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花生高產種植技術應用推廣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花生是常見農作物,作用很大,經濟效益也很高。對花生種植戶來說,花生產量關系到他們的收入。對花生高產種植技術展開探討,旨在幫助花生種植戶提升經濟效益。
花生是中國最早種植的農作物之一。花生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3。相較于其他干果,花生仁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是人體的脂肪來源。同時,花生也是一種不錯的食材,可以跟雜糧一起煮成雜糧飯,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是重要的農作物之一[1]。
1花生種植的經濟效益
1.1花生是節水作物
作為廣泛種植的農作物,花生對水的要求不高,大部分種植花生的地區降水量較少。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81%的水資源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其余地區的水資源略顯不足。受降水量影響,各地種植花生的時節也有所不同。花生的根系分布范圍廣,具有很強的抗寒性,這是由于花生的根為圓錐根系。這種根系通常分布在耕作層中,花生的側根或營養根分布在土壤表層14~20cm處,網狀分布的營養根能插到250mm的深度。花生的根系特點加強了其抗旱性[2]。
1.2花生是高產作物
我國花生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常年出口量為30萬~50萬t,約占世界貿易的1/3,居世界第1,如此高的出口量和花生高產有重要關系。花生的適應性強、產量高,是一種油料作物。與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相比,花生的單位面積收益高于多數農作物,因此越來越多地區重視花生種植。花生的收益要高于水稻、小麥和大豆,對種植戶來說,種植花生遠比種植其他作物經濟效益高,對實現農民增收有重要作用[3]。
1.3花生是飼料作物
花生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屬于油料作物。花生生長區域水分不足,在微生物影響下,根系、根瘤等有機物轉變成水溶性的硝酸鹽與胺鹽,有利于增強花生田地的土壤肥力。花生仁內含有多種動物所需的氨基酸,花生仁中含有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可以作為一種飼料添加物。在花生仁榨油后,剩余的花生餅通過精加工可提取優質蛋白粉,沒有經過加工的餅可作為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優質飼料。脫去花生仁的花生殼能在加工后作為牲畜飼料,花生的莖葉可以作為一種綠化肥料。
2花生種植存在的問題
2.1氣候條件較差
我國很多種植花生的地區氣候條件較差。以盛產花生的吉林省來說,該省花生產量占我國總產量的1/3,每年種植花生10萬hm2以上,但是80%的種植區域分布在干旱風沙土區。這些地區的氣候呈現出明顯的季節特色,春季降雨量少,自然災害頻發。花生生長的關鍵期會因缺水和其他災害阻礙花生種子發芽出苗,這種典型的氣候條件影響了花生產量[4]。
2.2品種老化退化
與其他經濟作物一樣,花生品種也在逐年變化,如果品種老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量和質量。現在很多地區都種植四粒紅、白沙1016,但大多數品種都是農民自留種和互相換種,品種來源不一,影響花生質量和產量。長此以往,會導致花生抗逆性降低,病蟲害嚴重。
2.3病蟲綜合防治意識較差
目前,很多地區在防治花生病蟲害時,都是采取“應急防治為重、化學防治為主”的措施。在花生種植過程中,容易出現種子品種差、種植密度小、施肥量嚴重不足、田間管理粗放等問題。當出現花生根腐病、莖腐病、葉斑病時,大多數種植戶都是依賴化學防治手段,而不采用物理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方法、生態防治辦法。種植戶并沒有意識到綜合防治手段的重要性,病蟲害綜合防治意識比較差,不了解先進的綜合防治手段。由于種植花生經濟效益較高,一些主產區連年種植,再加上在使用化學防治方法時,存在用藥劑量不合理、用藥時間不準確等問題,降低了花生產量,給種植戶帶來一定損失。
3花生高產種植技術的應用
3.1土壤的選擇與改良
種植花生時,土壤很重要。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花生種植戶都是在小春收獲后直接種花生,此時花生地的土壤還沒有得到改良,如果遇上高溫干旱天氣,就會使花生減產,嚴重時還會出現顆粒無收的局面。為了提高花生產量,需要對土壤進行改良。首先,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采取物理或化學手段,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其次,在小春播種時,本著以大春作物為主、小春作物為輔的原則,及時對土壤進行改良。改善土壤環境,充分利用種植區域的溫度、水資源等,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再次,通過輪換種植對土地進行養護,以達到有效改善土壤性狀和環境的目的,從而抑制花生種植期間病蟲害的發生。3.2推廣良種,適時旱播在花生種植中,要想使花生高產,就要選擇優良的品種。良種是高產的基礎,選擇優良的花生品種能保證花生生長健壯、英果多、果糖大、抗逆性強。從我國花生種植情況來看,南方春秋兩熟花生區最佳播種期為2月至3月中旬,長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區的適宜播種期為3月至4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區以及花生產區適宜播種期多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另外,在選擇好優良品種后,還需要選擇適當的播種時機。如果過早播種,氣溫低,花生種子不能正常發芽,可能出現出苗慢的情況,也會增加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如果種植較晚,南方產區處在高溫多雨環境下,花生容易結莢少;中部和北方的花生,特別是普通花生,會影響莢果發育和養分積累,導致飽果率、出仁率和含油率低,降低花生產量和質量。因此在種植逆性強、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的花生時,需要讓花生在夏天躲過高溫伏旱,并在最佳生長期增加營養物質的積累,形成大果穗,保證花生高產[5]。
3.3育苗移栽,合理密植
種植花生的土地多為山丘砂礫土,有的品種也能在平原沖積沙土和南方紅黃壤中生長,在播種時要注意合理密植。從我國花生的種植現狀來看,大花生一般8000~10000穴/667m2左右,小花生一般10000~12000穴/667m2左右。按照這種種植方式,遵循每穴播種2~3粒的原則,做到合理密植。育苗移栽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推廣的育苗移栽技術,這種育苗移栽技術可以減少出苗不整齊的現象。在進行育苗移栽時,可采用挖穴點播、沖溝穴播或機械播種方式。利用這3種播種方式在春末夏初適當早播,避開伏旱。在播種時,花生的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以5cm為宜,需要根據土質、墑情靈活掌握,做到菌齊、茁全、苗壯,促進花生生長,增加產量,從而保證花生種植戶的經濟效益[6]。
3.4地膜栽培,增加產量
地膜栽培種植技術能促進花生高產,選擇具有保濕、保溫、肥地的地膜將移栽的花生覆蓋起來,通過地膜覆蓋調節花生生長環境的水、熱、氣、養,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為花生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花生發芽和幼苗生長。有關調查顯示,同等條件下,地膜栽培的花生比露地栽培增產100kg/667m2,而且地膜栽培的花生能更早上市,增加了經濟效益。另外,應用花生綜合高產栽培技術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花生的產量和質量。根據花生的實際種植情況,科學應用各種花生種植技術,配套綜合推廣,實現花生增產增收,達到幫助種植戶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7-8]。
3.5科學防治,提升質量
在花生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發揮化學農藥的輔助作用。為了避免化學農藥使用不規范、不合理,需要專業人士指導種植戶規范使用化學農藥,控制使用劑量[9]。同時,做好農藥市場的監管工作,杜絕出售假冒偽劣農藥。鑒于大部分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需要讓花生種植戶了解綜合防治技術。在種植花生時,通過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不斷提升種植戶病蟲害綜合防治水平,保證花生生產效益[10-11]。
4結束語
種植戶在種植花生時,為了保證經濟效益,就要應用花生綜合高產栽培技術。嚴格按照花生高產種植的要求進行種植,將種植新技術應用到花生種植中,例如地膜栽培、育苗移栽、推廣良種等,從而達到提高花生種植產量與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姚現來,王永霞.花生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28):21.
[2]王達.花生高產種植技術及應用推廣分析[J].新農業,2020(3):26-27.[3]劉旦誕.雙季花生連作栽培關鍵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2(5):14.
[4]尚文麗.小麥大壟距套夏花生一年兩熟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新農村(黑龍江),2014(14):93.
[5]張照華,王志慧,淮東欣,等.利用回交和標記輔助選擇快速培育高油酸花生品種及其評價[J].中國農業科學,2018,51(9):1641-1652.
[6]石建梅.花生高產種植技術及應用推廣實踐[J].農家參謀,2018(6X):68.
[7]代玉金.花生高產種植技術及應用推廣實踐[J].農家參謀,2019(13):80.
[8]黃勛,孫明珠.大余縣花生高效種植模式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20(6):1-2.
[9]馬朝國.花生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與應用實踐研究[J].農技服務,2006(14):66.
[10]林少斌.花生高產栽培種植技術及實施要點研究論述[J].農業與技術,2016(20):117.
[11]駱春敏,凌淦昌,鄭建文.地膜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廣東科技,2013(10):179-180.
作者:李增長 梁永軍 陳傲 吳小麗 單位: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