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以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為基礎,通過多媒體的內容選取、資源搜集以及設計與制作三個步驟,具體介紹了高校護理學專業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的教學改革,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高等護理教育;教學資源庫
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迅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如Powerpoint、Flash、影音視頻、動畫等技術廣泛用于高校護理學專業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大大提高了教學的生動形象性和易接受度,深受師生歡迎.然而,在目前的高校護理學專業多媒體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時候甚至會起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1G2].對于多媒體教學理論,國外起步較早,目前比較成熟、也比較受業內學者認可的主要是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梅耶多媒體理論是由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梅耶提出的[2G4].目前,該理論在國內高校多個學科領域的教學中均有應用,且取得了滿意的效果[5].然而,在護理學專業多媒體的教育中,并未見有涉及到該理論的應用.文章擬以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為基礎,通過建設護理學專業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案.
1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及設計原則
梅耶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基于學習認知的必要認知加工、外來認知加工和生成性認知加工負荷三元模型,把學習者內部的學習認知方式和外部的多媒體教學呈現方式聯系起來[6].在多媒體教學設計中,梅耶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主張十多條設計原則,例如:①認知原則.即學習者學習圖片和文字的信息比僅為文字信息更有效.②空間臨近原則.即學習者學習圖片和文字放在一起的信息比兩者分開時更有效.③時間臨近原則.即學習者同時學習圖片和文字信息比不同時更有效.④一致性原則.即多媒體信息中詞語、圖片等相互關聯一致時學習效果更好.⑤通道原則.即多媒體有動畫加解說比動畫加文字更有效.⑥冗余原則.即多媒體由動畫和解說構成比動畫解說和文本構成更有效.⑦個性化原則.即多媒體以個性化會話呈現效果更好.⑧分割原則.即多媒體按學習進度分段較連續形式更有效.⑨預訓練原則.即多媒體學習前進行預習更有效.⑩強調原則.即將多媒體信息中的重要內容予以強調,效果更好[7G8].
2以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為基礎的高校護理學專業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構建
2.1梅耶多媒體認知理論的學習
教師角色的轉變
傳統的西方文化教學注重教師“唱獨角戲”,忽視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構主義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構建的過程,而不是‘客觀知識’的傳遞過程”。[1]92-96建構主義還指出,“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而成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學習能力的、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2]因此在建構主義理論下,教師成了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知識的導航者,他只能作為指導者引導學生學習、討論和思考,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和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弱化知識傳授者的權威性,學生應充分發揮認知主體作用,并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新的信息進行認識和編碼,同時對原有經驗進行改造和重組來獲得自己的理解和知識的建構。
任務型建構教學
任務型教學是以任務為中心,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法。其強調的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有目的的教學。任務型教學法還強調,學生的習得和知識建構過程,提倡交流參與的學習方式。因此,任務型建構教學要求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教學內容和目的,設計出具體可操作的任務,學生則通過探究、交流、合作等學習方式主動建構知識。當前的西方文化課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少量的問題設計也流于形式并沒引發學生真正地思考,從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開學初就布置每組學生的課堂展示任務,每組按班級實際人數比例進行分組,負責完成對每小節教學內容的介紹與評價。學生圍繞這一任務精讀課本上的內容,通過各種手段查閱相關資料與信息,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進行深入學習,并對相關內容進行有選擇的拓展,在自身已有的知識體系和經驗的基礎上對新信息進行認知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和新的知識結構。當然,為了避免除了每節內容展示小組成員外的其他同學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提問、練習、討論、課后作業等檢測手段也不可或缺。另外,每次課堂展示任務完成后,教師應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做出積極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同時,教師還應對重難點以及學生遺漏或介紹有誤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補充和更正,對所學知識做出總結和歸納,并對重要內容做有價值的知識拓展和延伸。對于西方文化課程來說,課堂教學的組織和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建構的主體。
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將文字、圖片、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媒體形式與計算機集成起來,并在這些媒體間建立邏輯鏈接,快捷、直觀地傳授生動、豐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還是改變不了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境地,“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仍然貫穿整個教學。從本質上講,多媒體教學的使用并沒能擺脫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樣的多媒體課堂不過是紙質課本的電子版演示而已。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其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同伴)的幫助即通過人際協作活動,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以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因此,建構主義指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情境’是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一切信息,其組織是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意義建構;‘協作’貫穿于學習過程的始終,是教師及學習同伴為了建構所學知識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過程;‘會話’是學習者與教師、學習同伴之間的交流,‘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終極目標,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習者對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得到深刻的理解,從而完善其已有的認知結構,建立新的認知結構。”[3]37-40而Malamah-Thomas指出,“互動就是指人/物之間通過行為互動,互相影響的過程。根據互動對象的不同,互動可以分為人機互動、人人互動,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間的互動”。[4]87-89而多媒體應用的各種特征十分適合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自然,互動式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師單一講授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讓學生在準備展示任務時,展示任務中及展示任務后真正充分實現了在教學過程中生生、師生和學生、教師與學習內容、多媒體設備間的協作、會話和互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其還以良好的情境作為語境,以共享性、交互性和可理解性為保障,利用豐富的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影像等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變得不再枯燥死板,這樣形象、生動和豐富多元的學習環境,多維度、多視角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聯系,激活學生思維的各種邏輯鏈接,并且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還增強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加深了學習者的主體感受和主體意識,更好地建構了學習者自身的知識體系。
探索式啟發教學
第一篇: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研究
時代在呼喚高素質、有創造性的人才,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而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因此,為了迎合時展要求,國家對教育大力實行課改,以培養出各種出類拔萃的創新人才。而作為一名教育者,理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迎難而上,做合格的創造性人才的培養者。那么,如何讓學生去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呢?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放開學生的手腳,適時地予以學生正確的引導、鼓勵,并不斷創造條件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興趣
運用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的多媒體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實物課本,虛擬技術使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世界和復雜的生理過程生動直觀地顯現在學生的眼前,這可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課上我充分應用多媒體的這些優點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里面加上了自己的一些創新的想法,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以及悅耳動聽的聲音效果,盡量給學生以新穎感、驚奇感,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的神經,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投入到課本學習中。為了使課件更具引導性、啟發性,我就在課件中運用多媒體顯示豐富的動畫效果,這些動畫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特點及心理特點,使淺顯平淡、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妙趣橫生的學習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對于知識的掌握也比較牢固。如在教學“Word字符設置”這一節課時,一上課我就通過計算機打開事先制作好的課件,插入了輕緩的音樂,里面制作了一個中學生動畫人,首先由他向學生問好,并介紹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并婉轉而變相地對上課的學生提出一些要求,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掌握所學知識。由此,導入新課“Word字符設置”,學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很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然后,由我開始教授中學生動畫人介紹的內容,在講課過程中通過我的示范操作如設置一段文字的字體,為了使學生對設置字體的效果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通過設計,讓設置好的字體會變大并會跳動。這樣,學生很容易看清,并在他們的頭腦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隨后,要求學生示范練習時,他們都爭著要上臺練習,并且百分之百正確。這一堂課恰當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大大地激發了學生思維創新的興趣。
二、通過多媒體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教學本身是比較抽象的,在學習中應提倡研究性學習,被動式接受性的學習是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學生應該多動手操作,主動地去與計算機進行交流,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然而,要很好地完成這一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就需要運用多媒體對理論知識或基本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但是真正的學習還應靠學生自己去摸索、研究,由學生根據教師的最基本的演示去自己動手操作、摸索、研究出如何操作的方法,對于還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一起探討。這有利于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有利于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比直接灌輸的效果要好上百倍千倍。
三、給學生留下創新的空間
摘要:課程改革用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已成為現在課程教學實踐改革主旋律。而互動性教學改革是現階段教學改革的方向。文章選擇以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為例,分析其互動教學的特點,提出影響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動式”教學實施的因素以及途徑。
關鍵詞:市場營銷專業;動式;教學實踐
一、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動式”教學特點
互動式教學改革模式讓學生積極和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學習過程當中,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進而開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基本上,其具有以下三個教學特點:一是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由原來主導者轉變成引導者,學生不再是簡單的被動學習知識,而是通過主動課堂討論、課外作業指導、案例分析、課外實踐活動等手段來獲得學習知識。二是培養學生掌握教學方法。作為一線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教授知識并不是目的。作為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新型人才不能只是懂得掌握知識,還需要掌握學習的方法。三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互動教學方法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盡量培養學生學習思維和創新能力。正是由于互動式教學方法所存在的特點,市場營銷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互動教學方法的應用,探討一套有效的互動式教學內容和策略。
二、影響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動式”教學實施的因素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培養是推動學生學習內部動力,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應將注重將遠景和近景兩種學習動機有效結合起來,把握自覺性和興趣的結合,盡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提出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師應注重講解所教授內容現實作用以及其在整個教學內容中的地位,盡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愉快的學習心情,基于此提高學習知識的效率。
(二)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互動式教學應注重教學內容選擇。教師應從實踐教學出發,盡量選擇難度適中的教學內容以及對實踐教學有重要作用的教學部分。教師還可以結合期末的考試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改,盡量保持教學內容和企業實踐聯系。在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教學內容,學生在課下圍繞教學內容提前查找相關資料。課上教師會依據教學內容選擇,讓學生在課上依據自己所查的相關材料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辯論,進而提高學習知識的能力。
【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模式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教學過程當中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成效。護理學作為醫學的一部分,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那么在護理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就要注重其創新性,因此在護理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就更應該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促進護理學課程授教的效果。本文主要對多媒體在護理中專教學當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護理中專教學;重要性
引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已經被廣范的運用到各個方面,尤其對于教育方面來說,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在教學過程當中已經充分的對多媒體技術進行運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技術學習到一些拓展的知識,激發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真正達到教學所預期的效果。
一、護理學學科的特點
護理學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有重癥護理、兒科護理、精神科護理等,但是無論是哪一種護理都存在共同的特點,在護理當中是要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患者的,為了達到護理康復的最好效果,那么就需要護理人員的心思能夠非常的細膩,并且要具備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護理學是一門比較精細的學科,而在護理學科當中也同樣包括很多內容,例如解剖學、心理學、生理學、化學等等包含不同種類的學習科目,是一個比較綜合類的學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操作都是需要反復練習,因此在護理學的教學當中更應該多加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來增進理解,增強其操作的熟練度。
二、護理學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