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精品課程建設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精品課程建設的意義
1.精品課程建設促進學院內涵建設
學校的任務毋庸置疑就是培養學生,為社會發展服務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建設人才的平臺,而培養人才的關鍵就是學校的課程教學。課程建設對于學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能夠明確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提供完備的教學資料和學生學習資料,還能夠提供教學互動的平臺,能夠統一教學標準,統一考核標準,為學校的同類課程標準化教學和考核提供有力的保障。
2.樹立專業發展目標
專業建設的實質就是人才培養標準的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建立,人才培養措施的設計。專業的內容和區分實際上就是專業所包含的各類課程,如果把構成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而進行有機的整合,這對專業的建設無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建設成聯合精品課程后每門課程的開設都不是孤立的,課程之間相互貫通,相互呼應,知識結構和體系會更加緊湊和完整。專業的發展目標會更清晰和明確,專業的崗位定位及職業能力都會融入到課程中,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而建立該專業所涉及領域的知識結構和行動能力。
3.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非常龐大的工程,課程建設需要大量的素材和資源支撐,精品課程建設不是一名教師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學團隊合作進行。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以教學為主,科研工作基本為零,教師之間也很少有機會能在同一個平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缺乏合作和溝通。精品課程的建設正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合作,各負其責,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搜集大量資料,對該課程所涉及的所有東西都要接觸和熟悉,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就讓教師對該課程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該門課程以后的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精品課程網站也成為課程教學有力的資源平臺。
聲樂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用性都相對較強的學科,介于心理學和聲樂學之間,并具備自身獨立研究領域的學科。聲樂心理學屬于音樂心理學一個分支,是研究人類在聲樂活動中心理下變化和發展的規律,研究人類的心理因素對聲樂學習中的促進作用的一門新興學科。聲樂心理學在聲樂學科課程設置中具有重要地位,聲樂心理學對于聲樂演唱、聲樂教學、聲樂體系構建有著重要意義。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的設置能有效提高聲樂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自身素質,是聲樂專業課程建設的一門重要精品課程。通過聲樂心理學教學,讓學生掌握與聲樂技巧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了解聲樂心理學發展狀況,把握聲樂學習者的心理活動的軌跡與特點,認識和掌握從事聲樂學習和歌唱表演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心理問題。使聲樂心理學課程更好地為聲樂教學服務。
一、聲樂心理學課程的內涵
聲樂心理學在聲樂學科課程建設中具有自身的特點,在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建設規劃時從其獨特內涵著手,探索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來更好地建設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
(一)聲樂心理學有自身的特點
國外專家學者對聲樂心理學的研究最早始于1932年,主要集中在對于器樂和人聲知覺空間上的聯系,聲樂心理活動大多相對于聽覺方面的。對于歌唱方面的心理研究涉及的不多。我國第一個提出聲樂心理學是徐行效教授,提出建立“聲樂心理學”新學科對于聲樂心理學以及聲樂科學體系理論的研究屬于新型的交叉學科。分析心理學和聲樂科學體系思想之間的關系,從符合科學發展和交叉科學發展的戰略性思想中探索出聲樂心理學的創新性學術價值。這些創新學術思想,在國內逐漸得到廣泛認同,并對我國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并逐漸建立起系統的、科學的聲樂心理學體系。聲樂心理學從人的心理因素出發,針對聲樂學習者和聲樂表演者的特點,以心理學學科為理論基礎,結合歌唱實踐,探究聲樂學習者和聲樂表演者的心理活動規律,掌握其活動規律,為聲樂教學服務。
(二)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要理論聯系實際
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的建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精品課程中探討的很多問題都是實踐中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如觀眾審美情趣、演唱者舞臺恐懼癥、聲樂學習者挫折心理、市場的激烈競爭對聲樂學習者心理影響、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人際關系處理等,是每一個聲樂專業的學生必須要面對問題,聲樂心理學在這些方面都進行了細致的描述,提供了堅理論依據和有效地解決方法。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要掌握大量的與學習歌唱相關知識和演唱案例,歌唱心理實驗相關理論和數據。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需要較強的操作能力,聲樂心理學精品課程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而是要對聲樂心理學的原理,形成一些實際操作步驟。如演唱動機、聲樂知覺、興趣培養、觀眾審美、視聽需求與審美習慣對歌唱者心理變化的影響。又如在演出、比賽中怎樣控制不良情緒,平時學習中怎樣與老師進行交流,怎樣克服學習中遇到的挫折等,教與學的不同身份和工作特點對學生心理和聲樂教師心理的影響。從個性到共性、從特殊到一般、從個別到普遍、從理論到實踐,設計多種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訓練中掌握心理活動在聲樂學習中的規律。
摘要: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觀形勢下,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專業課程教育質量,是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具有很強專業性的藝術課程,在當前時期,需要注意該門課程的精品課程建設,推動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發展進步。本文首先針對精品課程的內涵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精品課程的意義展開分析,然后反思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建設環境藝術設計精品課程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給專業教師帶來一些參考與啟發。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精品課程;建設;意義;方法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校專業建設中的重點工作。在專業評價的大環境下,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提高專業教育質量,有助于提高專業評價,這樣可以增強專業的競爭力與吸引力。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來講,精品課程的建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作為專業教師,要認識到背后的深層次內涵,然后思考建設精品課程的具體路徑,找到合適的方法,推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進步。
1精品課程的內涵
所謂的精品課程,即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材課本、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學內容與一流教學管理的示范性課程。從精品課程的基本定義就可以了解,在教師隊伍、課本教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管理五個方面達到一流水平,就可以達到精品課程的要求了[1]。精品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涉及課外的一些內容。對于精品課程的建設,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制定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中就指出要提高對人才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加大教學投入,建立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體系[2]。
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精品課程的建設意義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精品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專業教師應該清楚認識的事情。第一,能夠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對環境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實現優化革新,可以更加高效的向學生傳遞知識,從而確保學生對相關知識實現有效地掌握,讓教學水平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第二,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建設精品課程,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同時,教材的開發與創新,也是對教師個人能力的鍛煉。第三,提高教學活動的管控效果。在以往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學管控的力度較為薄弱,沒能對學生的學習實現有效地控制。而精品課程的建設,也需要同步優化教學管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控制[3]。
摘要: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高校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介紹了省級精品課程“普通心理學”的建設理念、改革措施和建設成果,旨在為同類院校精品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建設;精品課程;人才培養
2001年教育部為促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出臺了4號文件《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課程作為“質量工程”建設的先導項目在各高校啟動,形成國家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三級課程建設模式。“普通心理學”課程2011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在三年的建設周期中,課程團隊圍繞精品課程建設的六大要素,即內容建設、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內容建設、機制建設[1],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與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體性:從人才培養整體工作出發,科學定位課程
“普通心理學”課程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是后續所有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在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精神方面發揮著先入為主的作用。在課程建設之初,團隊成員就達成共識,即不是孤立地將“普通心理學”作為一門課程來建設,而是將課程建設緊密服務于人才培養,為整個專業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為此,團隊認真厘清了三個關系,一是“普通心理學”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關系;二是與專業建設的關系;三是與整個專業人才培養的關系。通過對三個關系的科學梳理,確立了“普通心理學”的課程地位,即奠定整個專業學習的基礎,是專業基本功和專業精神培養的重要載體,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課程建設全程始終突出精品課程在專業內部建設的輻射作用。
二、體現先進性:優化課程教學體系與內容,強化專業精神培養
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教學內容的改革。有學者指出,精品課程要有“一流的教學內容”,即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時代要求,以知識整合為核心,以內涵建設為重點,始終保持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前沿性[2]。不僅如此,從教學內容的內在價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門科目在某地某時應該有一個為自己的利益供欣賞的善”,“如果一個科目從來沒有因其自身而被學生欣賞過,那么它就無法達到別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學”精品課程不僅關注教學內容對學生知識建構、能力培養的作用,還十分關注是否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以及對學生人生的啟迪,在優化教學體系與內容方面做了大膽的革新與嘗試,改革后的教學內容體現出四方面的特征:
摘要:作為室內設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施工工藝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是在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施工程序以及裝修材料知識的基礎上,利用虛擬化的設計構思來實現室內界面造型的藝術美學轉化,進而付諸于物化的過程。然而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室內設計專業施工工藝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理論教學內容是課外專業實踐教學沒能夠緊密的銜接在一起,本文結合當下施工工藝課程教學以及生產實踐進行系統的分析,探尋施工工藝精品課程的初步建設規劃策略,進而有效提升學生施工繪圖的應用水平,強化學生用圖說話的設計技能,進而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室內設計專業;施工工藝;規劃策略
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規劃建設
施工工藝精品課程是一門囊括施工工藝與裝修材料、綜合性理論與實訓教學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該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學生充分掌握和了解裝修材料的基本原理,特征以及性能,并教育學生熟練掌握施工工藝流程以及相關的技術要求,此外,施工工藝精品課程還要教會學生了解消防安全知識,環保材料,工程規范以及國家的相關技術標準等,并通過校外的外實訓基地進行實訓教學以及施工工地進行現場教學,提升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將教育重心落在實踐應用部分,進而幫助學生獲取運用理論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施工工藝精品課程的初步規劃思路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在進行施工工藝教學的過程中要在基礎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重視學生自行設計的實際施工制作,讓學生充分體會施工工藝實踐的全過程,包含:設計方案制定、成本核算、材料購置以及工藝流程實施,教師需針對不同的施工工藝教學內容進行現場的演示,教育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技術標準和工藝基本原理的同時,還能夠熟練運用裝修材料的安全知識、環保知識、加工技術以及材料特點等。
2以動手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規劃建設
施工工藝精品課程規劃建設的核心始終是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在進行課程建設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引導的課程規劃,設立親驗式、參與式、行動式、案例分析等實訓教學方法,注重教學項目誘導和項目任務引領來激發學生對于施工工藝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了解裝飾材料及施工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其作用。在施工工藝精品課程規劃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重視產、教、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道路,努力探尋施工工藝教學的全新發展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加自由的發展空間和時間,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施工工藝精品課程的初步規劃是在校內實訓車間進行樣板實踐制作,教學過程中每個班以組為基本單位開展。第一步:學生以校內實訓車間的空間框架為模板展開界面設計,并在設計中體現出頂棚、地面以及墻面造型等方面的結構工藝,由于每個班組間教學要求的設計形式不盡相同,因此,工藝結構和材料運用也都大不一樣,這樣才能夠全面的實現室內施工工藝設計教學的根本目標,此外,學生彼此間還能夠實現相互學習的教學效果。第二步:每個班組在老師的從旁指導下最終確定自己組的設計方案,并依照方案要求列出設計項目所需的粗制成本估算、材料所需明晰,并準備購置施工材料;第三步:每個班組在教師的指導下修正自身的施工工藝方案,最終呈現出規范詳盡的施工工藝流程,領取施工工具,按照教師現場實際教學和操作,學生需熟練掌握工具的規范操作。第四步:按照班組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開始空間界面的施工制作環節。第五步:呈現最終設計形式表現結果,并通過教師驗收。整個教學過程需要倚賴多種形式的實訓教學方式,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實訓教育,結合高校和企業結合的優勢充分開發學習資源,為學生創造內容豐富的實踐性機會。
3以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學評價初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