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等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雙導雙帶”課堂教學的感悟
1.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擺在中職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雙導雙帶”課堂教學模式正是幫助解決這一難題。上一節新課,必須實行提前預習課,預習可在課外,也可在課內,是課的一部分。教師必須編寫可操作性強的行動單,學生根據行動單預習新課,然后分組討論交流,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由組長記下來,下次課堂提交班內交流。下一次課,在組內交流的基礎上,每個小組都明確了存在的疑難問題,確定了組內發言人,在課堂上有發言、有爭辯、有點評、有提問、有講授,有動手,整節課90%以上的學生都或傾聽、或查閱、或記筆記、或回應,或操作,課堂氛圍活躍,課堂不再枯燥無味。
1.2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經過三年的中專學習,絕大多數學生將走進社會就業,所以語言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教學模式下,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有小組交流、有班內交流、辯論,教師要求學生班內交流時要有開場白、有內容的陳述、討論的主持語、銜接語,聲音要洪亮、吐詞要清楚、條理要清晰,要面向學生、面帶笑容。例如在上《簡單綜合類零件的加工》一課時,有位同學這樣發言: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三一重工組的發言人,我交流的題目是行動單上XXX的內容,經過我們小組的討論,我們一致認為答案是這樣的……我們是這樣思考的……其它同學還有什么異議……我們組的匯報完畢,謝謝。在這種課堂氛圍下,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訓練與提高。
1.3擴大了學生的課堂參與面
有一位教師在聽評了另一位教師的公開課后,在體會中這樣寫道:本次課,5個小組的代表分別進行了小組匯報,29名學生進行了全班交流,占50.9%,100%的學生進行了課堂實際操作,且大部分學生有思考、有提問,質量很高。“雙導雙帶”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形成了由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的氛圍,大大促進了互幫互學良性循環的形成,打破了原來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困局。在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各抒己見,既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又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有一位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我上了一節計算機課,整節課分成8個部分,預習新知、自主學習,完成行動單、小組討論、交流結論、課堂實操、課堂評價、課堂小結,在交流這個環節,先由各小組代表上臺發言,再由其他小組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最后老師點評得出正確答案后歸納。通過這堂課,我發現以前讓我頭疼的課變得容易多了,同學們回答問題比平時積極多了,課堂氛圍積極活潑。”
1.4教師需編寫精彩的行動單
行動單的開發是“雙導雙帶”課堂的關鍵,行動單編寫的好壞,直接決定課堂教學目標能否實現。行動單的使用,應該是一種教學思想的轉變,即從考慮教師怎么教,轉換為考慮學生怎么學,然后才是知識問題化。學生的基礎和個性不一樣,學案也不能千篇一律。在設計行動單時,行動單的著眼點應在于指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開發行動單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究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從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出發,按照從易到難,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有層次地安排學習內容,還要求教師有創新精神,提出的問題要從課程標準出發,但又不拘泥于標準,要有利于幫助學生突破常規思維局限,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
1.5教師的作用在于“導”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習慣以講為主,注重講深、講細、講透,認為讓學生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太耽誤時間,總不如自己講的好,忽視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有教師將學生自主學習采取了“放羊式”,該講的不講,該引導的也放給學生自己去琢磨,結果不僅課堂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現了很多知識漏洞。所以,教師的“導”是一門藝術,在課堂上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的“導”要把握好一個“度”字,教師在課堂上要實施“適時登場”和“主動撤離”,以學生的學為主,加以適時的引導。
2.總結
筆者認為,“雙導雙帶”課堂教學模式適用于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這是它與注入式、啟發式教學根本不同的質變。“雙導雙帶”教學法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會使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品行交互作用而相互促進,必將成為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的一味良藥。
作者:鮑芳芳 單位:枝江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