需要國家完善相對應的法律法規,政府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監督機制和行業標準,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增加項目的創意和可行性,切實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和規范地實行這種互聯網金融,引導眾籌健康地發展,使之真正地適合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的難題。
參考文獻:
[1]付萍.中小企業眾籌融資模式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6:15-16.
[2]邵娜.互聯網金融下眾籌融資可行性研究[J].現代商業.2016(7):85.
[3]韓凱.眾籌模式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7(8):175-176.
作者:張娟 陳慧容 單位: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