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經濟與管理專業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培養低碳專業人才是應對全球化“低碳革命”的重要環節,本文在明確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導向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深入訪談、統計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人才培養改革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包括發揮專業特色優勢、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教材內容、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學業就業指導、拓寬國際人才培養渠道等。
關鍵詞:低碳經濟;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導向
根據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目標和專業屬性,該人才培養目標以“復合型、創新型、前沿化、國際化”(簡稱“兩型、兩化”)為導向。復合型,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專業兼有經濟學、管理學、低碳科學、資源環境法學的交叉優勢,特別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特色,著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創新型,發展低碳經濟,與過去的經濟發展形態相比,低碳經濟作為一個新的領域,雖然能夠借鑒一些經驗和模式,但是各個國家有特殊的國情,沒有完全可以套用的模式和方法,因此,應實現其人才培養內涵轉變,把創新作為培養人才的生力軍,即在傳統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上,逐漸重視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前沿化,低碳經濟是一個具有廣泛社會性的經濟前沿理念,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和低碳生活等經濟形態,像碳金融、碳排放權交易等都是當前國際關注的前沿問題,低碳經濟的加快發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作為支撐。國際化,像歐盟、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地區(國家)在低碳經濟實踐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需要我們了解和領會,有助于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需的理論基礎與分析方法,具有寬闊的國際化視野。
二、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面對面訪談的方式,對低碳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學生進行調查,問題涉及多方面,包括對低碳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基本情況的調查,對專業的課程設置,教材的選用,教師隊伍和教學手段的看法等一系列問題。發放問卷130份,回收106份,合格問卷為100份,另外與該專業的學生進行更深入地交流訪談,獲取一些該專業建設的相關信息。下文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生對專業課程的感知情況、對課程教學的意見情況等七個方面來展開具體的分析。
(一)低碳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
摘要:闡述我國高校體育經濟與管理主要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分析我國財經類高校體育經濟與管理主要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并以此為基礎從優化核心課程體系的價值、合理開設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推進專業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國財經類高校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對策。
關鍵詞:體育經濟與管理;財經類;課程建設;高校
一、問題的提出
進一步明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10年發展目標。落實“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戰略部署,時間緊、任務重,人才是關鍵。當前需培養一批既懂體育又懂經濟管理、適應市場需求、服務大眾體育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二、我國財經類高校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現狀研究
(一)相關概念簡述
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是近年來新興的交叉性學科,旨在運用經濟學理論來更好地分析體育經濟問題,旨在培養能夠同時掌握體育基本理論與經濟學基本理論,并能將其同時運用于體育經濟教學與科研以及體育市場經濟分析等方面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高等職業教育更側重于教育的職業屬性,國家目前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初衷就是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結構的一線人才,尤其是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人才。國家教育部門還對未來的職業教育體系作了一系列的規劃,如中高職的對接、高職高考的新模式、本科試點職業教育等等。國家密集出臺這些政策,為高職教育發展描繪了前景藍圖,為各地的高職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物流行業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各地都把發展物流行業作為重要的任務,物流行業的發展為其他行業的產業集群提供了基礎,是各地吸引產業轉移的重要保障。高職教育應該是開放的教育,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工學結合,強調教學過程中的社會參與。物流管理專業作為很多高職院校的重要專業,應該把該專業作為試點,有效地與區域經濟對接,使之成為高職教育中專業與社會和諧、互動發展的典范。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與區域經濟互動的必要性
(一)落實國家職業教育精神、貫徹國家有關政策
“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首次出現在中共中央1985年《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其后1991年、2002年、2005年三次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的決定都秉承了1985年的工作方針。2014年國務院決定遵循黨的十八大精神,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從“大力發展”到“加快發展”,這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工作方針的重大調整。各地區為了響應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調整,也紛紛進行政策的分解和落實。在2014年11月2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的發言。會議認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同樣要貫徹落實國家精神,積極與區域內的企業開展多層次的合作。
(二)促進區域經濟內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物流這個概念引入中國的時間并不長,中國的物流企業都是原來的運輸企業和倉儲企業合并或者改制而來,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尤其是對物流行業的認知和發展方向意識較差,很多從業人員還停留在物流行業就是卡車加倉庫的簡單模式。中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著粗放經營,衡量一個國家物流行業是否發達的重要指標就是整體的物流社會支出占GDP的比重,發達國家大約在8%左右,而中國達到了15%以上,從簡單的數據看出,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還需要進一步的整合和發展。物流行業的發展除了現金設施設備的運用、科技信息技術的引入、資本的擴充外,現代物流企業管理經營是企業實現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就必須重視人才建設。物流行業除了一線的工人和高端管理人才外,最急需的就是中間的管理層,這部分人才剛好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相符合。這部分人才的特征就是既懂一線操作又懂經營管理。高等職業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承擔了培養地區物流人才的重要使命,通過學校的培養,培養學生具有一線物流行業的技能,如倉庫的入庫進庫、物流配送工作、國際物流操作、商品維護、車輛調度和司機管理等等,除了這些技能外,還擁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如財務管理、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物流企業的未來戰略管理等等。
(三)實現崗位與畢業生的有效對接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以及各學科之間的逐漸融合,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呈現內容行業化、教學模塊化、專業綜合化、手段仿真化、形式實訓化的發展趨勢。正確把握發展趨勢并消除相應障礙,是推進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必然之舉。
【關鍵詞】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發展趨勢
一、實驗內容行業化
1、行業化發展趨勢淺析
1985年,邁克爾•波特(MichaelE.Porter)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不是全面的而是有選擇的,而且從行業(產業)的角度來考察競爭優勢才更有意義。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的行業化,要求將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的教學定位于某一行業、某一企業或某一產品,選定的行業或產品將融入整個實驗教學過程。國內眾多專業性高校在其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課程設計中強化其行業背景,在引進通識化教學軟件的同時對軟件進行行業化二次開發,根據某一具體行業甚至某一特定產品的特征,在經濟管理類實驗中嵌入某一行業真實的市場需求,設置特定行業的競爭環境、規定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等設置實驗場景。比如北京林業大學的林業經濟模擬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的油氣物流模擬實驗室,設置與現實中行業經濟管理活動相同的場景進行實驗。通過上述開發和實驗課程設置在教授同學經濟管理相關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對行業產品的認知能力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能力,實行經濟管理類專業與未來工作行業相結合的知識與技能教育,提高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在特定行業的就業競爭力。
2、行業化發展趨勢障礙
但是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的行業化二次開發需要足夠的行業相關知識背景,并且需要有精通經濟管理、行業專業知識甚至計算機語言基礎的復合型師資,因此軟件的二次開發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難度。同時軟件的二次開發涉及軟件定制,無論從價格還是課程安排、教材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挑戰。
摘要:近幾年,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對專業人才的旺盛需求,而現階段高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卻很難適應崗位要求,因此,本課題組提出基于工作任務設置專業課程,使學生能夠掌握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各項知識和技能,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高職教育;建筑經濟管理;工作任務;專業課程設置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建筑業建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6月,全國共有建筑企業單位數80611個,比上年同期增長4.61%;建筑業從業人數4339.09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3.20%。2017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達213954億元,同比增長10.5%。行業發展帶來了對人才的需求,我國建筑企業迫切需要大批既掌握專業技能,又熟悉經濟、管理、財務、法律的“懂技術、會施工、能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但市場調查反映從事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的高職畢業生知識儲備不足,職業能力與企業要求尚存差距;對相關工作任務知之甚少,難以上手。因此,課題組通過深入行業企業,調查了解建筑經濟管理的崗位工作任務,依據行業崗位要求設置專業課程,以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一、基于工作任務的高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思路
1.以對應崗位群工作任務為依據高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符合行業人才需求,專業課程設置要與就業崗位和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緊密結合。通過課程設置,使學生盡早了解工作任務,掌握職業技能。2.以建筑及經濟管理教學為主線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旨在培養“懂技術、會施工、能管理”的復合型管理人才,課程設置上要與培養目標相統一,兼顧建筑專業技能的培養與經濟管理知識的傳授。同時,要分析崗位核心技能要求,突出主干課程、專業核心課程。3.以掌握工作任務為目標高職教育應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合理的實踐課程設置尤為重要。實踐課程設置要有針對性,必須與行業、崗位、任務相結合。實踐課時要充足,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實訓、實踐時間并達到一定的實踐效果。
二、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主要崗位工作任務及技能要求
依據上述思路,課題組分析了高職院校建筑經濟管理課程設置現狀、主要工作任務及技能要求。目前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仍然存在“學科化”現象,理論知識講授偏多,實訓操作較少。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擺脫學科課程的思想束縛,從工作崗位需求出發,依據工作任務,結合崗位具體技能要求設置課程。通過咨詢建筑施工企業、造價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相關專業人士,整理了目前建筑行業招聘崗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