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PBL法在中醫骨傷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中醫骨傷臨床專業兩個班共124名學生,分為pbl組61名和對照組63名,均行《中醫骨病學》課程教學。對照組行傳統課堂教學,PBL組行改良PBL法教學。兩組均為全日制5年制中醫骨傷專業學生,自愿參與本研究,無中途退出者。兩組學生年齡、男女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課堂教學,依照《中醫骨病學》教學大綱要求,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以課本內容為主體知識點詳細展開講述,在難點與重點上予以反復講解,課后留下相關思考題。PBL組在實施教學前,于臨床中挑選典型病例,拍攝和錄像記錄病例治療前后以及各階段變化的相關資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每段錄像邏輯關系由易至難引入問題討論,串聯各知識點,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癥狀體征、如何診斷分級、病程發展及如何處理、有哪些治療措施等。提出問題后,將學生分為6~8名/組,通過指引學生互聯網檢索、圖書館查閱并收集相關資料及文獻,結合病例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各自提出解決方案。教師在最后針對各小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并根據拍攝錄像的臨床病例確認結果進行講解,并對該病例進行臨床反思和擴充該疾病的深度及廣度,解答學生問題。
1.2.2觀察指標
教學滿意度調查:課程結束時向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調研,內容包括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氛圍、學習興趣等,滿分100分,>90分為滿意,60~90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滿意率=(一般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理論考試成績:在教學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統一命題考試,統一閱卷。試題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改錯題,臨床病例分析題等形式。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GraphPdaPrism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教學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教學滿意度77.78%,明顯低于PBL組(93.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72,P<0.05)。
2.2理論考試成績對比
兩組理論考試總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PBL組在臨床病例分析題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名詞解釋、單項選擇及改錯題的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PBL是BARROWS1969年在其神經生物課程上首次實施之后提出的一種與傳統課程教學相并行的新教學模式[2]。PBL運用“基于問題式”學習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取豐富的、深入理解的知識體系,發展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啟發好奇心和對不斷學習的渴望,目前已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臨床教學方法之一[3]。PBL不僅可以通過因果關系、論證、提問、建模等方式,為學生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提供匹配構件和支架的建議[4];還可以利用項目學習實現指定課程目標、深化學生學習的方式[5]。另外該方法中分小組協作討論的應用,還可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積極主動的創業精神[6-7]。PBL作為教育課程過程的改革[8],對如何在課堂中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PBL法對于醫學生臨床思維培養的研究已多有報道,大多應用于見習、實習及實驗等方面的臨床教學[9-12]。傳統的PBL雖然針對教學核心內容設計,但由于課堂形式所限,學習內容比較分散,學生在接受掌握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作者通過運用挑選典型病例、錄像拍攝各階段進展變化等輔助教學手段來改良PBL法,并將這一方法運用于《中醫骨病學》的教學過程當中,以觀察其效果。本次研究中授課對象為大學本科中醫骨傷專業4年級的學生,已修讀《解剖學》《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及《生物力學》等基礎課程,但他們去臨床的機會較少,缺乏對《中醫骨病學》的感性認識和實際運用臨床知識的經驗,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枯燥乏味感,降低學習興趣。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教學滿意度77.78%,明顯低于PBL組(93.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改良PBL法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中醫骨病學》的學習興趣及滿意程度。從理論考試成績分析中看出,兩組理論考試總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PBL組在臨床病例分析題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改良PBL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臨床問題分析思考的能力。當然PBL方式對于教師備課質量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內容及與傳統課程教學效果的比較等都存在不同的觀點和爭議[13]。PBL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對比,對于教師教學備課要求較高。除了教師自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控能力外,備課的時間、典型病例的選擇、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討論均是一種挑戰。通過運用錄像拍攝各階段進展變化等輔助教學手段的改良PBL法,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滿意度,并有利于擴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培養學生臨床分析思考的綜合素質。通過此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自我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作者:柴生颋 陳希 李釗 林勇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