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康復護理知識范文

康復護理知識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康復護理知識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康復護理知識

缺血性腦卒康復護理循證護理方案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方案應用于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11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方案。結果:護理后FMA評分,觀察組為(50.28±5.41)分、對照組為(42.19±4.67)分,MBI評分,觀察組為(61.29±6.88)分、對照組為(51.68±6.21)分,均為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NIHSS評分,觀察組為(14.58±2.27)分、對照組為(21.44±3.78)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6.36%、對照組為81.82%(P<0.05)。結論: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實施循證護理方案,可提高康復效果,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高其肢體運動功能。

關鍵詞:循證護理方案;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

缺血性腦卒中由于其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該病的關鍵在于盡早期治療,但即使在經過治療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現語言、肢體運動等障礙[1]。包括康復治療在內的有效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2]。我院將循證護理方案納入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中,本文對其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我院從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55例。觀察組55例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齡44~79歲,平均(66.23±3.47)歲;對照組55例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齡45~80歲,平均(66.92±3.5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點擊查看全文

社區康復護理教育論文

1《社區康復護理》課程設置的構想

1.1理論框架

《社區康復護理》課程設置基于《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1個成員國一致簽署協議認可了《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提出從身體結構和功能、活動、參與等3個部分評價殘障人員的功能狀況,并且強調社區環境對殘障人員健康的重要影響。ICF認為,在考慮個體健康狀況時需涉及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個體自身的功能及結構,與個體活動及參與。個體自身功能是指機體生理心理功能,而個體結構是指機體的器官肢體等組成。這個層面的具體功能包括意識、定向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肌力等。個體活動及參與是指個體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及參與社區活動的能力。具體能力包括學習及應用知識、完成基本任務和指令、溝通、移動、自我照顧、日常生活、與外界溝通互動、社區社會生活。第二個層面是影響個體健康狀況的情境,包括環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環境因素對影響個體的健康狀況起著重要作用,涉及從家庭成員到社區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個層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所以在ICF具體分類中不作考慮。ICF認為,個體在特定領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狀況和背景因素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目的在于強調使正在經歷或可能經歷殘疾的人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獲得參與家庭及社會的能力。ICF擯棄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對康復的認識,而將殘疾視為一種社會問題,指出在實施康復活動時需要考慮一系列描述個體生活背景的環境因素,適合作為指導康復工作的理論框架。社區康復強調醫學、社會及權利的綜合體現,是以殘障人士自身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整合社區內衛生、教育等資源,為殘障人士健康、教育、謀生、社會及賦能提供發展的機會和條件。比較ICF理論及社區康復內涵,不難看出,兩者都強調了社會環境對個人及其家庭康復的重要性,力求達到殘障人士參與功能的最大化。因此,運用ICF作為理論框架指導高等社區康復護理課程的構建可以保障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及專業性。

1.2教學目標

在ICF理論指導下,根據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該課程教學目標分為三大方面:認知領域、動作技能領域、情意領域。課程學習結束后,學生在認知領域能闡述社區康復護理的核心概念,識別常見殘障類型并提供早期康復干預指導,應用康復功能評定方法評估護理對象身體功能狀況,應用社區康復理論制定康復護理計劃(包括適宜的家庭訓練及護理要點);在動作技能領域能夠熟練掌握基本康復技能(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療法等)并適宜應用于殘障人士,創造促進護理對象康復的情境;在情意領域具備對社區殘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備良好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能力。

1.3授課對象

授課對象為護理專業本科三年級第二學期或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該階段學生已經完成基礎科學及應用科學課程的學習,為康復評定、康復治療知識及康復技能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考慮《社區康復護理》與《社區護理》在同一時間段開課,可以使學生在了解社區護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完善對社區康復內容的系統學習,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點擊查看全文

家庭康復護理在小兒腦癱康復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家庭康復護理在小兒腦性癱瘓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84例小兒腦性癱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家庭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兒在康復護理過程中運動功能改善情況。結果:兩組患兒運動功能較護理前均有明顯提高,粗大運動功能量表(GMFM)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GMFM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家庭康復護理在小兒腦性癱瘓康復中療效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常規性康復護理,具備推廣應用意義。

【關鍵詞】家庭康復護理;小兒腦性癱瘓;應用效果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康復醫學門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腦性癱瘓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1~6歲,平均(3.21±0.18)歲;其中不隨意運動型13例,共濟失調型20例,肌張力低下型6例,混合型3例;平均康復護理時間(9.8±1.7)個月。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2~5歲,平均(3.31±1.21)歲;其中不隨意運動型12例,共濟失調型23例,肌張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3例;平均康復護理時間(8.8±1.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納入標準

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分型和診斷條件》[1]中診斷標準: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對噪聲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非進行性腦損傷;不同程度運動功能障礙;以癲癇、聽力、視力及語言障礙為常見現象。

點擊查看全文

康復護理在神經內科中介入治療的運用

【摘要】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在神經內科介入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名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15人,在神經內科介入治療中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15人,采用專門的康復護理,對護理結果進行分析。結果15名觀察組患者中,有6例在介入治療過程總出現了并發癥,觀察組患者中除1名患者出現腦出血、1名患者出現皮下血腫之外,其他患者出現并發癥。結論在神經內科介入治療中,采用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的效果和質量,降低并發癥的出現。

【關鍵詞】康復護理;神經內科;介入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名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15人,在神經內科介入治療中采用常規護理,其中男9名,女6名,年齡32~72歲,觀察組15人,采用專門的康復護理,其中男8名,女7名,年齡32~70歲,兩組的資料對比無差異。

1.2基本方法

對照組15名患者在進行介入治療及之后,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介入治療及之后,采用有針對性的康復護理。

點擊查看全文

談腦癱患兒社區康復護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腦癱患兒社區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60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康復護理)和觀察組(社區康復護理),每組30例。比較兩組腦癱患兒的格塞爾嬰幼兒發展量表(Gesell)評分,同時比較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ADL)評分和社會適應行為量表(BSA)評分。結果干預1年后,觀察組腦癱患兒的動作能發育商、應人能發育商、應物能發育商、語言能發育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ADL評分及BS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康復護理有助于腦癱患兒運動功能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可較好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行為,康復效果顯著。

關鍵詞:腦癱;社區;康復護理;兒童

腦癱是指圍產期由于各種原因所出現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征,患兒會出現中樞性運動障礙、精神發育遲緩、姿勢異常、視聽障礙、語言障礙、智力低下等表現,同時還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礙。在腦癱患兒的治療中康復治療屬于重要部分,綜合性醫院內的康復費用高,由于家庭經濟水平等原因,大多數腦癱患兒需要在家中接受康復治療,而我國的康復機構較少,在大城市內集中,廣大城鄉腦癱患兒的康復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近年社區醫療逐漸推廣以來,社區康復治療能夠滿足腦癱患兒的康復需求,本研究旨在對社區康復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60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滿足全國小兒腦癱康復學術會議中關于腦癱的診斷要求[1];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齊全,患兒家長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愿意接受隨訪。排除標準:存在先天性心臟疾病、癲癇的患者;康復護理期間接受藥物治療的患兒;難以耐受康復治療的患兒。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個月~6歲,平均年齡(2.95±0.74)歲;腦癱原因:家族遺傳因素1例,產前因素(父母吸煙、酗酒以及疾病、過多服用避孕藥)6例,產時因素(生產時操作不當,頭顱嚴重擠壓、或者臍帶繞頸出現顱內缺氧、顱內出血導致腦癱)11例,產后因素(新生兒黃疸等疾?。?2例;腦癱程度分級:輕度21例,中度8例,重度1例。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個月~5歲,平均年齡(2.86±0.69)歲;腦癱原因:家族遺傳因素2例,產前因素7例,產時因素10例,產后因素11例;腦癱程度分級:輕度19例,中度9例,重度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方法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又粗又黄又猛又爽大片免费| 免费一级片网站| 久久免费视频网| 51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美国十次啦导航网|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躁狠狠躁夜躁2021|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6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1区|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eeuss草民免费| 美女羞羞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白白色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色|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野花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第一福利社区导航|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第一区视频|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最新|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